儘管被後世推尊為儒家的祖師爺,孔子自始至終都承認:「述而不作」,所學自有傳承,並非自出機杼。
他一再申說的「仁」,其內涵便承襲古人。除了《詩》、《書》,還有先賢。
《左傳.桓公六年》記載了一段史實。
楚國原是南方諸侯,久處南蠻鴂舌之地,一向不入中原諸侯法眼。但進入春秋時代後楚國逐漸崛起,勢力不容小覷。
楚武王挾其強大的國勢,意圖染指其他諸侯國。
他往漢東地區看去,相中其中最大的隨國。
楚武王不是一般武夫,只想憑藉軍隊力征,更何況楚國有老謀深算的股肱大臣鬬伯比。
鬬伯比的戰略:隨國雖大,只要讓隨侯心生自滿,不把其他小國放在眼裡,小國自然離心離德;隨國一旦孤立無援,楚國大可一舉拿下。
這個主意不錯。武王配合這個戰略,使出哀兵之計。先是派人向隨國假意求和,在隨國使者到訪的當口盡派老弱殘兵上場,演了一齣大戲。此人原是隨侯親信,胸中毫無韜略,眼中亦無識見,一見大喜,以為有機可乘,回朝立刻奏請隨侯追擊楚軍。
楚國有鬬伯比,幸而隨國也有旗鼓相當的季梁,很快就識破楚國的伎倆。
「天方授楚」是他認定的前提。楚國崛起的背後,有無形的運作,國勢如日中天,軍隊羸弱只是誘敵的假象,切莫當真。接下來說的一大段,不僅足以令隨侯振聾發聵,也是中國哲學史樂於收錄的絕佳材料:
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
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
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
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季梁自云古有明訓,小國有能力抵擋大國,肇因於小國有道而大國荒淫。何謂有道?對下能忠於百姓,對上能取信於神明。至於什麼叫「忠」?政策以利民為優先考量即忠。什麼叫「信」?負責祭祀的祝史等官員如實稟報政績為信。可如今隨國只見君侯為所欲為,而百姓深受凍餒之苦,逢定期祭祀時祝史謊報民生欺瞞神明,與有道天差地遠。
隨侯被批得訕訕,仍兀自辯稱:祭品豐饒,禮數不缺,怎說我不能取信於神明?
季梁隨即提出了一句震古鑠今的名言:「夫民,神之主也。」神明關注的對象,向來都是廣大生民。願意受享的馨香,不在祭品的豐潔,而在朝中上下俱有嘉德。「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唯有百姓同心擁戴朝廷,神明嘉許君王而降福,國家舉事才能有成。
隨侯總算腦袋清醒,季梁的分析既畢,嚇出一身冷汗之後,放棄追擊楚國,轉而修明內政,敦睦邦交。
季梁的「忠於民而信於神」,以忠、信作為仁政或德政的特質。孔門高弟曾參雖以「忠恕」作為孔學脈絡的軸心,也為後世所認可,但孔子本身更常說的是「忠信」。通過《左傳》的文本,不難推知孔子「忠信」主要的訴求雖是門下弟子,卻是把弟子視作未來的在上位者。在上位者能忠能信,無疑是眾生之福。如果把忠信換作其他的美德,於理絕無扞格。
職是之故,便不難理解,《廿字真經》何以把忠、恕、廉、明、德、正、義、信等視作儒德的彰顯。
各式美德原是仁德的輻射,而其指歸大意,不外乎愛人。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56。釋「配之儒德,各得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