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

含有「回報」共 4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這個世界上,善良的人往往承受了太多傷害。他們總是願意幫助別人,卻容易被利用;他們真誠待人,卻常常受到欺騙。為何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果你也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人,那麼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經常感到疲憊、受傷,甚至對人性感到失望。 事實上,善良本身並不是錯,但缺乏自我保護的善良,容易讓人受到傷害。今
Thumbnail
當我們真誠地付出,不計較回報時,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收穫更多。
2025/01/06(一)日記 午後曬冬陽時,腦中遐思到宗教議題──我認為「無神論者」行善是「最勇敢」的,因為他們不求因果輪迴的善報、不求天堂的應許,不求超自然的種種慰藉。 就純粹行善動機而言,有神論者(宗教徒)不見得比較無私,只是他所求的可能是更遙遠的回報──比如說死後的天堂或下輩子的福
Thumbnail
sunnielei-avatar-img
2025/03/10
「行善的酬報」就是能夠 -繼續行善-。行善所得到的最大滿足,就是和善的本體-神連結在一起,與神同行。箴言14章14節,所羅門說:「行善之人必從自己的行為得以知足。」 真正的行善源於內心的良善,要首先擁有良善的生命,然後自然而然地去行善。 行善背後的動力是知道也經歷過 神就是愛 的恩典後的甦醒 https://vocus.cc/article/66677114fd89780001a12423 . 希望你知道 你被這個世界愛著 —來自sunnielei發佈於⏳熵妮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6677114fd89780001a12423
在經濟學中,風險和回報的關係是每個投資者和企業家都必須理解的核心概念。簡單來說,回報通常與風險成正比:風險越高,潛在的回報也越高。這一法則雖然普遍存在,但如何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找到一個「最優平衡」,卻是決定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 對於富人來說,風險管理不是一個單純的數學計算問題,而是一種基於經驗、知識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2/16
蕭帥哥-avatar-img
1
嗨,晨安!昨日看新聞說巴菲特投資損失不小啊!
蕭帥哥-avatar-img
1
蕭帥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6
1
林漢清 好友~假日愉快!!你說的對~嗯
1
雖然歡喜做甘願受的結論很八股,但付出不一定有對等的回報,那我也只好把做事情的過程本身,當成回報的一部份。畢竟人生好難。
Thumbnail
即使生命是一場空,也要空得很充實;縱然人生是白忙一場,也要忙得很快樂。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努力」是許多人的信念,但本書《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點出,努力需方向,並非盲目付出。作者分享50個贏家思維,教你專注於可掌握的事物,別追求完美而裹足不前,並透過「重新架構」思維,將逆境轉為契機。珍妮老師推薦,2025年第一本閱讀筆記。
Thumbnail
在人際交往中,真心未必能換來對等的回報。面對利益的誘惑或人心的複雜,真心常被辜負,甚至成為被利用的工具。我們需要在付出真心時保護自己,清醒分辨哪些人值得信任。雖然人心難測,但放棄信任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唯有保有善意與勇氣,才能在這紛繁的世界中找到那份珍貴而真摯的情誼。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4/12/31
墨家還是有點道理的⋯
努力就是要有回報,但我們都知道不一定。為什麼你的付出,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回報是結果論,讓我們感覺到沒有收穫,先不討論運氣,不外乎是兩個方面「過程」和「結果」都沒有得到東西。本篇,想從這兩個方面,討論是什麼過程阻礙了你得到回報,以及什麼原因讓你感覺到沒有回報,找出讓努力沒有讓你滿意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金錢的未來價值與我們的日常決策息息相關。透過了解複利與時間的力量,我們能夠更有效地讓現有資產增值。適度的通膨有助於經濟活力,鼓勵消費與投資,然而通縮則可能導致經濟停滯,進而影響年輕一代的財富累積與工作機會。當我們找到當下享受與長期投資之間的平衡,便能在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為未來財務自由打下堅實基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