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與求回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總是會有一些面對想要的東西,而需要付出對應的代價的選擇。這世界上大多數的核心在交換,拿出可以給予的,交換更想得到的。只有愛,大多是父母的愛與情人的愛,才可能打破這個交換的守則,再來可能就是一些對志願無悔付出的信仰了吧。

曾經我很重視公平,但很多時候這種交換中的付出,得到的回報不符合預期,就會很難過。難過久了,長大了,也會找到一些方式來應對。

對我來說,具有明確目標時,付出的代價會想試著去計算是否合理,是否在方法上能順利達成,以及我願意付出多少代價。小到扭扭蛋,我願意花多少錢去扭到我想要的?大到控制手上的演出製作不要超支,我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有什麼籌碼可以拿來交換?

當一切都被擺在天秤上比較時,獲得的與付出的無情對比,常會讓人笑不出來

當一切都被擺在天秤上比較時,獲得的與付出的無情對比,常會讓人笑不出來


這很痛苦,因為常常失敗,真的,超常在想要的得不到,得到的不那麼想要的情況中左右為難。於是學會看開、放下、接受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十一,不然揹著太多不滿怨恨好像人生都失去了希望一樣,這方面我還滿慶幸自己的記性不好,比較容易忘記。

但除了接受之外呢?我也曾經想總不可能我做的事都是無用的吧?過程中的一切切實地在我的生命中發生過,總是會有回頭來幫助我,讓我感謝當時的自己的時候吧?(雖然也有那種痛恨當時的自己的時候)

印象中看過的電影《真愛每一天》在這件事上讓我感觸很多,那是一部最終在講活在當下的電影。我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調整出來的想法是:我想做「做這件事本身就會讓我有收穫」的事。

很棒的電影,讓我想了很多,也試著去改變自己

很棒的電影,讓我想了很多,也試著去改變自己


例如買書本身很快樂,如果書不好看但我獲得了買書的快樂,以及知道這個作者下次不要碰的經驗;又例如寫計畫書雖然很痛苦,但寫計畫書的過程中,又不斷地讓我重新整理自己對於這個案子的想法,最終當我在跟別人說明時,可以不假思索地提出很完整清楚的說明;又例如為親密的人做某件事,做這件事的當下是我展現愛的方式所以光是做這件事我自己就可以得到滿足,對方的回應若是好的則加分。

不過也時常遭遇挑戰,還有很多的不足得學習。

洗碗本身不討厭,但過程也的確沒什麼收穫,頂多就是可以清空腦袋很平靜;為親密的人做的事情若對方的回應是負面的,則會加倍檢討自己是否用錯的方式展現愛;幫貓清貓砂只是為了解決讓貓不要亂大小便。這樣的事情似乎就真的只能接受了。

說到最後,發現回到了俗語說的「歡喜做,甘願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長愈大,愈覺得有些俗語還是能解決思考上的煩燥,但並不是發生了才把這個話拿來套,當下心情不好時只會更不爽,在做事前把這樣的話當前提,即使最後沒有達到預期,也比較釋懷。

可能這樣太鄉愿,太容易放過自己,但在這個努力不一定成功的世界裡,我自己還是得要保有一點樂觀的動力,才有繼續活著的勇氣。

我儘量讓自己接受會遇到下雨這件事了,我繼續努力。

也希望困在某個坎的某個人,能在心裡舒服一點。

好幾年前,剛學日語一陣子,在一次去日本旅行的時候,不自量力地買了這本經典小說的日文原版,想來看。看不到一頁就放棄了,把書放在書架上長灰塵,殊不知幾年後,它真的在某個時間點上發揮了幫助,完全沒想到的幫助。

好幾年前,剛學日語一陣子,在一次去日本旅行的時候,不自量力地買了這本經典小說的日文原版,想來看。看不到一頁就放棄了,把書放在書架上長灰塵,殊不知幾年後,它真的在某個時間點上發揮了幫助,完全沒想到的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1.9K會員
237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4/25
從萬華搬到南港,從一個人住變成兩個人住,在搬家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需要什麼,捨棄不需要的物品,也需要適應新的生活節奏和空間。
Thumbnail
2025/04/25
從萬華搬到南港,從一個人住變成兩個人住,在搬家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需要什麼,捨棄不需要的物品,也需要適應新的生活節奏和空間。
Thumbnail
2025/04/03
音樂真的可以一秒讓人進入回憶。 我知道陳奕迅支持一個中國,所以後來也沒有再聽他的歌。但記憶裡最能讓我一秒陷入情緒,久久不能自己的四首歌,也都還是他。 兩首普通話、兩首粵語,詞曲都不同人,但同樣打在我關於遺憾的軟肋上。
2025/04/03
音樂真的可以一秒讓人進入回憶。 我知道陳奕迅支持一個中國,所以後來也沒有再聽他的歌。但記憶裡最能讓我一秒陷入情緒,久久不能自己的四首歌,也都還是他。 兩首普通話、兩首粵語,詞曲都不同人,但同樣打在我關於遺憾的軟肋上。
2025/03/28
事實?觀點?透過推論得到的事實?透過經驗而來的觀點?延伸出來的假設?猜測?我試著用自己的方式釐清說話及理解的不同可能。在這個資訊龐大的時代,好好說話讓別人理解,其實很不容易。所謂的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Thumbnail
2025/03/28
事實?觀點?透過推論得到的事實?透過經驗而來的觀點?延伸出來的假設?猜測?我試著用自己的方式釐清說話及理解的不同可能。在這個資訊龐大的時代,好好說話讓別人理解,其實很不容易。所謂的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雖然歡喜做甘願受的結論很八股,但付出不一定有對等的回報,那我也只好把做事情的過程本身,當成回報的一部份。畢竟人生好難。
Thumbnail
雖然歡喜做甘願受的結論很八股,但付出不一定有對等的回報,那我也只好把做事情的過程本身,當成回報的一部份。畢竟人生好難。
Thumbnail
努力就是要有回報,但我們都知道不一定。為什麼你的付出,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回報是結果論,讓我們感覺到沒有收穫,先不討論運氣,不外乎是兩個方面「過程」和「結果」都沒有得到東西。本篇,想從這兩個方面,討論是什麼過程阻礙了你得到回報,以及什麼原因讓你感覺到沒有回報,找出讓努力沒有讓你滿意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努力就是要有回報,但我們都知道不一定。為什麼你的付出,沒有你想要的結果?回報是結果論,讓我們感覺到沒有收穫,先不討論運氣,不外乎是兩個方面「過程」和「結果」都沒有得到東西。本篇,想從這兩個方面,討論是什麼過程阻礙了你得到回報,以及什麼原因讓你感覺到沒有回報,找出讓努力沒有讓你滿意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人的生命在起初時,必須完全活在一己的「需求」中,直到具備生產或創造能力,自足後仍有餘,才會開始對外「供給」。因此,在一個正常的生活狀態下,為了滿足自身需求,我們不得不去追求一些外在的東西,例如金錢、地位、或是他人的物質支援與情感認同等等。然而,當努力追求所獲得的回報不如預期,
Thumbnail
人的生命在起初時,必須完全活在一己的「需求」中,直到具備生產或創造能力,自足後仍有餘,才會開始對外「供給」。因此,在一個正常的生活狀態下,為了滿足自身需求,我們不得不去追求一些外在的東西,例如金錢、地位、或是他人的物質支援與情感認同等等。然而,當努力追求所獲得的回報不如預期,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的時候總是難免,每個人都會遇到愛而不得、求而無果的時刻,也會有付出沒回報、努力沒結果的感受。這些經歷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有人遇到挫折會抱怨不停,陷入沮喪和無奈中,但也有人選擇接受這些不如意,把它們當成成長的養分。人生的路上,難免有陰天和風雨,但只要我們學會讓那些不開心的情緒過去,保持積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的時候總是難免,每個人都會遇到愛而不得、求而無果的時刻,也會有付出沒回報、努力沒結果的感受。這些經歷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有人遇到挫折會抱怨不停,陷入沮喪和無奈中,但也有人選擇接受這些不如意,把它們當成成長的養分。人生的路上,難免有陰天和風雨,但只要我們學會讓那些不開心的情緒過去,保持積
Thumbnail
為什麼我要一直付出然後最終什麼也沒得到? 大概因為我上輩子欠他的,這輩子要還吧.....
Thumbnail
為什麼我要一直付出然後最終什麼也沒得到? 大概因為我上輩子欠他的,這輩子要還吧.....
Thumbnail
很多人在幫助別人、對別人好之後,就覺得可以控制別人要別人聽他的,如果別人不接受控制,不按他想的去做,就覺得這人不懂感恩。 但,幫助別人、對別人好,不是因為自己想才做的嗎?若不求回報,又怎麼會痛苦或生氣?所以這是幫助別人、為別人好嗎? 想得到回報的幫助不叫幫助,也不是為他好,那叫做交易。這中間有界
Thumbnail
很多人在幫助別人、對別人好之後,就覺得可以控制別人要別人聽他的,如果別人不接受控制,不按他想的去做,就覺得這人不懂感恩。 但,幫助別人、對別人好,不是因為自己想才做的嗎?若不求回報,又怎麼會痛苦或生氣?所以這是幫助別人、為別人好嗎? 想得到回報的幫助不叫幫助,也不是為他好,那叫做交易。這中間有界
Thumbnail
生命裡,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所走過的每一個經歷,都會成為未來的養分! 偶爾低潮,偶爾悲傷,偶爾的情緒裡,也許會問自己,為何很多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為何是我?當你想抱怨的時候,你以為自己才是最苦的那一個人!總以為命運對你的不公平,好像什麼壞事都發生在你身上,沒有一件好事出現? 你好像在一個谷底裡,
Thumbnail
生命裡,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所走過的每一個經歷,都會成為未來的養分! 偶爾低潮,偶爾悲傷,偶爾的情緒裡,也許會問自己,為何很多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為何是我?當你想抱怨的時候,你以為自己才是最苦的那一個人!總以為命運對你的不公平,好像什麼壞事都發生在你身上,沒有一件好事出現? 你好像在一個谷底裡,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執著於付出之後,必須獲得對應的結果,可是,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因此我們便跳進了情緒旋渦,久久無法原諒自己與他人。 此時,一段關係變了質,而你似乎不再那麼樂於付出,因為你擁有了過去不好的經驗。 越長大越能明白,國語課本中的心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執著於付出之後,必須獲得對應的結果,可是,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因此我們便跳進了情緒旋渦,久久無法原諒自己與他人。 此時,一段關係變了質,而你似乎不再那麼樂於付出,因為你擁有了過去不好的經驗。 越長大越能明白,國語課本中的心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