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親友中有華裔混血參加學校沉浸式的文化學習,從美國到北京、上海、蘇州,順道返台省親。

據小孩子的媽媽告訴我們,同行中有美國出生的華裔子女,他們的國語在學校已經是很熟稔了,對於導遊的解說都能吸收。回到台灣,我們與之對話完全沒有問題,國語說的很有韻味。是北京腔兒。

3月下旬,在洛陽-上海的列車中,一上車已是七八點。天已黑。隔壁房間傳來英文的朗讀。後來又聽到詩歌的朗誦,原來是隔壁的虎媽在指導兒女功課。第二天起床,發現那只不過是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我的兩個大孫子也是差不多這個年齡,比較起來可就差多了。

下學期六月份兩個大孫子要去新加坡念小學,先到菲律賓事宿霧加強訓練英語。以後到新加坡,可能跟同學混在一起,就變成新加坡English了。之前在網路上看到新加坡演的wonderland(國語片),覺得那邊的小孩英文是沒問題,但是和父母對話的時候,英文、國語夾雜在一起,變成不中不西的新加坡人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任的沙龍
27會員
92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感謝遇到的貴人,有你-生命更美。
任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昨日老二邀請我倆到他們家,觀賞兩個小寶貝即將完成他們兩個多星期以來的巨作。 這一部幼稚園校車,是小的寶貝最希望完成的,因為他總是想怎麼樣,可以跟姐姐一起搭校車去學校。 記得小時候我的弟弟也是期待和我上同一部校車,可惜他年齡太小。 當小寶貝戰戰兢兢的完成校車製作的最後步驟,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Thumbnail
2025/04/20
昨日老二邀請我倆到他們家,觀賞兩個小寶貝即將完成他們兩個多星期以來的巨作。 這一部幼稚園校車,是小的寶貝最希望完成的,因為他總是想怎麼樣,可以跟姐姐一起搭校車去學校。 記得小時候我的弟弟也是期待和我上同一部校車,可惜他年齡太小。 當小寶貝戰戰兢兢的完成校車製作的最後步驟,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Thumbnail
2025/04/19
緬懷一位擁有超強記憶力、熱心助人、充滿人情味的摯友惠珍。文章描述與惠珍相處的點滴,從共同整理照片、在竹北的相約到屏東的相聚,以及惠珍獨特的記憶方法,表達對她深刻的懷念。
Thumbnail
2025/04/19
緬懷一位擁有超強記憶力、熱心助人、充滿人情味的摯友惠珍。文章描述與惠珍相處的點滴,從共同整理照片、在竹北的相約到屏東的相聚,以及惠珍獨特的記憶方法,表達對她深刻的懷念。
Thumbnail
2025/04/18
今天一早收到來自屏東師專同學-詹明儒的鼓勵,目前我雖然達到每季節10篇的進度,但總覺得只是日常的記錄而已。4月1號所寫的白冷的戀情,比較有內心的情緒發抒。 我之前看了詹明儒《西螺溪協奏曲》,我覺得小說式的寫法,讓讀者持續的把一本50萬字的類小說成長史讀完,功力甚強,我希望我能像他一樣,寫出膾炙人口
2025/04/18
今天一早收到來自屏東師專同學-詹明儒的鼓勵,目前我雖然達到每季節10篇的進度,但總覺得只是日常的記錄而已。4月1號所寫的白冷的戀情,比較有內心的情緒發抒。 我之前看了詹明儒《西螺溪協奏曲》,我覺得小說式的寫法,讓讀者持續的把一本50萬字的類小說成長史讀完,功力甚強,我希望我能像他一樣,寫出膾炙人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主要創作的主題有「跨文化成長」、「職涯發展」及「藍海人生」。雖然在vocus上已發送12篇文,然而我對於「跨文化成長」內容的發佈,著墨甚少。但其實這是我希望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地方。童年接觸了海峽兩岸截然不同的教育系統,我較早就發現一個人的教育系統及社會氛圍將會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
Thumbnail
我主要創作的主題有「跨文化成長」、「職涯發展」及「藍海人生」。雖然在vocus上已發送12篇文,然而我對於「跨文化成長」內容的發佈,著墨甚少。但其實這是我希望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地方。童年接觸了海峽兩岸截然不同的教育系統,我較早就發現一個人的教育系統及社會氛圍將會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
Thumbnail
從中英文之間的語言轉換與文化差異探討,深入探索中英文之間的聯係和轉換方式。
Thumbnail
從中英文之間的語言轉換與文化差異探討,深入探索中英文之間的聯係和轉換方式。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單語者是使用或通曉一種語言的人,通常為母語;多語者是使用或通曉多國語言的人,除了母語,還包括其他外語。
Thumbnail
單語者是使用或通曉一種語言的人,通常為母語;多語者是使用或通曉多國語言的人,除了母語,還包括其他外語。
Thumbnail
文化底蘊著靈魂淬鍊的美麗 每一種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這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種民族真正和期望看見的是其他民族和自己的文化傳統,相互學習其他文化的內容和智慧。身為中國人,如果孩子參加學校的文化活動,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才是代表自己的亮點,
Thumbnail
文化底蘊著靈魂淬鍊的美麗 每一種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這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種民族真正和期望看見的是其他民族和自己的文化傳統,相互學習其他文化的內容和智慧。身為中國人,如果孩子參加學校的文化活動,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才是代表自己的亮點,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如果我們真的認為有點"腔調"有什麼關係?很正常啊!那我們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讓孩子驕傲地滿口臺灣國語? 君若仍有未能記 餘情盡寄莫惜筆 他日若得喜相逢 欣見兒女非昔比 善用其心觀此冊 自得其樂書生色 https://www.facebook.c
Thumbnail
如果我們真的認為有點"腔調"有什麼關係?很正常啊!那我們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讓孩子驕傲地滿口臺灣國語? 君若仍有未能記 餘情盡寄莫惜筆 他日若得喜相逢 欣見兒女非昔比 善用其心觀此冊 自得其樂書生色 https://www.facebook.c
Thumbnail
華人世界裡,叫美國出生的華人移民第二代為‘’ABC‘’, 就是American Born Chinese (美國出生的華人), or Australian Born Chinese。在非正式的場合還會被戲稱為“香蕉”,也就是黃種人外表,裡子是徹底的白種人。 在海外一般社交場合如果聽到講華語外國人腔
Thumbnail
華人世界裡,叫美國出生的華人移民第二代為‘’ABC‘’, 就是American Born Chinese (美國出生的華人), or Australian Born Chinese。在非正式的場合還會被戲稱為“香蕉”,也就是黃種人外表,裡子是徹底的白種人。 在海外一般社交場合如果聽到講華語外國人腔
Thumbnail
話說,這次去到日本的5+2位台灣人基本上不會日文,像我大概就是能聽懂簡單的打招呼和單字,感謝長久以來愛看動畫和日劇的洗禮。但大多時候,我們還是依靠田中、Q桑和MARU桑的翻譯,或是用簡單的英文可以跟大家比手畫腳地聊天。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想用幾篇可愛的小故事,紀錄我們在金山微住遇到的人事物。
Thumbnail
話說,這次去到日本的5+2位台灣人基本上不會日文,像我大概就是能聽懂簡單的打招呼和單字,感謝長久以來愛看動畫和日劇的洗禮。但大多時候,我們還是依靠田中、Q桑和MARU桑的翻譯,或是用簡單的英文可以跟大家比手畫腳地聊天。雖然語言不通,但還是想用幾篇可愛的小故事,紀錄我們在金山微住遇到的人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