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

含有「如來」共 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四月忽晴忽雨的天氣難得烈日當空,《大安森林公園》內的「大生態池」迎來了夜鷺、黃頭鷺與小白鷺在此棲息與繁殖,苦楝、水柳、落羽松、榕樹與茄冬樹上聚集了近百隻來自四海的鳥兒們彼此爭奇鬥豔! 一會啊啊啊;一會咕嚕嚕;一會啾啾啾地吵鬧不休,但是 心 聽著是悅耳又舒服。 眼前不過數尺的距離兩隻「夜鷺
Thumbnail
今天蠻涼的~適合散心的天氣~
心18-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林燃(創作小說家) 昨天也是早上到下午天氣都還好,結果晚上下暴雨!還好 心 早就回家了,好險哦☺️
推薦閱讀佛經:《心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金剛經》、《六祖壇經》。從短篇的心經入門,到白話易懂,如小說般引人入勝的六祖壇經,感受佛經的智慧與魅力。經典名句「何處惹塵埃」出自六祖壇經。
 曾經有一位平凡的覺者,他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流淚中突然開悟的。每次遇到會令他流淚的事情,總要大哭三次才停止。不禁讓人懷疑,他的覺悟,到底是悟到了什麼!覺者居住的地方是一個靠海的小村莊,村民們世世代代均以捕魚為生。風浪無情,除了老天保佑之外,每天一早行船出海捕魚的人,誰也不敢拍著.....
Thumbnail
這麼說...我從小也有這種感覺 就是事最多至三 也不是強迫性的 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做到第三遍 體悟就完全不一樣 最明顯的 應該是情侶吵架 吵到第三次 是合 是分 心理的答案也就明顯了
弱魚先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6
林燃(創作小說家) 燃妺也是與生具有慧根的人,有慧根的人往往在道理尚未知道以前,就已經從自己的領會中明白某些答案了。正因有著如此聰慧的天性,才能寫出那麼多部動人的小說呀!
付費限定
近日有讀者來信表示,他對我說的,《金剛經》中所要傳達的真實義:「世界是虛擬的。」感到不能理解,問我是否有科學證據?或像愛因斯坦那樣有理論依據嗎? 我回他說,我當然有證據,後面會一一列舉。 至於理論依據,我覺得是多餘的。 因為,《金剛經》所說的法和實相,是需要我們去親證和體悟的,而不是要
Thumbnail
糊塗不是裝傻,更不是消極,糊塗的背後孕育著開闊的心。心之逍遙如北冥之巨鯤,化而為翼若垂天之鵬,振翅徙於南冥天池
Thumbnail
弱魚先生-avatar-img
2024/05/04
這世上最有智慧的一種糊塗,就是不懂糊塗。(不必理解)這世上最有智慧的一種孤單,就是不知孤單為何物。(不用分析)猶如一個小白格子,格子裡永遠是白的,那來的糊塗和孤單!
小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04
弱魚先生 若魚先生大智慧哉,如獨孤九劍,太極拳,有招內化於無招之中,受教了
”因緣塵合”,聽起來好像比較親切
Thumbnail
賀凡-avatar-img
2024/02/25
慕風 早安您好! 有幸聽聞佛法,我更甚是駑鈍的初學者。 透過您以提問的方式,拋出令讀者省思的文章,想必您已經有了體悟和符合自身目前的最佳答案;實在美德,猶如菩薩所教導的「善男子」;善哉! 我也想參與討論和交流,從中獲得佛法的不同體悟和思想提升。 全文關鍵字,如您文章開頭所提之言「文字相」。 我從內文整理以下幾點進一步思索: 1、唯識「無我」觀念 2、佛經的形成 2、「塵」字的差別 3、「假」和「不存在」 4、「空」和「傳法工具」 首先「唯識」的性質,其是不存在語言及文字特性的一種的通訊和溝通方式,意識交流是理念直達,沒有任何猜疑或令人不解的形式。 然而「佛經的形成」是佛在講經說法時,由弟子紀錄下其過程而成的「傳法工具」,是以「文字作為傳法工具」;且佛講經說法的對象,往往不是只有肉體凡身的眾生,甚至菩薩向佛的提問,是解菩薩之未明之事,還是體現給肉體凡身的「因緣和合」的微塵眾生。 故「強調」「無我」才是本來的樣貌,一切「塵」皆是「假的」;這是佛與菩薩「唯識」的境界。 然而,以「文字」來理解佛法,往往著相;因佛於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所以,在以皆是虛妄的「以文字作為傳法工具」時,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佛法是空的、是假的。 在明心見性下,才能「唯識」見「空」;這是肉體凡身明白「無我」的一個過程;文字看似明確,但存在著考察和探究其真實含義的空間,故為虛妄;我舉個例子說明我的淺薄理解,我以文字聽讀佛法,若以歷史發展下的文字釋義變遷,10個人對佛法的理解可能會有10個不同細微的「唯物」答案。 唯識,則不一樣;是一物兩相中,陰陽,是物體假象和實相存於不同陰陽的實相。 所以,只有明白了真虛之間和為何強調「傳遞佛法的形式」要避免以「空」來作為傳遞佛法的開端;因為佛和菩薩的境界,以實入虛,屬「唯識」,傳遞佛法則更要以假的「空」,讓初修佛之人能循序漸進的明白。 如此,假的並非假的,而是實相中與之糾纏的虛相;故,修佛不應該執迷於文字相。  感謝您的文章分享,讓我又有更深層次的探索與體悟。
慕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30
賀凡 我個人深深覺得,佛法真的是度人離苦的最佳哲學。但是佛度有緣人,修佛需要有機緣。我自己潛心修佛,但是內人跟我女兒都去信耶穌。我眼見她們對生活跟工作,都充滿許多的執著苦惱,但是說了人家不愛聽,我也沒辦法。信耶穌比較容易,大家唱唱歌開開心,所有的痛苦煩腦,耶穌都替你承擔。
祂來去自如,與所有娑婆世界同在,充滿在所有娑婆世界之中。
Thumbnail
整簇亮黃色的箭頭條文開始變成一個招換魔法陣,開始變成一位勇猛的沙凝武僧。 「典娜,這是我招喚出來的沙僧,你們誰想試試看自己的能力?」 天上忽然一個隕石打入那魔法陣之中,隨著泥塵沙煙的曇現,一隻熔岩巨梟在沙僧面前展翅驟赫,只見沙僧一個快步拳截,打在那巨梟的各個關節處。 整個熔岩巨梟瞬
Thumbnail
《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經文導讀:   【身相】:身之相貌。佛陀福德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