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塵合?因緣合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圖轉載自大衛營

本圖轉載自大衛營



    修佛不應該執迷於文字相。

    爾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正信希有分第六)

    文字般若,也就只是一個傳法的工具而已。但是透過文字這種工具傳法,如果工具用錯了,所傳的法可能也會造成誤解,一步錯步步錯。所以尚未了悟解脫,還執著在文字相的慕風,想要在這裡提出一個問題。

    我每每看到許多法師大德,在提到”諸法無我,一切唯識所造”的「無我」觀念時,都說我們的肉體假身是”因緣合和”所生。但是慕風多年以前,卻曾經聽到有菩薩說”因緣塵合”。執迷於文字般若的我,當時聽到之後心領神受,自此沿用。

    “因緣塵合”跟”因緣合和”有什麼不一樣呢?

    最大的差別,在於一個「」字。

    或許有人會說,佛說:「諸微塵,非微塵,是名微塵。」所以應該說”因緣合和”,不應該有個””字。因為那是假的,不存在的。

    但是,令慕風覺得納悶的是,我佛在金剛經裡,提了微塵多次。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如法受持分第三十)

    最讓因明不清的慕風,覺得疑惑的地方,在於此經的(無斷無滅分第十七)中我佛的說法。

    我佛說:「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俱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

    佛法雖然說””,但是這個空是”真空妙有”。根據慕風淺薄的理解,我佛說這段話,是希望傳佛法的人,不要一開始就對受眾說: 這一切都是空的,連釋迦摩尼佛入世傳說佛法也是空的,不真實的,祂其實沒有來過。

    佛法都是透過我佛講經說法,由弟子紀錄整理而成,成為傳法的工具。

    如果你說諸法無我,我們的肉身跟如來的肉身,都是空的,都是假的。

    這下慘了!

    像慕風這樣駑鈍的初學佛法者,一聽到佛祖是空的,就不免要開始懷疑,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是不是真的有一位王子誕生?他為了體會人世間的疾苦刻苦修行,後來悟得了解脫之道,慈悲教授眾生證得涅槃的般若智慧?

    如果佛祖是空的,是假的。那麼所謂的佛祖,根本就是一個虛構的神話。你們這些人所說的佛法,根本也是假的,它可能是許多人聯合起來瞎掰的。

    初聞佛法的人,一旦有了這樣的懷疑。佛法,也就斷滅了。

    回到慕風疑惑的主題來。說”因緣合和”,好像我們大家都跟孫悟空一樣,是從石頭裡憑空蹦出來的。說”因緣塵合”,聽起來好像比較親切,我們就是由於因緣,由宇宙萬物中的化學元素這些微塵組合而生。

    以上,是在下關於佛法文字淺薄的看法。

    敬請各位先覺指教。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1.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2.法蘭克管理語錄: https://vocus.cc/frankworktalk/home

3.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賀凡-avatar-img
2024/02/25
慕風 早安您好! 有幸聽聞佛法,我更甚是駑鈍的初學者。 透過您以提問的方式,拋出令讀者省思的文章,想必您已經有了體悟和符合自身目前的最佳答案;實在美德,猶如菩薩所教導的「善男子」;善哉! 我也想參與討論和交流,從中獲得佛法的不同體悟和思想提升。 全文關鍵字,如您文章開頭所提之言「文字相」。 我從內文整理以下幾點進一步思索: 1、唯識「無我」觀念 2、佛經的形成 2、「塵」字的差別 3、「假」和「不存在」 4、「空」和「傳法工具」 首先「唯識」的性質,其是不存在語言及文字特性的一種的通訊和溝通方式,意識交流是理念直達,沒有任何猜疑或令人不解的形式。 然而「佛經的形成」是佛在講經說法時,由弟子紀錄下其過程而成的「傳法工具」,是以「文字作為傳法工具」;且佛講經說法的對象,往往不是只有肉體凡身的眾生,甚至菩薩向佛的提問,是解菩薩之未明之事,還是體現給肉體凡身的「因緣和合」的微塵眾生。 故「強調」「無我」才是本來的樣貌,一切「塵」皆是「假的」;這是佛與菩薩「唯識」的境界。 然而,以「文字」來理解佛法,往往著相;因佛於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所以,在以皆是虛妄的「以文字作為傳法工具」時,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佛法是空的、是假的。 在明心見性下,才能「唯識」見「空」;這是肉體凡身明白「無我」的一個過程;文字看似明確,但存在著考察和探究其真實含義的空間,故為虛妄;我舉個例子說明我的淺薄理解,我以文字聽讀佛法,若以歷史發展下的文字釋義變遷,10個人對佛法的理解可能會有10個不同細微的「唯物」答案。 唯識,則不一樣;是一物兩相中,陰陽,是物體假象和實相存於不同陰陽的實相。 所以,只有明白了真虛之間和為何強調「傳遞佛法的形式」要避免以「空」來作為傳遞佛法的開端;因為佛和菩薩的境界,以實入虛,屬「唯識」,傳遞佛法則更要以假的「空」,讓初修佛之人能循序漸進的明白。 如此,假的並非假的,而是實相中與之糾纏的虛相;故,修佛不應該執迷於文字相。  感謝您的文章分享,讓我又有更深層次的探索與體悟。
慕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9
賀凡 感謝賀凡的用心解答,因為最近比較忙,直到現在才回覆,真是抱歉!個人修佛的層次甚淺,完全無法與賀凡相提並論。以下是我前幾天,跟我出家堂妹在line討論宣揚佛法的對話:"我有一位信天主教的朋友跟我說,他們的神父修女,都躲在教堂裡讀經苦修,講的道理都很深奧,信奉天主教的人,越來越少了。包括我太太女兒跟我朋友的太太小孩,全部都跑去信基督教了。有一個信佛的年輕小朋友跟我說,佛法太過深奧、太過遙不可及,他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是基督徒。愚兄文字能力還算不錯,曾經跟幾位法師請益過,每每聽他們說起佛法,我都聽得霧煞煞。有人說南懷瑾是個神棍,我卻是聽他說佛以後,才知道佛法在說什麼。我有一位82歲的同修,是一家建設公司的董事長,他可能是個再來人,12歲的時候看到金剛經,居然就產生了興趣。他熟讀八部十二藏經,自己還在新店建了佛寺。當其他同修建議我讀維摩詰經的時候,他跟我說,你只要專心把金剛經讀透,大概就悟了佛法了,不要再雜七雜八的讀一大堆,把原本簡單的佛法,弄的無比複雜。以前我常看聖嚴師父、星雲法師跟淨空師父在電視上說法,他們都說的簡單易懂親切可親,讓聽眾對佛法產生興趣。承天禪寺的廣欽老和尚更厲害,簡單的一句「我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就讓許多想要活在當下的人,對佛法產生了興趣。我有一位朋友在開補習班,有一次聘了一個台大電機系的高材生當老師,才教了一個月,學生跑了一半。他後來問要離開的學生,才知道原來這位精通物理化學的老師,以為很多學問學生都懂,結果,大家都聽不懂。俗話說: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你也要有人肯入門,師父才有教導的機會。佛法實在是一個很棒的人生哲學,它可以幫助人度過許多困難,放下許多罣礙。但是如果把它說的太深奧,恐怕只會拒人於千里之外。透過簡單的文字,已經有一些讀者在留言板上,跟我討論佛法。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他們很多是對人生感到迷惘年輕人。為免我解釋有誤,我懂的會跟他們討論,我不懂的,會建議他們去寺廟山門,請教高僧大德。能夠多引領一個人親近佛法,我就為他們感到多一份的高興。衷心的希望各位高僧大德們,在為初學佛法的信眾說法的時候,能夠從簡單的道理入手,把更多的人引進佛門。不要讓可以救苦救難的佛法,變得像天主教一樣,成為高不可攀的學問。"先引眾生入佛門。我想,這就是我用淺白的文字,介紹金剛經的本意。謹在此跟賀凡分享。
Evelyn怡怡-avatar-img
2024/02/18
我好像沒聽過因緣塵合呢
慕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9
怡怡 嗯!我二十年來,大概也只聽過三次。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4/02/17
前天我向我媽討問,看看她手上有沒有金剛經可以借我看,結果.....她直接回我 : "那個太難了,妳看不懂..." 從簡單的看起吧! 😁
慕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8
小步隨安 是啊!當我們青春正好的時候,你跟我說這一切都是空的,叫我怎麼接受?所以修佛的,大部分都是歷盡滄桑的老人。其實佛法的空,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空,它比較接近"放下""活在當下""專注"的意思。慕風自己只讀金剛經,一則因為金剛經是諸經之本,二則金剛經的文字通順,淺顯易懂。只要你有基本的閱讀基礎,你會很容易看懂金剛經,但是知易行難,能夠悟得多少,就看各人修行了。我自己道行很淺,但是寫作能力還不錯。所以我想,以我自己很淺的道行,來為朋友們介紹金剛經,應該比較容易讓初學者接受。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在年輕時就能勤修金剛經,我現在的生活跟事業成就,一定很高。這不是說修佛能夠得到什麼福報,而是修佛能讓人心情安定,頭腦清明。我有很多本金剛經,但是我為了方便,只讀一本A4紙印下來的經文,讀了兩年都快被我翻爛了。我常常開玩笑說,這本爛紙被我讀了一千遍,法力比其他燙金本高得多了。希望我粗略的領悟,可以引起你讀經的興趣。
avatar-img
慕風的沙龍
68會員
114內容數
三十多年前,從東部鄉下來到繁華的台北,從好奇新鮮到奮鬥打拼...。一轉眼,人生就這麼走到艱苦燦爛的盡頭。一路上有悲傷,有心酸,有歡笑,也有風光。儘管終究一身滄桑,但是埋藏在靈魂深處的,卻一直是那一個,奔跑在東部田野間的,單純小男生。
慕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6
我們很難拒絕名利的誘惑。我們為了高薪高位,可以做到日夜加班妻離子散,也一往無悔。
Thumbnail
2024/11/06
我們很難拒絕名利的誘惑。我們為了高薪高位,可以做到日夜加班妻離子散,也一往無悔。
Thumbnail
2024/10/02
一個人擺在地球上,連追蹤颱風的氣象衛星都看不見。哪裡?有我呢?
Thumbnail
2024/10/02
一個人擺在地球上,連追蹤颱風的氣象衛星都看不見。哪裡?有我呢?
Thumbnail
2024/06/26
我在那座小屋裡,可以放下我所有的貪噌癡愛恨,感受到無比的清淨。
Thumbnail
2024/06/26
我在那座小屋裡,可以放下我所有的貪噌癡愛恨,感受到無比的清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茨城町位於茨城縣中央位置,毗鄰縣廳水戶市,距離東京都心約100公里,擁有日沼湖等豐富的水資源和綠地,日沼湖是淡水與海水混合而成的鹹水湖,是日本全國罕見的濕地,已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是個自然資源豐富的鄉村城市非常適合居住,面積121.58平方公里。 茨城町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加上生產者
Thumbnail
茨城町位於茨城縣中央位置,毗鄰縣廳水戶市,距離東京都心約100公里,擁有日沼湖等豐富的水資源和綠地,日沼湖是淡水與海水混合而成的鹹水湖,是日本全國罕見的濕地,已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是個自然資源豐富的鄉村城市非常適合居住,面積121.58平方公里。 茨城町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加上生產者
Thumbnail
觀音山2025年新春會員禮 善緣充滿 吉祥好緣起✦我要領取▸ https://bit.ly/3e9RjQg 觀音山住持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開示: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無論您是現在加入或已是觀音山會員,新年的一開始皆能有機會領受來自觀音山獨一無二的加持與祝福,迎接新春吉祥好緣起!
Thumbnail
觀音山2025年新春會員禮 善緣充滿 吉祥好緣起✦我要領取▸ https://bit.ly/3e9RjQg 觀音山住持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開示: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無論您是現在加入或已是觀音山會員,新年的一開始皆能有機會領受來自觀音山獨一無二的加持與祝福,迎接新春吉祥好緣起!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fumi老師:❤️❤️❤️ 🥰🥰🥰當fumi老師問學生說:「想當科學家的原因是什麼呢?」學生回答:「那時的我想要創造一些別人創造不出來的東西。」 🥰🥰🥰在追尋科學的道路上,「勇敢是為了發現自己的能力,智慧是為了了解自己的極限。」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一個科學家所需具備的品
Thumbnail
🍀🍀🍀fumi老師:❤️❤️❤️ 🥰🥰🥰當fumi老師問學生說:「想當科學家的原因是什麼呢?」學生回答:「那時的我想要創造一些別人創造不出來的東西。」 🥰🥰🥰在追尋科學的道路上,「勇敢是為了發現自己的能力,智慧是為了了解自己的極限。」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一個科學家所需具備的品
Thumbnail
愛得太真,愛得太深。終於這次,我們擁有資格,不錯過最對的人,也不再譚忐忑;我會記得,永遠記得,沒有什麼,比現在值得。
Thumbnail
愛得太真,愛得太深。終於這次,我們擁有資格,不錯過最對的人,也不再譚忐忑;我會記得,永遠記得,沒有什麼,比現在值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