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母親不是本能,而是選擇——《小偷家族》如何用偷來的幸福治癒原生傷痛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什麼是家?是血緣的羈絆,還是一起圍著矮桌、分享著偷來戰利品的溫暖日常?

是枝裕和的小說《小偷家族》,就像一杯溫熱的白開水,看似平淡無奇,喝到最後卻發現杯底沉澱著最濃烈的情感,讓人瞬間潰堤。故事的結局像一根針,溫柔而殘酷地戳破了那個關於「家」的美好泡泡,將我扯回現實,卻也讓我流下了最溫暖的淚水。

《小偷家族》信代擁抱樹里

《小偷家族》信代擁抱樹里

身而為母

最讓我產生共鳴的,是信代這個角色。原生家庭對於每個人的影響深厚,會在未來的日子一一顯現,可能是正面教材,也可能是反面教材。對信代來說,她的媽媽是反面教材,所以在當他聽到樹里的媽媽說:「我也不是想生才生的!」她不由得抱起樹里,這句話她聽過自己的媽媽說過很多次,從過去湧起的憎恨給她力量,讓她決定不把樹里還給他們。

劇中有一個對信代個性很細膩的刻畫。信代發現樹里生長在家暴家庭卻擁有主動關心他人的溫柔,讓信代著實驚訝,她心裡想著:「如果樹里是個個性扭曲的孩子,她就能夠對自己的性格和壞心眼感到安心了。樹里這樣的孩子存在,使她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缺點是自己的責任。她原本想要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是母親害的。」

看到這裡,我多想穿越銀幕抱抱信代,就像《好東西》裡的台詞所說:「總要有人要跟你說聲對不起。」我想告訴她,這個社會沒有給你愛與溫暖,妳不需要為自己的不完美而自責。幸好,這份溫暖,樹里替我們給了。當她的小手撫摸信代手臂上同樣的燙傷疤痕時,那份跨越年齡的溫柔,瞬間治癒了信代內心深處的傷痛。

信代藉由擁抱樹里,彷彿也擁抱了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這或許就是一種療癒吧?我們透過養育孩子,將自己的童年再過一次。小時候沒能看完的漫畫、沒能盡情奔跑的操場,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一圓滿。信代或許也是如此,在給予愛的同時,也把自己匱乏的童年,重新「養」了一次。

《小偷家族》信代

《小偷家族》信代

羈絆,是相處而來,而非血緣

宮部說「小孩都需要母親。」信代說:「那是母親一廂情願的想法吧?生下孩子,大家都能當母親嗎?」信代憎恨這個只因為生產這項事實就以母親自居、支配女兒人生、拋棄她的母親。雖然祥太跟樹里沒有稱信代為媽媽,但信代覺得自己已經在做母親這個角色會做的事情,她沒有生下他們,但她的確是母親。

在最後,信代告訴祥太當初他們是在哪裡發現他的,只要有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親。這是信代最後的溫柔,我在信代身上看到了母親的身影,她是祥太的家人啊!

對於這份家人的關係,祥太最後的溫柔留給了爸爸阿治,他告訴阿治說他是故意被抓的,讓阿治不用自責,面對這般成熟體貼的祥太,你會感到心疼,也可以感受到祥太是真的喜歡這個家。一直以來都像孩子般活著的阿治在最後送別祥太時,理解到失去的東西有多麼重大而放聲哭泣,他已經沒有任何地方可去,也沒有任何人在等他了。

《小偷家族》阿治跟祥太

《小偷家族》阿治跟祥太

寫在最後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誰才是真正被遺棄的人?」

片中的刑警,像不像每一個坐在電視機前,輕易對他人生活下指導棋的我們?他用主流的道德標準,片面地將信代的行為定義為「為了錢遺棄老人」的罪行。他無法、也無意看見故事的全貌:信代自己,才是那個先被母親、被社會遺棄的人。這個看似破碎的家庭,收留了被親人拋棄的奶奶、無家可歸的亞紀,保護了在暴力中奄奄一息的樹里。如果要追究罪責,是否該先質問那些真正「遺棄」他們的人?

《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

什麼是家人?

家人不代表都要有血緣關係。像是夫妻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你都可以愛你沒有血緣關係的伴侶了,有何不能愛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呢?這個社會對於「家人」與「母親」有很多的框架,有很多的「應該」與「理所當然」,一旦反直覺,就會受到抨擊以及不被接受。而我想說的是,就像我媽媽很心疼我姪子年紀還很小就失去爸爸成了單親小孩一樣,只要有足夠的愛與關懷,單親不會比雙親差。像我生長在雙親家庭,但我的父親大部分時間像是《東京鐵塔》裡的父親般,失去了他應盡的功能,他成了我的反面教材,我的原生家庭也有很多反面教材,小偷家族的確不是一般「正常」的家庭,但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與愛,這是多少「正常」家庭無法提供的呢?

送給大家一段話: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battle you know nothing about. Be kind. Alway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正田心|分享書、電影、戲劇、文字寫作
48會員
98內容數
▲嘗試用文字養活自己這棵多肉▼ 歡迎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2025/09/22
當至親走向生命終點,我們只有奮力抵抗或無奈放棄兩種選擇嗎? 在父親離世半年後,我翻開了郭強生的《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書中關於安寧療護的探討,以及對告別儀式的深刻反思,不僅回應了我心中的疑問,更與我送別姊夫、追憶父親的生命經驗產生巨大共鳴。 溫柔的告別不僅是一種可能,更是療癒生者的溫柔儀式。
Thumbnail
2025/09/22
當至親走向生命終點,我們只有奮力抵抗或無奈放棄兩種選擇嗎? 在父親離世半年後,我翻開了郭強生的《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書中關於安寧療護的探討,以及對告別儀式的深刻反思,不僅回應了我心中的疑問,更與我送別姊夫、追憶父親的生命經驗產生巨大共鳴。 溫柔的告別不僅是一種可能,更是療癒生者的溫柔儀式。
Thumbnail
2025/09/10
三十多歲的我裸辭了,內心充滿焦慮與迷惘。這時,我讀到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本書,它沒有給我答案,卻安撫了我的不安,讓我重新思考人生方向。作者溫暖的文字,以及書中大量的書籍引用,讓我獲得莫大的支持與理解。這本書適合所有感到迷惘、焦慮的現代人閱讀。
Thumbnail
2025/09/10
三十多歲的我裸辭了,內心充滿焦慮與迷惘。這時,我讀到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本書,它沒有給我答案,卻安撫了我的不安,讓我重新思考人生方向。作者溫暖的文字,以及書中大量的書籍引用,讓我獲得莫大的支持與理解。這本書適合所有感到迷惘、焦慮的現代人閱讀。
Thumbnail
2025/09/05
韓國文學獎常勝軍金愛爛,用她那手術刀般精準又溫柔的文字,在《外面是夏天》中,刻劃出那些被時間遺忘在傷痛裡的人們。本文將深入剖析書中最令人心碎的短篇〈立冬〉,看作者如何描寫一個平凡家庭在失去孩子後,那份夾雜著自責、憤怒與巨大悲傷的日常。
Thumbnail
2025/09/05
韓國文學獎常勝軍金愛爛,用她那手術刀般精準又溫柔的文字,在《外面是夏天》中,刻劃出那些被時間遺忘在傷痛裡的人們。本文將深入剖析書中最令人心碎的短篇〈立冬〉,看作者如何描寫一個平凡家庭在失去孩子後,那份夾雜著自責、憤怒與巨大悲傷的日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
Thumbnail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