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或逃

含有「戰或逃」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延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既然你已經倒下了,別加油,就躺著吧!既然倒下就休息一下吧!」的概念,這一篇文章要來討論「休息」對於創傷治療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到的「休息」會分兩個層面去談,第一種休息是創傷個案「日常生活的休息」;第二種休息是「治療過程中的休息」。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與恐懼近距離相處呢?通常說到恐懼之物,大多數人都是能閃多遠閃多遠,偏偏有人就是樂於給自己製造驚嚇。想要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去高空彈跳、看鬼片、逛鬼屋……就得先瞭解,恐懼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Thumbnail
身為一個生活輔導員,我需要陪伴個案, 對於(曾是)情感絕緣體的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別是當個案(與我)有著不成熟孩子的心智。 為此,我參加了任林教育基金會和Eport賦能港共同舉辦的 《陪伴青少年度過情緒沙塵暴》的線上講座。 當中我最衝擊的是下面這段影片。
Thumbnail
同理心就像戰逃間的真空狀態,是行動前的靜止、決策中的覺知,同時也是一種選擇。 「但我因為同理心而感到痛苦。感受到他人的難受所以自己的情緒也很不好。」友人說。我透過對話,整理了從「同理心」切入的不同視角,用更立體的詮釋覺察到那些尚未被同理的地方,並且允許自己也有被關照的需求,就有機會重新選擇人生。
Thumbnail
謝謝您的精闢分析,原來同理心的背後竟藏著這麼多細膩的心思。
約翰你的確不是很堅強的人,因此你才能 #理解弱者的心情,更能正確地認清現況。你很明白什麼才是當下該做的事。你的指示很正確,所以我才能在這裡,活得好好的跟你說這些。
Thumbnail
在窗內或窗外? 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嗎?總是憤怒到無法控制自己嗎?曾經快被焦慮淹沒?好久都沒有快樂的感覺?無論您多麼努力,似乎都感覺不到。有好幾個月不喜歡與人接觸,幾乎不參加社交場合。如果您遇到了這些情況,很可能已經超出您的身心容納之窗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