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和「同情」的差別~我在《陪伴青少年度過情緒沙塵暴》講座中學到的三件事

2023/11/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一個生活輔導員,我需要陪伴個案,

對於(曾是)情感絕緣體的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別是當個案(與我)有著不成熟孩子的心智

為此,我參加了任林教育基金會Eport賦能港共同舉辦的

《陪伴青少年度過情緒沙塵暴》的線上講座。

當中我最衝擊的是下面這段影片。


一、「同理」和「同情」的差別

原來我曾經以為的「同情」

對受傷的人感到更加受傷

即使我也曾經很多次被這樣對待過,

但看到把理論化為實體的這個動畫,

才真正清楚明白地了解「同情」與「同理」的差異。


二、被老虎追趕的人

raw-image

還有一個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比喻:

有兩個人被老虎追趕,

A 跑得比較快,爬到了樹上;

B 跑得比較慢,眼看快要被老虎追上了,

但好不容易驚險萬分、氣喘吁吁的爬到樹上,

差一點點就要被老虎的爪子撲到....

如果他們是家人,

這時候,A 會對 B 說:

「你怎麼跑這麼慢啊!」

還是

「好險好險!沒事了!沒事了!」


對孩子來說,如果做錯一件事情而被家長知道時,

就感受到危險或威脅,而啟動了求生存的機制

「戰」或「逃」;「凍結」或「癱瘓」。

他也許會直接跟你起衝突,或是選擇逃避;

可能會嚇得不知所措,或是直接擺爛。

此時孩子需要的是:情緒可以得到安慰、安撫

如果我們自己感到不安全、面對危險的情況時,

不也是有同樣的反應和需求嗎?

raw-image

可惜在衝突時,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情緒也被激怒,

好像常常會聽到:「你怎麼跑這麼慢啊!」這類的批評指責,

而非先好好安撫對方的情緒。

所以在陪伴孩子度過情緒沙塵暴之前,

要先安頓好自己失控的情緒風暴才行。


三、「心理安全感」的定義

個人感到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觀點,

而不必擔心受到貶低、侮辱、批評或處罰,

讓人們可以提出問題、分享意見、討論困難和犯錯,

而不會擔心失去自尊、地位或依靠。


我覺得這真的很重要!

我看見一位孩子把心裡話說出來後,

換來的是一頓說教,沒有被同理,

結果這孩子就再也不敢把心裡話對那人說出來,

不敢說出自己不小心犯了什麼錯、將來有什麼計畫等等,

而是不斷地說謊——一種為了生存的自我防衛的機制


研究指出:人要活到25歲左右,大腦皮質才會發育好,

才能好好思考、自我管理、調節情緒。

如果人在孩童時代有一些心理創傷,

那麼大腦的某些認知功能就會關閉,像是長不大的孩子。


其實孩子的想法本來就可能天馬行空、不切實際,

以自我為中心,沒辦法調節好情緒,

但如果我們否定他們的想法、觀點,

不相信他們的邏輯脈絡,

他們就會失去自信,反抗或逃跑,憂鬱或疏離,

而無法繼續與他們溝通。


也許這些道理我們都懂,

我們也曾經是孩子,

但在面對孩子的當下,

可能還是會掉入習慣的溝通模式....


勉勵自己

以著好奇心聆聽對方的想法,

不去指責與批評,不強加自己的意見,

不過度掌控與比較,尊重對方的隱私,

培養與對方的信任關係,

真誠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對方需要時提供支持,鼓勵一起討論,

也提醒對方的責任,尊重對方的選擇,

培養對方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使對方能夠承擔後果,從中學習成長。


呼~教養孩子真不容易啊~

​但也能讓自己成長很多呢!


參考文章:瞭望童心1 - 了解創傷在大腦的痕跡


展心
展心
展心生活,讓心自在飛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