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含有「損失規避」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認識「前景理論」看清人類面對風險時決策的變化在William Poundstone的著作《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介紹了行為經濟學大師Amos Tversky和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論揭示了人們對金
Thumbnail
2024-05-14
3
寬量國際QIC加持,生技成投資焦點本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股市的損失規避心理和生技產業的投資機會。投資人應該注意股市波動風險,改變投資思維,並注意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另外,強調生技產業需要全方位的拓展,並提出投資建議。文章中還提到了QIC說明臺灣生技指數的漲幅情況,以及相對於美國納斯達克生技指數的補漲空間。
Thumbnail
2024-05-02
4
營建股的大幅修正與調適損失規避心理
付費會員專屬
本篇內容共 606 字、8 則留言
2024-04-16
47
理財小棧 - 第肆之一篇、真實風險 !行為經濟學影響你的那些!行為經濟學! 心理帳戶、定錨效應、沉默成本謬論、損失趨避,這些就是我們這廣大的散戶朋友常常在任何交易時發生的心理偏誤。傳統的經濟學告訴我們,人們做經濟決策是理性的,不會參雜過多的個人情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購買名牌包時並非精打細算;股市虧損時遲遲不肯賣出也非理性的行為。因此心理學家
Thumbnail
2023-09-26
5
『不當行為』你願意賣掉已擁有的馬克杯? + 上東區的狹窄框架這本書的章節分的很細,同時每個章節都帶有一些故事或實驗設計,然後才帶出想表達的內容。就學術角度來看,比滿篇大道理或以自我經驗為主的書籍更有說服力,但也因此要費更多心力來閱讀,看得非常緩慢,但每個章節確實也在腦海中留下記憶點。人們在生活中有許多「非理性行為」,常不合邏輯卻不自知。
Thumbnail
【反脆弱】心得-part3《非預測的世界觀》第三冊:《非預測的世界觀》,三個章節,透過塞內加和斯多噶學派解釋為什麼反脆弱物質擁有「上檔利益必然多於下檔損失」的特性。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透過槓鈴策略,讓脆弱往強固的方向走,進而轉為反脆弱。
Thumbnail
損失規避與偏見只考慮某個選擇本身的情況只能判斷作出選擇的人在這選擇中是否損失規避,而要判斷那個人在這情況下有沒有偏見還得考慮那個人自身的情況。更進一步的話,在只考慮那選擇本身的情況而忽略了那個人自身的情況下認定任何損失規避都必然有偏見,這種認定本身才真的是偏見,而非明智之舉。
發佈在
KL2的沙龍
2022-10-16
0
帳戶損益數字的迷思與影響說起來光是一檔股票就要面對這麼多數字了,更何況是持有多檔或使用多個帳戶持股的狀態下。在這些數字之中,我想多數人是比較不關心庫存市值以及未實現損益的,原因在於它們總是不斷跳動,而已實現損益親切多了,就是固定在那不變很好掌握,讓它變好看比較實在?
Thumbnail
2021-09-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