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現代開悟
現代開悟
含有「現代開悟」標籤的內容
全部共 0 篇文章
排序:發佈日期新到舊
一位資深留美學生的美中理工科學研究之評析─現代開悟之洞識(3)
作者:陳華夫 中國留美學生人數縮減,將加深美國延攬海外理工科人才的危機。那天中文理工科的教科書的數量趕超美國,那才是真正的學術彎道超車。並成立名字為「中國工業及商業軟體全面發展公司」的國有企業,不過要修補工業及商業軟體被美國卡脖子之短板。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21-08-25
7
阿富汗淪陷的是與不是?─現代開悟之洞識(1)
作者:陳華夫 塔利班於2021/8/15圍城首都喀布爾後放走阿富汗總統甘尼,勸降和平收復首都喀布爾。這分明就是中國在背後支招的北平模式,若非中國背後的指導棋,伊斯蘭神學士的塔利班高層恐怕早就下令屠城立威,血流成河了。今日的阿富汗,不是明日的臺灣,中國不會沒事找事的挑起「美中台海大戰」。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21-08-16
7
「現代開悟」的本質及釋義─開悟的本質(10)
作者:陳華夫 「現代開悟」並非天人合一,也非明心見性、即身成佛,更不是泰勒博士的涅槃,而是思想家的心靈掙脫確認偏見的束縛後,心靈自由的重組記憶(「腦神經網絡」)中的故事基模後的思想家之洞識。一如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思考自在。中國理工博士比美國翻了一番,希望也能翻一番中國思想史。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08-13
2
人腦如何創新思考?─開悟的本質(9)
作者:陳華夫 人類的思考是無法簡單的說明。日光底下無新事,人類的思考因為腦生理結構,都受是過去記憶所束縛(即認知偏見)。只有「思想家」才能擺脫束縛,發展出如「核心─邊緣」的創新思考。所以,我們必須站在「思想家」的肩上,先模仿、吸收、消化,自己銳變成「思想家」之後,才能心靈自由及靈感湧現的創新思考。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08-12
6
細述我親歷40年的「現代開悟」之旅─開悟的本質(1)
作者:陳華夫 我親歷40年的現代開悟之旅,臨到終點才獲得旅程的聖杯(Holy Grail)─即人腦有三種基本思考方式及其思考細節。如今身在聖杯之旅的「回饋人間」階段,努力的寫文章及作視頻,從「閱讀」及「聽講」兩方面,幫助人們創新知識。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2021-08-08
9
什麼是「思考」?如何「洞識」?何謂「思想家」?─開悟的本質(2)
作者:陳華夫 人類有三種基本思考方式: 1)「記憶編碼思考」方式、2)「抽象找規則思考」方式、3)「認知找洞識。思考」方式。洞識(理論)是人類最珍貴的能力,古今的偉大的「思想家」都因為他們非凡的洞識(理論),而點亮了人類的文明。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2021-03-13
4
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開悟的本質(3)
作者:陳華夫 大腦把輸入的資訊編碼成故事基模(Schema),再整合編織故事基模而成為的「腦神經網絡」。如此的記憶及知識之構造有利於人類的記憶、解釋、理解、思考、及學習新知。而故事基模就是刻意練習所說的「學習目標」,可以完善肌肉的記憶及學習。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2021-02-26
6
你孤獨了嗎?─開悟的本質(8)
作者:陳華夫 人就如刺蝟,靠的太近取暖,長刺刺傷對方,離的遠點,孤獨刺傷自己。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是一種孤獨,「可否讓我幫助你而不會打擾你呢?」是另外一種,卡繆存在主義式的孤獨。孤獨雖然是人生的宿命,但可因此開悟人生的意義。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0-07-30
5
「施捨」就是人生的「現代開悟」─開悟的本質(5)
作者:陳華夫 你施捨,我施捨, 就是大家施捨。 你開悟,我開悟, 就是大家開悟。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03-28
2
你「現代開悟」了嗎?─開悟的本質(4)
作者:陳華夫 唐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有言:「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即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開悟了嗎? 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字靜安),在所著的《人間詞話》說:「古
陳華夫hwafuchen
發佈於
陳華夫專欄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0-03-10
2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 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