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捨」就是人生的「現代開悟」─學習的本質(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陳華夫
朋友讀了我寫的你「現代開悟」了嗎?─開悟的本質(4)打電話給我說:「要談人生觀,你應該看看羅家倫的《新人生觀》,人家寫的多正面啊!」於是連忙上網上抓看,才得知國學「四大導師」之一的陳寅恪,曾送羅家倫一幅匾額「儒將風流」(按:羅先生曾任「中央大學」(重慶)校長,也是北伐軍少將)。當讀《新人生觀》的序言開頭:「浩蕩成江的鮮血,滂沱如雨的炸片,時代掀起的亙古未有之洪濤,能不使我們,站在存亡絕續關口的我們,對於整個的人生問題,有一度新的審察和領悟?」不禁讓我想起送匾額給羅家倫陳寅恪,也給馮友蘭寫過《中國哲學史》的「審查報告」。而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序言結尾:「『魂兮歸來哀江南』;此書能為巫陽之下招歟?是所望也。」從寫的序言來看,羅家倫馮友蘭兩者都屬於悲壯的「為天地立新,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儒家人生觀。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裡說:「中國式的“悲劇”總是少不了弱者的眼淚。」例如滿含眼淚的句子很多: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淚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惟有淚千行
而這樣陽剛豪放的句子鳳毛麟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為什麼呢?
因為儒家的人生觀在追求一個完美無缺的人,在追求一個永遠無法達標的「萬世開太平」,於是。儒家多少都患了不同程度的「追求完美強迫症」,造就了中國文化裡不快樂、空虛的人生。你「現代開悟」了嗎?─開悟的本質(4)一文裡有詳述,在此不再贅言。
若說,儒家講的是治「國」之道,那道家講的是治「身」之道,佛家講的是治「心」之道。我在探究華人的「罪惡感」?─開悟的本質(7)裡想說明治療「苦海無邊」的「身」與「心」的解藥是「現代開悟」中的施捨。(詳見拙文細述我親歷40年的「現代開悟」之旅─開悟的本質(1)
施捨就是人生的「現代開悟」:
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戒之在得」,之後要加上施捨
佛家,「回頭是岸」,之後要加上施捨
道家「無為而無不為」,之後要加上施捨
禪宗,「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之後要加上施捨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之後要加上施捨
(圖片來源:陳華夫攝)
王國維「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人生第三境界,之後要加上施捨
紅樓夢》「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之後要加上施捨
新冠肺炎肆虐德國,居民路邊擺食物,路人自取,這就是施捨
人生如戲,真善美之外,無言的愛,這就是施捨
朋友問我,你在「陳華夫專欄」裡的文章,並無「限定閱讀」,如何收費?
我回說:「就如街頭藝人,我施捨的是我此生獲得的知識,若讀者喝采打賞,是讀者與我為善。同時,我也與讀者為善,這就是我的「現代開悟」,也助讀者「現代開悟。」(詳見拙文細述我親歷40年的「現代開悟」之旅─開悟的本質(1)
諾貝爾生理學獎2015年得主伊莉莎白·布雷克本發現施捨有治療身心的作用,例如107歲離世的邵逸夫,樂於助人是他高夀的一個原因。多年來,他一共向內地捐助了34億港元,他創立的“邵逸夫獎”,基金高達50億港元。研究人員發現,物質的施捨,能降低死亡率42%,精神上的施捨,能能降低死亡率30%。施捨治療身心的機制可能是,施捨讓人慈悲快樂,會促進腦下腺分泌一種名叫β-Endorphin 的荷爾蒙(即內啡肽),而進一步讓人快樂健康。(見台大生輕生遺憾 營養講師洪泰雄:善用腦內啡改善憂鬱低落
所以:
施捨,我施捨
就是大家施捨
你「現代開悟」,我「現代開悟」,
就是大家「現代開悟」。
請看「陳華夫專欄」─學習的本質─系列文章:

「思考是有意識的系列回憶」理論開啟了思想史革命─學習的本質(1)
什麼是「思考」?如何「洞識」?何謂「思想家」?─學習的本質(2)
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學習的本質(3)
學習的真相與反思─學習的本質(4)
「施捨」就是人生的「現代開悟」─學習的本質(5)
談「恐懼」─學習的本質(6)
探究華人的「罪惡感」?─學習的本質(7)
你孤獨了嗎?─學習的本質(8)
人腦如何創新思考?─學習的本質(9)
「現代開悟」的本質及釋義─學習的本質(10)
你「現代開悟」了嗎?─學習的本質(11)
人工智慧的「強化學習」與人類學習的優劣─學習的本質(12)

伽馬波(40赫茲)、記憶、失智症、及音樂治療(2023年版)─學習的本質(13)
省思物理科學教育的真相─學習的本質(14)
類智慧真正優於AI電腦圍棋之處為何?─學習的本質(15)
細述我親歷40年的學習之旅─學習的本質(16)
AI幫助人們改善記憶、思考能力─適用於年輕與銀髮人─學習的本質(17)
AI徹底改變大學理工教育的面貌─學習的本質(18)
AI模擬人類學習真能比人類更創新嗎?─學習的本質(19)
AI深度學習與《易經》的學習真有差異嗎?─學習的本質(20)
AI之ChatGPT的繪畫審美能力賞析─學習的本質(21)
請看懂智慧的本質:GPT-4的「人工通用智能」(AGI)落後人類有多遠?─學習的本質(22)
臺灣許皓鋐圍棋亞運金牌在學習圍棋上的意義─學習的本質(23)
論才華、機運、及成功─學習的本質(24)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6會員
249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陳華夫 唐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有言:「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即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開悟了嗎? 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字靜安),在所著的《人間詞話》說:「古
作者:陳華夫  焦慮是持續、模糊的擔憂,人們需要一種叫得出名字的「恐懼」來嚇住自己,以擺脫焦慮。正如「薩特」對希伯來人說的:「假如沒有的話,就塑造一個!」因爲這個世界需要替罪的羔羊。於是人們按照自己的焦慮和想像,塑造自己的羔羊—不管它是蟑螂、老鼠,還是恐怖片,黑色禮拜五。
作者:陳華夫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2015年出版了《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的書。他認為當時美國文化狀態似乎不錯,因為當時關注的社會文化是個人如何深入自己的內心生活。但在2019/4他又出版了一本書,《第二座山》(The Second Mountai
作者:陳華夫 今年(109學年度)學測「數學科」15級分人數暴增。大考中心坦言行政監督不周,「數學科」難度不符預期,大考中心主任請辭。今年拿到最高15級分的人數以「數學科」最多,共1萬4489人,約佔總報考人數約13萬3000人的11%,約是去年的兩倍,而由於去年(108學年度)學測數學科高分群人數
作者:陳華夫 唐代禪宗大師青原惟信有言:「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即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開悟了嗎? 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字靜安),在所著的《人間詞話》說:「古
作者:陳華夫  焦慮是持續、模糊的擔憂,人們需要一種叫得出名字的「恐懼」來嚇住自己,以擺脫焦慮。正如「薩特」對希伯來人說的:「假如沒有的話,就塑造一個!」因爲這個世界需要替罪的羔羊。於是人們按照自己的焦慮和想像,塑造自己的羔羊—不管它是蟑螂、老鼠,還是恐怖片,黑色禮拜五。
作者:陳華夫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2015年出版了《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的書。他認為當時美國文化狀態似乎不錯,因為當時關注的社會文化是個人如何深入自己的內心生活。但在2019/4他又出版了一本書,《第二座山》(The Second Mountai
作者:陳華夫 今年(109學年度)學測「數學科」15級分人數暴增。大考中心坦言行政監督不周,「數學科」難度不符預期,大考中心主任請辭。今年拿到最高15級分的人數以「數學科」最多,共1萬4489人,約佔總報考人數約13萬3000人的11%,約是去年的兩倍,而由於去年(108學年度)學測數學科高分群人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Thumbnail
傅佩榮:「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我要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真誠地由內而發去行善。」
Thumbnail
傅佩榮:「把哲學視為『從人的理性出發,尋找他最深的關懷的一種過程』,而不是把近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所發展的那一套哲學,這樣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有位哲學教授這樣說過:三十五歲以前學儒家、以後看道家、六十以後讀佛家。分析教授的意思,人生漸次要學會的是:入世、釋懐、解脫。 三十五歲之前,上養老、下養小,是職場工作的奠基期。如何與人為善?如何𣎴走歪道!學儒家經典是有幫助的,但是別學成了腐儒?是叫你自己去學,而不是要求別人跟你一樣!職場有職場自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Thumbnail
傅佩榮:「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我要就可以做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真誠地由內而發去行善。」
Thumbnail
傅佩榮:「把哲學視為『從人的理性出發,尋找他最深的關懷的一種過程』,而不是把近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所發展的那一套哲學,這樣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有位哲學教授這樣說過:三十五歲以前學儒家、以後看道家、六十以後讀佛家。分析教授的意思,人生漸次要學會的是:入世、釋懐、解脫。 三十五歲之前,上養老、下養小,是職場工作的奠基期。如何與人為善?如何𣎴走歪道!學儒家經典是有幫助的,但是別學成了腐儒?是叫你自己去學,而不是要求別人跟你一樣!職場有職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