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日誌

#育兒日誌含有「育兒日誌」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小孩的不卑不亢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並不因此而用「委屈」或「自我矮化」的角度思考。 他們看見自己的感受,也試著去看大人背後的動機。 他們願意承擔他人的回饋,卻也不會自己走進他人言過其實的情緒渲染裡。 這三件事,有時有些大人都不見得做得到。
Thumbnail
過敏妞有過敏體質,早上起床,會一直打噴嚏。  孩子的爸也是這樣的體質,噴嚏最高紀錄曾經連打17個沒有停,此起彼落的噴嚏聲 of the morning,對我們一家都還蠻習慣的。 但是阿嬤(我的媽媽,孩子的阿嬤)就不這麼想了。  孩子3歲起,被她發現這個「症狀」以後,只要她一聽到噴嚏聲,就會先問:「誰打的
Thumbnail
當小孩醒在半夜3點03分半夜三點,老三尖叫嘶吼全身抽直大哭了半個小時。 心裡想到的是:莫非定律。這種事幾乎都發生在老公值班我一打三的那天。 最後,哭到三小都醒來。我只好先帶著他們全部一起去隔壁房間,避免繼續打擾到對面房間公婆的睡眠。 妞妞、弟咕看了時鐘,討論起: 妞:「現在是三點?是很接近早上的凌晨三點嗎?哇,我竟然在三點
Thumbnail
育兒角力:如何決定誰去幫小孩洗屁股?我們都怎麼決定誰去幫小孩洗大便? 弟咕:「我大好了,爸爸你可以…」 爸比:「等等!!弟咕,你在開口之前,先想清楚,你希望誰幫你洗?我、跟媽咪,你比較喜歡誰洗?」 弟咕:「爸比你可…」還沒說完。 爸比:「等一下!!弟咕,你一定要想清楚,真的,這個非常重要。你不要看媽咪的臉,她會用表情影響你。
Thumbnail
忝忝的背後忝,thiám。這是台文ê寫法。看起來干焦是一隻走甲phí phè 喘、喘甲喙瀾(Tshuì-nuā,口水) 嘈嘈滴ê狗仔。佇華語翻做「累」。  最近我感覺有忝著。 一个人忝ê時陣起毛䆀(bái),看起來干焦是leh「做真實个自己,」、「先照顧家己」,毋過,詳細來看,我是先甲家己「楗(kīng)」
Thumbnail
<台語日記> 敢若已經大漢阿「我真正感受著:母語 sī 有情感的語言,si 會當跟一個人ê心、記憶相連做伙的語言。」 Tsit ê gín-á kóng, i beh kah ki khi 7-11 bué mi̍h-kiānn. Guá kóng: "Guá mà tsiok siūnn-beh lim tsi̍t pue
Thumbnail
甜蜜能呼喚甜蜜我不是一個甜蜜的母親,但是我有一個甜蜜的女兒。 我有時候不太懂如何當個甜蜜的母親,但我的女兒一直在教我如何接受她甜蜜的愛,她帶著我,成為一個被甜蜜的愛包圍著的母親。 「愛能呼喚愛。」我想,甜蜜也可以呼喚甜蜜。我是被她呼喚的人。 好好接受孩子對我的愛,也許就是一種「甜蜜」的能力。
Thumbnail
硬著頭皮上睡前,我跟洛韶已經在房間裡躺了。聽到弟咕跟她姐在門口對話: 妞:「可是洛韶已經睡了」 弟咕:「那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原來是要進來拿寶可夢卡。 我問他說,「酷也,你怎麼知道『硬著頭皮上』這句話?」 他說:「看迷你世界的影片學到的。所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說:「你覺得呢?」 他說:「我覺得是:把頭
Thumbnail
安靜秘密星球上的哭哭安靜秘密星球上的語言,不是這麼容易懂。我有時候也會一被激怒就忘記你原本的意思。 但如果我也忘記了,你會不會很孤單呢? 我想記得。
Thumbnail
「言語」是溝通的主流形式嗎?孩子學會說話後,我還有把感官打開來看見他們「其他」的表達方式嗎?還是經常只是要求他們「講清楚」,只因為他們已經「該要會講」了呢? 在這個過程裡,似乎也變相的要求他們:把其他表達方式弱化,留下一種最文明的方式吧! 但是,到底什麼是「文明」? 我們如何在社會的各種互動裡,定義所謂的文明的溝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