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言語」是溝通的主流形式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老三洛韶長大了,開始成為三個孩子裡最後一個睡著的人。

睡前的畫面經常是:

妞妞弟咕已經累倒,而洛韶就在昏暗的房間裡,不停地去拍打妞妞起來陪他唱歌,他會先發聲,「呃~~~~~」的長音,等妞妞來合音。這是平常妞妞會跟他玩的「唱歌遊戲」。他幾乎是眉飛色舞的去找妞妞。

妞妞沒有反應,他就去找弟咕。開始捏弟咕的臉,希望他起來陪他玩。 他開始知道跟不同的人互動有不同的方式。

弟咕沒有反應,他就開始爬雙層床,然後在昏暗的房間裡,自己一個人,不停的重複著「爬上去、在懸崖邊求救、被抱下來、再爬上去」的循環。

勸說無效,也不敢過度陪玩,我們(媽媽爸爸)都絕望但也抱著希望的開始做自己的事。

他玩著玩著,會突然爬回我身邊,挨在我手臂旁,翻身把肚子朝上,然後像隻貓咪一樣,好像在叫我可以摸摸他、餵他喝奶。他會哎呀呀的胡亂說了幾句,聽起來很像在說:「今天玩得很爽,差不多了,奶在哪?我準備好了。」

然後進入備睡狀態。

仔細回想,每個流程他似乎都在決定自己今天想怎麼過,也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志。雖然一句話都還不會說,才一歲的他卻好像整天都有發出「溝通」,試圖讓人理解他想幹嘛。例如,光是哭聲,就有「求救哭」、「抱怨哭」、「不要逼我的哭」好幾種。「我還想玩」的肢體動作,可就更多了。

言語之外,還有很多管道,是可以噴發出人類想傳達的訊息的。因為學步兒還不會說話,因此這些蛛絲馬跡在他們身上格外明顯。

常聽到有人會要孩子在哭的時候,要求他們講清楚。但基本上,他可能已經「在講」了,只是,是用他比較熟悉的作法---非語言。

在成人的世界裡,「言語溝通」是不是一種主流呢?

孩子學會說話後,我還有把感官打開來看見他們「其他」的表達方式嗎?還是經常只是要求他們「講清楚」,只因為他們已經「該要會講」了呢?

這好危險啊。在這個過程裡,似乎也變相的要求他們:把其他表達方式弱化,留下一種最文明的方式吧!

但是,到底什麼是「文明」? 我們如何在社會的各種互動裡,定義所謂的文明的溝通形式?

更慚愧的是,我也看見我對伴侶的期待,有時也是如此。

他是如此寡言且壓抑情感的人,可是我經常希望他「說出來」。我試著看見他用其他方法向我表達嗎?當我定義出「說出來我才能懂」的時候,我好像也把他推得更遠了。

因為我根本不懂。

我忽然明白了,伴侶曾說,他表現愛的方式就是:會記得留下我最愛吃的東西給我。

想起全國暖蛇會議上,駿武說:「學不會跟伴侶合作,你要如何學會跟團隊合作呢?」這,如此真實。若我看不懂我的伴侶的表達形式,我要如何與他合作呢?

表達形式沒有誰對誰錯,但不同的表達習慣,就好像兩條對不上的線。

表達形式真的很需要彼此核對啊,但,在這之前我想練習更深入的感受,他的各種表達,也勇敢的去核對彼此的心意。

*

學習盡力去理解一個人傳遞訊息的各種形式吧。人是這麼細膩而敏感的動物,如果把溝通扁化為一種或少數幾種型態,要如何看見各種人想表達出來的訊息呢?

這是今晚想告訴自己、提醒自己的。

(原本在臉書上的草稿,寫下來挺溫馨的。怎麼寫到這,想說把思考脈絡寫得詳細點,結果變得好黑暗。恩,都是我,都是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40+筆記:先把這些記錄下來
35會員
30內容數
40好幾了,過著自己未曾預期的生活,體驗著未曾預期的辛苦。不確定再一個十年,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先把這些記錄下來,無論會長成什麼樣子。
2020/05/30
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並不因此而用「委屈」或「自我矮化」的角度思考。 他們看見自己的感受,也試著去看大人背後的動機。 他們願意承擔他人的回饋,卻也不會自己走進他人言過其實的情緒渲染裡。 這三件事,有時有些大人都不見得做得到。
Thumbnail
2020/05/30
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並不因此而用「委屈」或「自我矮化」的角度思考。 他們看見自己的感受,也試著去看大人背後的動機。 他們願意承擔他人的回饋,卻也不會自己走進他人言過其實的情緒渲染裡。 這三件事,有時有些大人都不見得做得到。
Thumbnail
2020/05/12
妞有過敏體質,早上起床,會一直打噴嚏。  孩子的爸也是這樣的體質,噴嚏最高紀錄曾經連打17個沒有停,此起彼落的噴嚏聲 of the morning,對我們一家都還蠻習慣的。 但是阿嬤(我的媽媽,孩子的阿嬤)就不這麼想了。  孩子3歲起,被她發現這個「症狀」以後,只要她一聽到噴嚏聲,就會先問:「誰打的
Thumbnail
2020/05/12
妞有過敏體質,早上起床,會一直打噴嚏。  孩子的爸也是這樣的體質,噴嚏最高紀錄曾經連打17個沒有停,此起彼落的噴嚏聲 of the morning,對我們一家都還蠻習慣的。 但是阿嬤(我的媽媽,孩子的阿嬤)就不這麼想了。  孩子3歲起,被她發現這個「症狀」以後,只要她一聽到噴嚏聲,就會先問:「誰打的
Thumbnail
2020/04/08
半夜三點,老三尖叫嘶吼全身抽直大哭了半個小時。 心裡想到的是:莫非定律。這種事幾乎都發生在老公值班我一打三的那天。 最後,哭到三小都醒來。我只好先帶著他們全部一起去隔壁房間,避免繼續打擾到對面房間公婆的睡眠。 妞妞、弟咕看了時鐘,討論起: 妞:「現在是三點?是很接近早上的凌晨三點嗎?哇,我竟然在三點
Thumbnail
2020/04/08
半夜三點,老三尖叫嘶吼全身抽直大哭了半個小時。 心裡想到的是:莫非定律。這種事幾乎都發生在老公值班我一打三的那天。 最後,哭到三小都醒來。我只好先帶著他們全部一起去隔壁房間,避免繼續打擾到對面房間公婆的睡眠。 妞妞、弟咕看了時鐘,討論起: 妞:「現在是三點?是很接近早上的凌晨三點嗎?哇,我竟然在三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 #一句話就躺地小童 太常在我家出現了,我感到困擾,於是晚上在 #睡前儀式 的最後階段,我倆關著燈,蓋著棉被聊天時,我開啟這個話題。 :寶貝呀~我發現最近我跟你說話時,你都很快就會趴在地上不開心耶!是因為我說的話你不喜歡?還是說話的口氣不好?還是說話的時間不對?是哪一個勒? 我心中預設期
Thumbnail
最近 #一句話就躺地小童 太常在我家出現了,我感到困擾,於是晚上在 #睡前儀式 的最後階段,我倆關著燈,蓋著棉被聊天時,我開啟這個話題。 :寶貝呀~我發現最近我跟你說話時,你都很快就會趴在地上不開心耶!是因為我說的話你不喜歡?還是說話的口氣不好?還是說話的時間不對?是哪一個勒? 我心中預設期
Thumbnail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
Thumbnail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
Thumbnail
當你想提出一個期待對方答應的需求時,你有過這些設想和鋪陳嗎?思考一下對方最在意的可能是什麼?想到要用怎樣的方式去說才能引起對方不得不答應的共鳴?如果能抓到這些關鍵思考或語言策略,那讓對方答應自己就變得容易許多。
Thumbnail
當你想提出一個期待對方答應的需求時,你有過這些設想和鋪陳嗎?思考一下對方最在意的可能是什麼?想到要用怎樣的方式去說才能引起對方不得不答應的共鳴?如果能抓到這些關鍵思考或語言策略,那讓對方答應自己就變得容易許多。
Thumbnail
阿崴閱讀-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教養的另一個面向我推薦的點在於溝通。有些主管抱怨不同世代的人很難溝通,但往往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意志強灌輸再另一個人身上,但溝通必須尊重每個個體的不同。另外溝通時是否有覺察自己的情緒,我們常常會被自己原生家庭的一些習慣所束縛而不自知,而當自己帶了過多情緒進行溝通時,恐怕
Thumbnail
阿崴閱讀-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教養的另一個面向我推薦的點在於溝通。有些主管抱怨不同世代的人很難溝通,但往往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意志強灌輸再另一個人身上,但溝通必須尊重每個個體的不同。另外溝通時是否有覺察自己的情緒,我們常常會被自己原生家庭的一些習慣所束縛而不自知,而當自己帶了過多情緒進行溝通時,恐怕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的時候,帶著孩子們在親戚家嘗試體驗做餅乾,親戚的孩子要考國中了,近青春期的孩子成了省話一哥。大寶跟他打招呼沒有回應,我打趣她說:妳不夠漂亮啦!轉頭問小哥哥:如果她是美女的話,你會回答嗎?得到的是一個聳肩。 青春期的孩子大概就是這樣,不需考量應對進退的禮儀,反正彼此有交流到就好。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的時候,帶著孩子們在親戚家嘗試體驗做餅乾,親戚的孩子要考國中了,近青春期的孩子成了省話一哥。大寶跟他打招呼沒有回應,我打趣她說:妳不夠漂亮啦!轉頭問小哥哥:如果她是美女的話,你會回答嗎?得到的是一個聳肩。 青春期的孩子大概就是這樣,不需考量應對進退的禮儀,反正彼此有交流到就好。
Thumbnail
孩子會注意你的說話方式,所以當你延伸孩子的溝通方式,孩子就能夠學會新的技巧。 █幫孩子的動作補上故事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動作其實都沒有意義,可能只是一些反射動作或者沒有特別意義的行為。但是行為其實就是溝通的基本形式,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的動作跟聲音有意義。 如果孩子沒有意義的伸出雙手,你可以當作他有
Thumbnail
孩子會注意你的說話方式,所以當你延伸孩子的溝通方式,孩子就能夠學會新的技巧。 █幫孩子的動作補上故事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動作其實都沒有意義,可能只是一些反射動作或者沒有特別意義的行為。但是行為其實就是溝通的基本形式,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的動作跟聲音有意義。 如果孩子沒有意義的伸出雙手,你可以當作他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