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理論

含有「諮商理論」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此為心理師的經典課程,市面上少有的理論淺白筆記 宣傳範例:艾里斯的理情介紹,其他各家介紹皆遵循此結構。 特色:系統整理四大學派諮商理論讓你對各家諮商理論有概括性的通盤瞭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諮商中的哲學觀點為何是基礎性的重要。強調治療技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植於治療者的核心思想。透過反思與自我提問,治療者可以釐清自身理念,選擇合適的諮商學派,並實踐真誠的同理心。文章也用比喻來表達缺乏哲學基礎的諮商的無味與黯淡,強調治療者應成為選擇理論的主體。
Thumbnail
瘋愛-avatar-img
2024/10/11
👍😇💛🌈
今天在讀諮商理論中的其中的章節:阿德勒心理治療。Adler採用現象學取向,現象學指的是個人的主觀經驗,也就是人們知覺到外在世界的獨特方式,與對經驗的詮釋,對於主觀的現實包含個人的知覺、想法、感受、價值觀、信念、執念與結論等,但往往我們所認為真實的經驗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有時候要了解一個人得先進入這個人
靜默之鷹-avatar-img
2024/09/04
這篇文章,我覺得很實用。 可以從客觀與自我內省的角度,來獲得更大的視野。 因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及心性差異,往往在同一個環境中,會產生出化學變化。然而,在職場上要如何學會善待自己,與理性的處理外在因素,都是一門重要的課題。很高興,妳尋找到那把重要的鑰匙。
心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4
靜默之鷹 很高興看見你的留言以及回饋,記得加入方格子是今年5月的事情了,當時對這個地方不理解,沙龍是什麼,設定什麼的都好不會用,也還在想第一篇是要寫什麼,當時的自己遇到很多煩躁的事情,記得在寫這第一篇文章時,人在路易莎茫然著...同時心不在焉的看著諮商理論的教科書,而讀到Adler學派時突然有感而發,想著不然第一篇來寫這個好了。其實我對於你說到我尋找到那把重要的鑰匙,有很多的想法,因為我對於寫作、書寫有著莫大的恐懼感,我覺得我沒有能力能寫出什麼長篇大論或是小文章,可能跟小時候自己的成長背景還有一路求學來老師對我的批評有關吧!以至於我做什麼事情都畏畏縮縮又十分沒有自信(幾乎是0),我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什麼事情,就像我在面臨要考諮商所這件事情,我也認為我沒有自信可以做到,甚至我覺得我不夠資格與天賦當心理師等等的想法,有人曾經跟我說他看見我身上有寶藏箱,只是這個箱子被我封印住了,他說要找到那把鑰匙把你的天賦跟禮物拿回來、認回來,可是那把重要的鑰匙要去哪裡找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目前的我還不夠清明,但是很謝謝你靜默之鷹 所以在這邊註冊方格子寫文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主要是我認為自己做的或是寫的沒有那麼的好,每一次的發文都會猶豫很久呢!我以為在這邊默默寫文沒有人會看見,只是沒有想到居然真的有人看見與按讚,這是我料想不到的,在這邊耕耘了差不多3.4個月了吧!認識了些格友也發現跟格友互動也還蠻有趣的,這是我一開始沒有想到的....就像我也沒有想到能夠跟你互動,還有幸被你teg 到一樣,這讓我感到又驚又喜,也使我格外的想要珍惜這緣分❤️ 很開心能夠看見你的留言以及想法😊
在諮商關係的角色互動裡,我的塑造比例與先後是: 1.建立關係與同理需要「同調」 2.從「互補」面找新的契機 3.整合進去,讓案主有「新的平衡」
Thumbnail
樓主這篇文章的內容涉及了一些學術詞語,看下去有點複雜,不太明白,意思是否即於角色互動的關係之中好比調咖啡一般,需要「同調、互補」以建立「新的平衡」?
林仁廷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22
澧婆夷影音頻道 沒關係,這是我自己的筆記而已。要寫完整太多了。
伯恩的腳本理論並非嚇大家命運已定,其實是兩個概念,人類童年早期本來就只能依靠他人去認識世界(回到客體關係論的範疇),離開母體後文化社會家庭裡無不各種劇透,從中學習或受其影響很自然,重要的在後面,能不能「青出於藍勝於藍」,脫離既定的無用腳本,主動創造自己的新劇本。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