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諮商教科書的時候
是否有發現
在說明技術、技巧或做法之前
一定會介紹這個學派的哲學觀
不管是『人性觀』、『基本概念』或『核心思想』
這是因為所謂的技術
只是治療者在實踐哲學觀的途徑而已
以敘事治療為例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叫做『外化』但如果沒有敘事治療那種 『解構』『外化』『後現代』的精神 外化只會淪為一種工具,也無法真正協助到當事者去拉開與問題的距離
另外一個例子是『同理』 大家在學習過程一定會學到這個『技術』 但我認為同理應該是一種『態度』 一種面對並珍惜眼前當事者的態度 但如果把同理當作技術來操作 是否就失去真誠與一致了呢?
由此可知,諮商哲學是多麼得重要
失去哲學基礎的諮商
如同
失去靈魂的木偶
失去味道的美食
失去色彩的照片
失去黑糖的珍珠
失去九層塔的三杯雞
失去可可粉的提拉米斯
失去蛋酥的白菜滷
失去肉鬆的肉燥飯
索然無味又黯然失色
我自己相信的諮商學習
是把治療者本身當作工具一樣的淬煉,不斷的進行反思與自我提問,建立屬於自己的核心思想,並基於這樣的核心思想透過『言語』『行動』『互動』來將這樣的核心思想具象化
挑選諮商學派
就像參加婚禮天選適合自己的衣服一樣
要找可以襯托自己氣質、身材、長相和膚色的衣服
而不是像灰姑娘的姊姊一樣削足適履
是找一個服膺自己世界的理論
不是把自己塞進某個理論當中去適應它
治療者,才是挑選中的主體!
請記住,進行諮商的不是諮商理論,而是治療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