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可能被討厭,你能接受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在讀諮商理論中的其中的章節:阿德勒心理治療。Adler採用現象學取向,現象學指的是個人的主觀經驗,也就是人們知覺到外在世界的獨特方式,與對經驗的詮釋,對於主觀的現實包含個人的知覺、想法、感受、價值觀、信念、執念與結論等,但往往我們所認為真實的經驗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有時候要了解一個人得先進入這個人的經驗當中才能瞭解到這個人的現象場。

其中生活型態是Adler 學派的重要概念之一,人會主動組織自己認定的現實,並依此對生命事件賦予了個人意義,也就是個體的思考、感受、行為上的方式是如何產生對自己、他人與這世界的各種知覺,也因此錯誤的詮釋會導致謬誤的私人邏輯,對於所面臨到的事情與處境而產生了問題,Adler將個體面對的生活問題歸納為「與他人互動行為問題」、「職業問題」、「愛情問題」三類型,當個體面對這些問題時會採用:「支配型」、「索取型」、迴避型」、「社會利益型」等四種方式來因應。

讀到這裡我就在思考我這近期發生的事情,我目前在半工半讀,我在工作的地方是工讀生,而近期請了一位正職,經過1.2個月的相處我發現這位正職脾氣說來就來並且發現對方毫無彈性與空間能夠溝通,最近我與他共事時發生了爭執,而對方脾氣說來就來,想要與他好好溝通也無效,硬要配合他的想法與作法,但其實這位正職來之前都沒有發生這樣的問題,他一來問題一堆,要求一堆,甚至不能侵犯到他的原則與領域,他是個支配-統治型的人,而我是個迴避型的人,當我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我覺得不合理,甚至想表達自己真正的觀點與想法也非常保守甚至害怕,甚至我害怕衝突,因為我對自己非常沒有自信、也根本不相信自己,同時因為這份對自己的不信任感而把力量交到了對方的手上,最近的我很掙扎,在想是否要離職,因為我不想要去面對這位正職說來就來的脾氣,只要他說一我做二時他就會為了自己而傷害他人犧牲別人,而我只要問題一來我就會很想要逃走,甚至萌生離開的念頭,另一方面我也為自己抱不平,憑什麼是我要因此妥協,我其實工作表現很好,連主管都非常讚賞認同我的能力以及信任我,反而這位正職來了之後主管也頭疼這個人的脾氣與工作態度。

當這件事情的發生時我想了很多,其實我自己被挑起的情緒不只一個,我的生氣背後還躲著害怕,害怕背後還躲著難過與受傷,難過的是對方在生氣了,是不是我做錯了!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天啊!我讓對方有不舒服的感受,總之我產生了很多感受的觀點,但同時又感到受傷,覺得我被攻擊了,我要趕快躲起來趕快逃走,乾脆離職再找新打工好了,太可怕了,有個很膽小又脆弱的自己想要逃避,但又有一個自己又想為自己發聲,我看見了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我有我的無奈、辛苦或者不被理解,同時也有期待,期待對方不要這個樣子,但我明白我們無法期望別人能夠改變,那我能不能接受這個期望可以落空?總之想了很多很多。

而當我讀到阿德勒學派時就想到其實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中,對個人而言這是真實的,因此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其實反應了個人的信念與處理事情的方法,我在想這位正職人員的本身毫無彈性的個性與暴躁脾氣可能與他過去生命成長歷程有關,並且從中學習到與他人形成關係中的獨特風格,可能是用攻擊性的防衛方式與他人互動,然而他從未覺察到這些情緒是如何在他生命中不斷翻騰,卻從未注意到,也可能納悶著為何他在調到現在我兼職單位之前他為何會被排擠。

在這個事件當中我的確很生氣與不爽也甚至心中OS說怎麼遇到這種人,但我生氣完之後又想了想也許他有他獨特的生活觀,並且這個生活觀及他的主觀詮釋也可能是過去生命事件或是從最早家庭系統當中學到的與他人形成關係的獨特風格而帶入了後來成年的人際互動當中。

Adler當中的全人概念在說其實我們無法只以部分就被他人了解,要了解一個人必須從「整體」來看個人,整體不僅僅包含這個人本身的認知、行為、感受…還要看到這個人所處的環境、學校、社會、工作等等等,也就是說人是「社會系統」的一部分。

因此在這起事件當中雖然我依舊很不滿也很不爽,但我學到了我不能只看見其中的表面現象,同時我也看見在這個事件當中我所被挑起的不舒服感受,我的受傷與應對是怎麼影響著我的,而是否面對離職也看見了我多麼想逃避且不願的去面對,那這個不願面對與逃避又是怎麼來的呢?以往的我只會認為我個性就是懦弱,但是當我繼續願意往下探索時,我就會看見:喔~原來是這樣子來的,而形成了自我了解並且領悟到,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我可以先照顧我自己,看看事件的背後有哪些被忽略的自己沒有被我找到。

IG:https://instagram.com/ning_en0511

#心理學新手

#阿德勒

未來目標想當一名助人工作者,其實是想透過平台寫些甚麼所以也沒有特定的方向,僅僅是想要寫給自己看,看看自己能做到甚麼程度,若格友喜歡,自己也會感受到支持與鼓勵的! 親愛的你,好嗎?在人生過程當中,有許多的挑戰與壓力,而使這趟旅程添加了許多的困難議題與困惑,你在這趟旅程當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了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