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

含有「偏見」共 15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是否曾在社交場合中感到極度不安? 是不是每次要開口說話前,都會擔心自己說錯話、被人嘲笑? 你或許認為這是你的問題,但事實上,社交恐懼症(社恐)並不是個人的錯,而是一種源自人類本能的心理機制。我們的內心深處,可能在無意識中受到過去經驗、社會環境與生理反應的影響,導致我們在與人交流時產生壓力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月暈效應」的心理現象,說明人們如何因為先入為主的印象,而對他人產生偏見。透過案例,提醒反思自己的判斷方式,避免被刻板印象所左右,以更開放、客觀的態度與人相處。
Thumbnail
前一段時間在與友人討論當我們與陌生人相遇的時候,彼此的反應是什麼,他說他會依照人的頻率,也就是像是電波的東西,去判斷要不要與這個人有過多的接觸,這樣其實也很好,知道自己的極限,不過度自我消耗,但我通常不會預設我跟陌生人相處會是什麼樣子。因為如果我這樣做,我會被偏見捆綁。
Thumbnail
透過職場故事,分享一方法來突破性別偏見。倘若你正在尋找對抗這不公平的偏見、以及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那麼本文,可能正是你需要的答案!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3/12
只能一代又一代的翻轉⋯
地球體驗營 (咻)-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3
宇牛 靠每個人的努力,雙方一起會讓過程更快改變🌹
生成式 AI 的潛在風險與挑戰 生成式 AI 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伴隨著一系列潛在風險。我們必須正視這些風險,並採取積極措施加以應對。 1. AI 錯誤:資料偏差與事實扭曲 訓練資料品質問題: AI 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訓練資料。若這些資料來源存在錯誤、過時或
這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講述一位患有妥瑞症男孩布萊德·柯恩的故事,他不向疾病妥協,努力生活、工作和戀愛,最終成為一位優秀的老師。電影也探討了社會對妥瑞症的歧視和偏見,呼籲人們理解和接納與眾不同的人。
Thumbnail
本次試讀的《逆轉正義》是我第一次閱讀日本作家下村敦史的作品。《逆轉正義》是部短篇小說集,每一篇的主題皆圍繞著「何謂正義」,試讀本收錄的是一樁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的案件。
Thumbnail
回顧20年同志諮詢熱線愛滋小組的歷史,以社群的角度見證臺灣愛滋防治文化史的進程與血淚,感受愛滋感染者及社群們的各式生命故事,共勉值得臺灣人一起繼續努力達成沒有歧視的未來~ 展覽期間:2025/02/20(四)- 2025/03/02(日)/ 10:00-17:30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37、39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看過許多不同類型的愛情故事,《流星花園》的浪漫愛、清水玲子的BL、《庫洛魔法使》的雪兔和桃矢,看八點檔上演劈腿、失憶又復合,在韓劇裡看大老婆如何反擊。但這些故事主角往往都是「直立人」,在我們的生活和想像裡幾乎不存在障礙者的愛情腳本。至少我是如此,對耶,他們會怎麼談戀愛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AI如何影響企業和個人,並特別介紹李宏毅教授的觀點。文章涵蓋AI帶來的效率提升、成就感下降的矛盾,以及中高階主管如何聰明運用AI,避免偏見和錯誤決策。此外,文章強調理解AI原理的重要性,並鼓勵持續學習以適應AI時代。最後,文章宣傳作者的AI課程和社群媒體平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