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
含有「公民」共 28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TKmanTW 的 沙發
2025/09/01
法治與公民表達的界線:反思「走讀」活動的教訓
在當今民主社會中,公民有權利透過集會遊行表達意見,這是憲法保障的基本自由。然而,任何形式的表達都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以確保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全。
#
訴求
#
民進黨
#
修正草案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天地學堂
2025/08/31
第四篇 人民不是附屬,是主體
探討公民參與平台如何保障雙方人民的制度利益與治理權能 在多數統一論述中,人民往往被視為制度的附屬者,是被治理的對象,而非制度的驅動者。但我主張:人民不是附屬,是主體。制度的合法性不來自政權的宣稱,而來自人民的參與。本文提出一套雙主體公民參與平台設計,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在制度整合中不只.
#
中華民國
#
台灣
#
設計
喜歡
留言
TKmanTW 的 沙發
2025/08/31
文化預算的理性考量與長遠視野
在立法院近日審議行政院提出的878億元追加預算案中,文化部申請的2.8億元追加經費成為焦點之一。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以「賣慘情勒」一詞批評此舉,並主張全數刪除,最終該項追加預算在審議中被砍除,導致總通過額縮減至819億元。這一決定引發文化界廣泛討論,值得我們從數據與實務角度檢視其合理性。
#
數據
#
就業
#
服務業
喜歡
留言
TKmanTW 的 沙發
2025/08/30
大罷免落幕:國民黨主席交棒風波與死亡連署的責任歸屬
台灣政治近期最受矚目的「大罷免」運動,以國民黨立委全數挺過告終。歷時一年多的罷免案,分兩波投票(726與823),最終藍營以31:0的成績完封綠營發起的罷免行動。這場被視為測試朝野勢力的政治角力,不僅維持了立法院的「朝小野大」格局,也暴露了台灣民主機制中的諸多挑戰。
#
台灣民主
#
反擊
#
台灣政治
喜歡
留言
TKmanTW 的 沙發
2025/08/29
烏克蘭獨立34年教訓:台灣如何擺脫中共威脅的啟示
烏克蘭獨立34年後的血淚教訓,揭示了未徹底清除舊共產黨勢力和外部滲透的嚴重後果,導致俄羅斯全面入侵並持續戰火。這不僅是烏克蘭的悲劇,也為台灣面對中共日益升級的軍事與政治壓力提供了鏡鑒。台灣作為民主島嶼,長期面臨中共的經濟操控、輿論分化與軍事威脅,類似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滲透模式。
#
軍事
#
灰色地帶
#
無人機
1
留言
TKmanTW 的 沙發
2025/08/28
AIT近期跨黨派會晤:強化美台防衛合作的背後意涵
在2025年8月下旬,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展開一系列與台灣政界領袖的會晤,涵蓋執政黨民進黨(DPP)、在野黨國民黨(KMT)以及民眾黨(TPP)。這些會晤聚焦於經濟、防衛及社會韌性等關鍵議題,凸顯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持續關注。特別是8月26日(昨天),谷立言與
#
美台關係
#
美台
#
在野黨
喜歡
留言
TKmanTW 的 沙發
2025/08/28
中國間諜測繪台灣交通圖資事件:隱藏的軍事風險與台灣的應對之道
最近一則新聞揭示了中國對台灣的情報蒐集活動已深入到基礎設施層面,引發了各界對台灣軍事安全的擔憂。根據台灣法務部調查局的報告,一名黃姓台商被中國吸收,返回台灣後使用安裝特殊隱蔽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和「極光測繪儀」系統,沿著20多條重要國道和省道掃描建築結構、測繪空間距離,並將數據傳回中國。
#
調查局
#
數據
#
中國間諜
喜歡
留言
南爸講的小社區
2025/08/26
為何Cheap的影片讓我感到憤怒?|南爸講|時事評論
影片評論者Cheap以局外人姿態批評罷免團體,忽略了實踐困難與真正罷免理由。作者指出,Cheap的百萬影響力傳遞偏頗觀點,可能傷害公民團體。政治需要策略與妥協,應鼓勵民眾參與公共議題,支持志同道合團體共同努力。 Cheap的局外人姿態忽略罷免團體的實踐難處 https://www.youtub
投票
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
方格新手
#
公民
#
選民
1
留言
TKmanTW 的 沙發
2025/08/26
核三延役公投落幕:賴清德能源政策該不該調整,以爭取中間選民?
2025年8月23日舉行的核三延役公投,成為台灣能源議題的最新焦點。這場由民眾黨發起的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最終結果顯示,同意票約434萬張,不同意票約150萬張,同意票佔比高達74%,但投票率僅29.5%,同意票未達法定門檻。
#
修法
#
賴清德
#
公投結果
1
留言
南爸講的小社區
2025/08/24
黃國昌刪除「勾串羈押」的條件,可預見的台灣司法將變成混亂不堪|南爸講|無能的在野
黃國昌等民眾黨立委提案刪除《刑事訴訟法》勾串羈押事由,旨在強化被告人權與無罪推定。然而此舉恐影響偵辦詐欺、黑幫及貪污案件,特別是在科技犯罪領域,如虛擬貨幣追查及社群媒體串證等模糊地帶,可能削弱偵查效率,加劇司法亂象,影響社會秩序及被害人權益。 黃國昌刪除「有事實足認為有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的
投票
主題看膩了要換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
方格新手
#
公民
#
組織犯罪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