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含有「心經」共 18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閱讀吳若權老師《先放手,再放心》後的感想與啟發,分享書中精髓,以及如何運用書中觀念提升自我,並鼓勵讀者放下執念,與自己和解。
Thumbnail
本文探討讀誦佛經,尤其是《心經》和《金剛經》,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幫助人們提升心靈層次、減輕壓力和焦慮。文章以個人經驗出發,分享如何透過佛經哲理,例如「性空」、「緣起」、「無常」、「無我」等概念,來理解人生的本質,進而活得更自在、更智慧。此外,也介紹南懷瑾先生的《金剛經說什麼》一書,作為入門讀物。
Thumbnail
讀高中的時候,看那些年輕人的雜誌,在雜誌裏時常見到一些心理測驗的專頁,覺得幾有趣,於是便試試做下,看看有多準。由於覺得那些題目好像有點兒借題發揮,又覺得不是太專業,所以心態就是玩玩便算,都沒有認真看待或記著那些題目是怎樣,例如題目好像會問當準備出街偏偏卻在那時候下雨,你會想到......
我總是會記得很小的時候,午休,同學排排躺著入睡,而我坐在幼稚園的廊道,堆著一塊一塊的積木,耳邊剩下風越過葉子的聲響,以及指針的挪動。中午車聲稀落,陽光明亮─是生機蓬勃卻又極其靜默的世界。 「好安靜阿。」 於是求學時期的午休,變成我每天期待的時光。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怕龜,只要一到暗處就渾身不對勁,還會盡量把視線避開暗處,夜晚睡覺最好開燈...
Thumbnail
聊到【心經】的時候,他隨即背誦起來,我當下被震撼到了,這根本是超厲害的朗誦,中氣十足,抑揚頓挫...
Thumbnail
會選擇這個方式,是因為心經的主角是【觀自在菩薩】,【觀自在】其實就是【觀世音】,只是不同經典翻譯...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 如果頻率低,就會吸引低頻的人事物;如果頻率高,願望便會加速顯化。 但提升頻率,並不是要強迫自己追求所謂的「高頻」,而是要保持與自己內在的連結。 對我來說,抄經正是這樣一種連結,它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當下,它讓我察覺到所有事物的本質,也就是幸福的源頭,原來皆出
Thumbnail
【往外看的人,做著夢;向內看的人,清醒著】 我時常覺得,自己的身體就像一個水杯、一個容器。 如果這個杯子裡是混濁的,裝滿了雜質與毒素,即便我想倒進去最清澈的水,它也無法呈現真正的清澈,所以,我必須先洗乾淨這個杯子。 思想與情緒,也是如此。 從小到大,身邊的人教會我許多認識
Thumbnail
20250806 一篇好文 20250824的蓮華生大士布施供養迴向,我準備了三項特殊的供養。 準備的過程中,讀到一篇好文:痛苦與考驗來時,怎麼過得去 ? 這是一位遠在北歐的醫生法師「釋蓮屹」所寫的。 內容精闢簡要清晰,實為難得的好文。 此文,與我的供養有什麼關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