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中的時候,看那些年輕人的雜誌,在雜誌裏時常見到一些心理測驗的專頁,覺得幾有趣,於是便試試做下,看看有多準。由於覺得那些題目好像有點兒借題發揮,又覺得不是太專業,所以心態就是玩玩便算,都沒有認真看待或記著那些題目是怎樣,例如題目好像會問當準備出街偏偏卻在那時候下雨,你會想到「連個天都唔想你出街而不出街」、「要逆天而行而照樣出街」、「隨遇而安」或「由其他人替你作決定」?我當時會覺得這樣的設定實在太兒戲了,怎會有人把出街與否連繫上天意呢?「隨遇而安」不就是最安全的想法麼?當然又有些題目抓著年輕人的心理,便會把題目設定為當你心儀的男同學或女同學回頭向你一笑,又會怎樣想,然後提供一些有趣的選擇,跟著在後頁就會煞有介事又好像很專業地分析選擇每一個答案所代表了什麼含義,甚至更有趣的就是給你解夢等等。
年輕時看這些雜誌,見到這樣所謂的心理測驗都會覺得挺有趣,相信有些人真的會覺得那些心理測驗能夠說出一個人的心理狀況如何,那時候還算年輕,並且覺得當中的選擇很可笑,所以不太相信透過那些題目就可以知道一個人的心理及性格取向,何況那個年代對於心理和情緒也沒有今日的專業和多資訊,即使知道人有喜怒哀樂,卻不知道人的情緒及心理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現在我們都知道情緒病是一件幾普遍的事情,甚至連迪士尼的動畫也可以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出過份地樂觀也會有一定的危險,而隨著人長大,人的情緒也會越加複雜。我相信我年輕時的情緒都是相對地簡單,但隨著年紀越大,經歷越多,不單是陸續有年長的家庭成員離世,甚至還有年齡相近的同輩突然病逝,又有家族成員離異,香港社會和世界亦發生很多光怪陸離的事情,令我對人生及際遇感到虛無飄渺和無所適從,一個人複雜的情緒恐怕就是從經歷過的種種際遇累積而成。今日若讓我再做那些心理測驗的題目,我絕不會對那些設定的選擇覺得奇怪,因為人的想法真的可以超出我們的想像,我自己都不是一個思想最正常的人。好像那天,上司告訴我因為入職至今中心經理還沒有跟我傾談過,於是便相約一個日子交流交流,我腦海中一些古怪的意念便開始浮現,例如我是否在這段時間犯了什麼事,或一些言行舉止對人不敬,於是便要約我叫我注意一點,甚至還可能要籍著中心經理把我辭退,因為一些禮貌上的傾談隨時都可以說兩句,怎麼還要約定一個正式時間呢?那肯定是一個辭退員工的流程了……。的而且確,無論傍人或自己也發覺我的思考模式是傾向悲觀和負面,若果嚴重一點的話,可能我是抑鬱或帶有焦慮的症狀。
我也知道我這樣想其實是不太好,只是很多時首先衝過來的意念便是那樣負面,有時我都會嘗試從另一角度去想,例如中心經理跟新員工面談也是一個規定的安排等。不過有時想不到就是想不到,悲觀思想其實比較容易主導我的思考模式。
早陣子和舊同學行山,言談間她說到高中學時期認識我,她早已覺得我帶點悲觀,她說還好我擁有最重要的兩樣事情,第一就是有信仰,而第二就是我喜歡做運動。究竟我是不是在高中的時候已流露出我的悲觀性情我都不知道,但我亦的確感恩當時我已經有基督教信仰,並且很喜歡做運動,正因如此,就算當時家中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在不久後我帶點無奈之下前往外國留學,住在一個冬天不能走出室外,並且日短夜長,甚至感覺寄人籬下的環境下,我還是能夠順利地挺過來。
也許我應該說如果是一些來自有心幫人的專家及心理學家的測驗,應該都幫到一些人盡早找出自己的心理問題,然後可以對症下藥;但我覺得有信仰就更重要,要相信一位光明、正面、帶來希望和愛的神,最好還建立起做運動的習慣,相信已可以壓制很多情緒的問題。
(1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