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陽

含有「林君陽」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7月26日,聲勢浩大的「大罷免行動」25:0 全面落敗,我們看見的不只是執政黨的一次策略挫敗,更是一整個世代對政治操作的集體冷感與情緒抽離。 在選前衝刺期的同一時間《我們與惡的距離II》也悄悄走完了它的最終回,毫無水花;儘管這個IP有第一季的光環護體,第二季卻沒能在口碑與聲量上複製前作奇蹟。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7/27
這也顯示出了不同世代的代溝吧
Elizabeth KT W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8
傑克 🤣這不是代溝,是「馬里亞納海溝」了!
比起非常火紅的第一季,筆者我更愛《與惡》的第二季,能夠見到編導在如此龐大複雜的人物關係中,找到了讓家人們團圓和解的可能性,讓觀眾見到可能能夠接住彼此的「烏托邦」。對我來說,《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二季依然是神到不行的台劇,拿出了足以橫掃金鐘獎的演員演出,我得謝謝與惡團隊,給予我們這些社會公民,一次重新的
Thumbnail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僅僅是一部影視作品,更是一面映照當代社會病灶的鏡子。當導演林君陽運用細膩卻充滿張力的敘事手法,用鏡頭語言呈現出社會議題,讓觀眾在錯綜複雜的情節裡讀出那難以捉摸的「惡」與「善」。
Thumbnail
5/5我們與惡的距離
危機的時刻,人性最核心、本質的部分,愈是沒有辦法隱藏,《疫起》這部作品,給了身為觀眾的我們,一個較高的角度,去看災難時,人性的多種面向;我們可以敬佩有人,可以為了救人,沒有自己,也可以嘗試著,讓自己有更多溫柔的同理,體諒身而為人共有的脆弱。
Thumbnail
(一)別再說「沒關係。」,那些「有關係」的關係。 在《人選之人—造浪者》剛推出的時候,社群版面都佔滿了它的影子,我很驚訝這齣劇竟然被一些提倡女性權益的劇評或KOL看見,甚至激勵了關於「女權」的相關討論。起初只是抱著想要揭穿「女權」這個標籤的心態而打開這部劇,沒想到追沒多久就深陷其中。當大家開始爭
Thumbnail
楊世豐-avatar-img
2023/07/25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
《人選之人—造浪者》這部影集如同它的副標,一上線便憑藉眾多好評,在社群媒體掀起一股浪潮。除了首次在台灣出現以「幕僚」為主角的新穎題材,多位金獎演員擔綱主演也是吸睛焦點。更令人好奇的是,這部劇對於政治方面的著墨,究竟會到怎樣的尺度?喜愛台劇的筆者,自然不會錯過這部口碑爆棚的話題之作。
Thumbnail
電影難得做到不過度煽情,甚至沒有呼天搶地的設計。SARS是如此大的歷史傷痕,編導聰明地避開了批判或究責,畢竟,無論有沒有經歷SARS,我們都才活生生熬過三年的殘酷COVID-19,疫情期間我們接收太多讓人難以喘息的資訊以及質問控訴。在可以拿下口罩的如今,我們好像不需要馬上再重複孰是孰非的指責...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今年是和平封院20週年,國片《疫起》取材和平封院事件,以院內醫護人員的侷限視角,帶領觀眾重回20年前,和平醫院緊急封院的那14天,才發現原來勇敢和恐懼,只有一線之差,正如電影海報上的標語:「恐懼會傳染,勇氣也是。」當外界把醫護人員塑造成「防疫英雄」時,別忘了他們也是人,會害怕、會疲勞、會病倒的人。
Thumbnail
Lena  -avatar-img
2023/05/14
恐懼來自於未知,真的令人害怕,有感受到文章很細膩。
鹿刻Luk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15
Lena 謝謝你的鼓勵!有時候恐慌比病毒更可怕
近期盛譽的政治職人劇《人選之人》刮起旋風,許多評論稱讚此部戲劇沒有以往台劇「尷尬台詞」。確實在此部生動清新的戲劇當中,不僅處處充滿亮點,更能在保有生活感之中讓觀眾得以反思當代環境。
Thumbnail
作為一個可能比一般人還要更常關注政治的觀眾,當我第一次聽到大慕影藝要製作《人選之人》這部影集時,我是真的超級期待,不僅僅是因為以「政黨幕僚」為題材的故事相當新鮮且令人好奇,更是因為台灣可以說是全世界最瘋迷選舉的國家,獨特的選舉文化甚至可以讓各國政治學者在台灣的大選期間千里迢迢來到台灣觀察研究。 在「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