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

含有「科技業」共 35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長期過敏鼻塞的我,除非是瓦斯外洩等級的臭味,很少意識到周遭環境的味道。和同事聊天,才發現對嗅覺靈敏的正常人而言,某些氣味就像傷眼的穿著般擾亂心神。
科技業年薪,隨便都破百? 前言 我很常在一些網路文章討論到,例如薪資中位數要多久存到一千萬的議題,說實在,一般受薪階級白手起家,要存到一千萬真的不容易,對照到高漲的房價跟物價,存錢更談何容易,三貸同堂早就是社會常見的情況。一則新聞提到,科技業年薪隨便都破百? 大多年薪在80~90萬比較常
Thumbnail
亞洲社會習慣於傳統期望的束縛,不敢輕易冒險。絕大多數人一生如同生產線上的產品,一路航向人生終點:從出生、上學、考試、升學、工作、升遷、結婚、買房到退休。 我們不敢跳脫框架的限制,深怕一個閃失就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無法結婚、還不出貸款,甚至不敢想像無法順利退休。
Thumbnail
管理學大師Jim Collins曾經說過,「如果你要跳過山谷,請確保對岸的人會接住你。」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如果你以為公司能給你穩定,那你可能只是還沒被市場清算。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來自「職位」,而是來自「個人的市場價值」——當你離開這家公司,你是否還能輕鬆找到更好的機會?當產業變遷,你是否能迅速適應並轉換跑道?S.Light,別再依賴外在的「假安全」,而是打造屬於自己的「真選擇權」。
2025年3月占星預測:名流醜聞、地震頻發、經濟動盪,房地產、金融業、高科技產業受衝擊,中國經濟每況愈下,臺灣各產業也將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本文提供產業財經分析及注意事項,助讀者趨吉避凶。
Thumbnail
最近,你或許在街頭、咖啡廳,甚至辦公室裡,看到越來越多人對著空氣說話,時而點頭微笑,時而激動揮手,神情投入得彷彿在進行一場無比重要的對話。 以前,這種人我們可能會叫他「瘋子」。但現在,他們只是擁有了一個隨時隨地可以對話的 AI 夥伴。
Thumbnail
小弟在去年 2024年5月從科技業離職,離職的時候在科技業同公司已待了18年半, 當時 44歲算算日子,距今也 9個月了。 【支出:每年120萬】 在離職前幾年,就不斷地在尋找,怎麼樣提領策略,可以支撐一年120萬的支出 1.國內高股息ETF→雖然股息入帳,有一個安心感,但也有可能發不出
🔥 遠距工作真的是未來趨勢,還是一場高風險賭局? 🔥 當全球科技公司大規模裁員,遠端員工卻成為最先被砍的對象!沒有內部影響力、缺乏勞基法保障,一封 Email 就可能讓你失去工作與收入。 這篇文章揭露跨國科技公司裁員的殘酷現實,讓你重新思考:你的職場安全感,真的來自自由工作模式嗎?
Thumbnail
十幾年前,剛從澳洲打工度假回台的我,滿懷熱情地投入求職市場。當時的想法很單純——「我要當業務!」 但問題來了,各行各業都有業務,我該怎麼選?當時,我覺得「台灣科技業發展這麼好, 肯定不會倒,去科技業做業務準沒錯!」於是,我找到了一家位於汐止科學園區、代理國外導熱片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