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選錯職涯,這個教訓希望你不要重蹈覆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十幾年前,剛從澳洲打工度假回台的我,滿懷熱情地投入求職市場。當時的想法很單純——「我要當業務!」 但問題來了,各行各業都有業務,我該怎麼選?當時,我覺得「台灣科技業發展這麼好, 肯定不會倒,去科技業做業務準沒錯!」於是,我找到了一家位於汐止科學園區、代理國外導熱片的公司。老闆娘對我寄予厚望,25 歲的我, 第一次享受到公司配發的手機、電腦、公務車,覺得自己走上人生勝利組的道路……沒想到,這竟是痛苦的開端。

跨領域的挑戰,讓我身心俱疲

我是非工科背景,而這份業務工作卻需要看得懂零件工程圖——問題是,我完全看不懂!公司人手短缺,前輩僅帶我一週,我就得獨自外出跑業務。 我只能厚著臉皮請教客戶,很多知識都是從客戶身上學來的

超長工時,讓我第一次懷疑自己

白天跑客戶,回公司後才開始處理文書,幾乎天天加班到午夜。但當時剛回台,覺得這些「福利」已經不錯,不敢輕易離職。這時候,我才真正體會到「從零開始的痛苦」,也常常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為什麼業績總是無法起色?科技業的確前景很好,但這份工作的節奏緊湊、忙碌、高壓,讓我根本沒時間停下來思考。直到有一天,在與客戶聊天的過程中,客戶突然說:「你在分享澳洲打工經驗時,眼睛好有光!感覺你那段時間很快樂?」 這句話讓我驚訝不已——原來,旁人比我自己更清楚什麼才是真正適合我的!雖然這段經歷後來對我在旅遊業的業務工作有幫助,但現在回頭看,如果當時有人可以請教關於科技業工作的真實狀況,或許我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而不是單純覺得「科技業很穩」就貿然踏入。這讓我明白,選擇職涯時,不只是產業前景,還要考慮自己的適性與優勢!

職涯諮詢|履歷健檢|個人成長|餐飲開業 天生ENFJ|理性與感性共舞 溫暖地陪伴你,一步步靠近理想生活。 ·桃青局職涯校園講師 ·桃青局線上職涯諮詢 ·104履歷健診Giver ·職游職涯諮詢師 ·東東日式咖哩闆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去年底,K 找到我,說他決定要轉職,卻遲遲無法確定方向。 「我到底適合什麼工作?我真的有能勝任的能力嗎?」這樣的困惑,我真的聽過太多次了。 於是,我帶著他從「熱情關鍵點」開始盤點,發現他對文字依然充滿熱情。但當我們聊到「優勢能力」時,K 猶豫了一下,然後說.....
明明工作上完成了任務、日子過得穩定,甚至朋友們都說我「做得很好」,但我的心裡卻總會冒出一個聲音:「還不夠好,你只是運氣好而已。」 每次當我完成一件事,本該感到滿足時,心裡卻像有個缺口——我懷疑自己不夠努力、不夠認真,甚至會擔心下一次可能做不好。這樣的感覺持續困擾著我,直到某天,我在與諮商師討論時,
從舞台到幕後: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與熱情 上週五,我陪著先生一起前往桃園市政府領取「一星友善店家」的獎項。當他上台那一刻,我內心感到無比激動與感動!這不僅是對我們經營努力的肯定,也讓我再次思考,自己在這段旅程中的角色與價值。 從舞台夢想到幕後熱愛 曾經,我以為自己嚮往的是光芒四射的大舞台。然而,
經過幾週的休養,我又開始慢慢回歸運動生活。雖然好一陣子沒運動,要重新養回習慣確實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為了讓自己不那麼抗拒,我試了以下幾個方法: 有動就好,別給自己壓力。 我告訴自己,每天只要有動起來就算達標,哪怕只是伸個懶腰、散步幾分鐘,都值得肯定。強度、時間長度都不用過度計較,重點是先動起來。
每到年底,總有人來找我,眼神中帶著迷茫,輕聲問:「老師,我真的不知道該往哪走了,可以幫我看看嗎?」 我總是微笑著回答:「或許,答案其實早就在你心裡,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見。」 職涯規劃,本質上是一趟自我探索的旅程。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標準答案,也不能用同一套模板來套用。因此,在諮詢
去年底,K 找到我,說他決定要轉職,卻遲遲無法確定方向。 「我到底適合什麼工作?我真的有能勝任的能力嗎?」這樣的困惑,我真的聽過太多次了。 於是,我帶著他從「熱情關鍵點」開始盤點,發現他對文字依然充滿熱情。但當我們聊到「優勢能力」時,K 猶豫了一下,然後說.....
明明工作上完成了任務、日子過得穩定,甚至朋友們都說我「做得很好」,但我的心裡卻總會冒出一個聲音:「還不夠好,你只是運氣好而已。」 每次當我完成一件事,本該感到滿足時,心裡卻像有個缺口——我懷疑自己不夠努力、不夠認真,甚至會擔心下一次可能做不好。這樣的感覺持續困擾著我,直到某天,我在與諮商師討論時,
從舞台到幕後: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與熱情 上週五,我陪著先生一起前往桃園市政府領取「一星友善店家」的獎項。當他上台那一刻,我內心感到無比激動與感動!這不僅是對我們經營努力的肯定,也讓我再次思考,自己在這段旅程中的角色與價值。 從舞台夢想到幕後熱愛 曾經,我以為自己嚮往的是光芒四射的大舞台。然而,
經過幾週的休養,我又開始慢慢回歸運動生活。雖然好一陣子沒運動,要重新養回習慣確實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為了讓自己不那麼抗拒,我試了以下幾個方法: 有動就好,別給自己壓力。 我告訴自己,每天只要有動起來就算達標,哪怕只是伸個懶腰、散步幾分鐘,都值得肯定。強度、時間長度都不用過度計較,重點是先動起來。
每到年底,總有人來找我,眼神中帶著迷茫,輕聲問:「老師,我真的不知道該往哪走了,可以幫我看看嗎?」 我總是微笑著回答:「或許,答案其實早就在你心裡,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見。」 職涯規劃,本質上是一趟自我探索的旅程。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標準答案,也不能用同一套模板來套用。因此,在諮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Thumbnail
轉調新加坡是我前一年聲請離職事件,來自高層的對應措施,這是公司的角度。對我個人而言,由於沒有完全離開職場,只是轉換場域。所以,理論上,我還處於職涯路徑的未定狀態。 儘管如此,我仍然以正向的心態來回應整個安排。其一,盡最大的努力奉獻精力,冀望得到最優的專業表現。其二,盡力摸索,希望把自己的職涯規劃,
說來有趣,我到現在32歲,卻還沒什麼找工作的經驗, 所以每次朋友在討論找工作的話題,我總是很難共感。 最早大概是從國中要升高中, 當時考了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很順利就上了。 接著在高中時期有幸透過做科學展覽, 代表台灣到美國聖荷西參加ISEF 2010, 拿到了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因十多年前與獵頭接觸的受挫經驗,讓我對這個行業定位為高階的神秘行業。 期間雖有無數次想轉換跑道的念頭,但評估: 不知道~下班車何時進站、下一站何時停靠、月台上風景是否優美、列車上會不會遇惡霸旅客、列車長查驗票嚴不嚴格、還有車票貴不貴⋯⋯還有⋯⋯有太多的還有⋯
回顧這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是紮實行銷經驗的啟蒙,更在職涯規劃上提供了相當的養分,即使已經離開多年,至今仍感謝不已 ……
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些人事物的小故事。最近,有同事在工作十幾年後決定放棄科技業轉換跑道,投入傳產,例如裝潢工作,因為覺得科技業的壓力太大,每天的負擔太重,令人苦不堪言。我個人會考慮轉換職業,但不會選擇與我目前學經歷無關的工作,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我想你大家可能不懂這件事情,我在看了老高
Thumbnail
去年的11月來到台東打工換宿,因緣際會下開啟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份蠻喜歡的工作,卻沒想到是錯愛。公司的溝通方式也是令我大開眼界,太多溝通上的漏洞以及讓人倍感壓力,接他電話都要身吸一大口氣的跳腳先生,他講話真的很大聲。 3個月後,我給了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我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大概是直覺吧!也很
Thumbnail
我決定直接去工作後,有了明確的目標,因此又找回原本失去的動力,並脫離令人焦躁不安、原地打轉的困境……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Thumbnail
轉調新加坡是我前一年聲請離職事件,來自高層的對應措施,這是公司的角度。對我個人而言,由於沒有完全離開職場,只是轉換場域。所以,理論上,我還處於職涯路徑的未定狀態。 儘管如此,我仍然以正向的心態來回應整個安排。其一,盡最大的努力奉獻精力,冀望得到最優的專業表現。其二,盡力摸索,希望把自己的職涯規劃,
說來有趣,我到現在32歲,卻還沒什麼找工作的經驗, 所以每次朋友在討論找工作的話題,我總是很難共感。 最早大概是從國中要升高中, 當時考了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很順利就上了。 接著在高中時期有幸透過做科學展覽, 代表台灣到美國聖荷西參加ISEF 2010, 拿到了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因十多年前與獵頭接觸的受挫經驗,讓我對這個行業定位為高階的神秘行業。 期間雖有無數次想轉換跑道的念頭,但評估: 不知道~下班車何時進站、下一站何時停靠、月台上風景是否優美、列車上會不會遇惡霸旅客、列車長查驗票嚴不嚴格、還有車票貴不貴⋯⋯還有⋯⋯有太多的還有⋯
回顧這第一份工作,帶給我的不僅是紮實行銷經驗的啟蒙,更在職涯規劃上提供了相當的養分,即使已經離開多年,至今仍感謝不已 ……
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些人事物的小故事。最近,有同事在工作十幾年後決定放棄科技業轉換跑道,投入傳產,例如裝潢工作,因為覺得科技業的壓力太大,每天的負擔太重,令人苦不堪言。我個人會考慮轉換職業,但不會選擇與我目前學經歷無關的工作,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我想你大家可能不懂這件事情,我在看了老高
Thumbnail
去年的11月來到台東打工換宿,因緣際會下開啟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份蠻喜歡的工作,卻沒想到是錯愛。公司的溝通方式也是令我大開眼界,太多溝通上的漏洞以及讓人倍感壓力,接他電話都要身吸一大口氣的跳腳先生,他講話真的很大聲。 3個月後,我給了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我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大概是直覺吧!也很
Thumbnail
我決定直接去工作後,有了明確的目標,因此又找回原本失去的動力,並脫離令人焦躁不安、原地打轉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