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翊航
含有「馬翊航」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書宅
2025/04/19
假城鎮 – 假的真情實感
假城鎮 – 假的真情實感 By 馬翊航 九歌文庫 這本比較像是散文集 收錄了作者許多生命中的片段 有跟成長背景的根相關的,例如母語 也有跟個人認同有關的,例如性向 穿插著似真似假(多少有點小說感潤筆)的故事
#
一句話說書
#
心得
#
書
4
2
Claydee
2025/04/20
1
我也很喜歡波坦金的概念!之前寫過的書有用這個概念來講納粹前後的維也納,有點哀傷QQ
1
Umav的沙龍
2025/04/04
《Umav如何了!》專訪馬翊航—用文字與族語,書寫原住民的生命經驗
【Ta-aza(聽)!我就說】EP4 來賓:馬翊航,探討原住民文學、族語學習與身份認同。馬翊航分享其族語學習經歷、創作理念,如何透過幽默與語言的運用,在作品中呈現原住民文化與歷史記憶。節目於各大Podcast平臺上架。
#
umav
#
原住民
#
原住民族
1
留言
Umav的沙龍
2025/04/04
緩慢探問:在身分認同的交織路口
本文探討身分認同議題,以作者訪談原住民作家馬翊航和音樂人張淦勛的經驗為例,說明新一代原住民青年在探尋自我身分認同的過程中所展現的多元面向與獨特性。文章也提及一位正在撰寫論文的朋友,透過她的研究主題,引出對於身分認同的持續探問與反思。
#
原住民
#
原住民族
#
身分
1
留言
林宇軒
2023/10/22
當我選擇站在怨念這一邊
在「還原歷史」的寫作策略與「創作倫理」的社會責任之間,我們是否只能選擇後者、只能呈現當代的立場而必須全然否決歷史的立場?也許在「倫理」之餘,我們可以留給「創作」更多說話的空間。
#
賴和
#
原住民
#
陳柏煜
9
留言
付費限定
泯滅天使唱遊地
2022/10/28
【專訪】《科學家》作者陳柏煜:過分用力地傳達思念不是傷害文章,而是傷害情感本身
新銳作家陳柏煜在今年5月中旬出版了散文與評論合集《科學家》,上輯「蓋玻片」以抒情散文寫童年、成長與家庭,檢視了作家的寫作起源。下卷「載玻片」不但回答了作者對童年志向的勘驗結果,確認了「寫作的天分」,並展示了非虛構寫作的另個面向:亦即評論、訪談與介於其間的文體。
#
陳柏煜
#
評論
#
訪談
9
留言
林宇軒
2021/10/30
敲打自己的身分與記憶—專訪馬翊航
「我回到鄉下老家的時候,房間抽屜裡面還是會有很多國中、高中丟不掉的情書,那些東西不可能丟掉嘛。它絕對沒有用處,但是『它必須在那裡』,如果有人要丟掉它,我會跟他拼命。」
#
馬翊航
#
詩人
#
新詩
9
留言
木凱 Mukai的沙龍
2021/01/29
#12 現代詩。讓生活變得可愛的方法──馬翊航〈聊賴〉
如果你在生活中,總是覺得看見灰色次數大於粉紅色,但又不想幫自己套了個濾鏡,就舉目不見現實悲慘。那可以考慮參考這篇現代詩的視角。
#
創作螢光筆
#
臺北文學獎
#
現代詩
2
留言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2020/12/21
《山地話/珊蒂化》不/只是位原民同志
《山地話/珊蒂化》是由原民同志詩人馬翊航撰寫的散文作品,圍繞於他的兒時記趣、父母來去和生活記事,透過各種字詞感官與修辭將一個故事寫成原式幽默的感性,而在這柔情下也透露出關於原住民於此或曾經到底有過什麼,生為一位被標籤下陰柔的同志和原住民又將為自己多出何種很平凡的體驗。
#
山地話
#
珊蒂化
#
馬翊航
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