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探問:在身分認同的交織路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分認同|繼續緩慢地探問】

聚餐上一位許久不見的前輩,他看著我說:「Umav,你今天怎麼話那麼少?你不是平常都有在錄 podcast 嗎?」我也笑笑地回:「我話都講完了啦。」

坐在我旁邊的是個正在寫論文的朋友。她邊說起目前論文進度,邊喃喃道「我有點沒自信」,聽到這句話,桌上幾位親切的大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沒自信?每個人寫論文時都會沒自信!」另一位說「妳就一次寫十篇!投五篇!」(什麼啦)雖然已經很習慣到某個時間點他們就會變很ㄎㄧㄤ,不過他們是很鼓勵她的。

她接著跟我說起,為什麼想從族群案例去探討身分與法律議題,「聽到原住民族的事情後,我對身分議題……開始覺得有興趣,就是身分認同這件事。」

寫論文就是一種探詢的過程,她或許正在從他者經驗中尋找某種回應。

但說到寫論文,我沒什麼好建議,倒是想起最近做過的兩場訪談,讓我反芻了好一陣子。一個是文學作家馬翊航,一個是音樂人張淦勛。他們都是原住民,但也都有漢名,都有非原的跨族裔背景,而且他們都在流動的人生路上,用自己擅長的——文學性與音樂——建構並述說自己的身分認同。

不過除此之外他們是很不一樣的,以涉及自我敘事的作品中展現了自身的多元性與獨特。

馬翊航將記憶用文學醃製成時而甜澀時而酸辣的幽默文本。

他說,成長過程會有很多措手不及的問題,但是時間會給你機會。

「時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時間會給你知識,時間會降低你原本情緒的強度,讓你用另外一個方式去觀看記憶,你便有可能賦予它幽默。」

(Umav如何了!【Ta-aza(聽)!我就說】EP4魅力無邊馬翊航)


🎧收聽 


SoundOn、spotify、kkbox:https://reurl.cc/mRVLEl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Nbkr36


youtube也可以「聽」:https://reurl.cc/G59myd


📺 YouTube 影像版——來看訪談畫面!

https://reurl.cc/GnENky

raw-image


張淦勛用音樂擬態成吹過大武山的風,族語是他身體裡的鄉愁。

「我在城市裡學族語的時候,我感受到的都是鄉愁,因為那個語感在我體內,可是我沒有辦法講出來。我聽到族語的時候,我會想到很多以前的事情,那個記憶會突然跑出來。」

(Umav如何了!EP165 張淦勛 Giyu Tjuljaviya)


訂閱收看「Umav如何了」youtube頻道


giyu影像版專訪(上)


https://reurl.cc/AM7R0E


giyu影像版專訪(下)


https://reurl.cc/nm15LX


點擊podcast收聽


EP164 張淦勛 Giyu Tjuljaviya(上)|帶我回到宇宙,最一開始那碰撞角落


https://reurl.cc/QYjxK2


EP165 張淦勛 Giyu Tjuljaviya(下)|不被刻板印象捆綁,你可以走得很遠


https://reurl.cc/QYjxKb


raw-image


我真的還是那種很愛聽自己訪談,也很認真聽訪談的人。有時錄完音,甚至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慢慢消化那些對話帶給我的感受。

我們的生活,風向總是飄得很快,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但關於那些不急著說明、也說不完的身分故事,我總想記得這些聆聽帶給我的感受。因為在這些緩慢的探問裡,藏著我們還願意彼此傾聽、彼此認識的證明。

最後我跟她說,「你有空可以聽聽這兩位訪談,我覺得他們陳列出我們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身分認同上的很多面向。」她點點頭。桌面上的話題繼續跳來跳去,我則繼續低頭吃我的炒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5會員
142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Umav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人在身份認同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掙扎。從作者自己的經歷入手,討論了尋根的過程以及對臺灣歷史和文化的反思。
Thumbnail
青鳥行動期間在濟南教會參加晚禱,其中一天是一位原住民牧師證道,在投影幕上顯示的名字,同時出現他的原住民名字和華語名。 牧師在證道中說,他曾經因為無法在外面使用自己的母語,而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甚至會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直到30歲以後才找回自己的名字。 我沒有印象我經歷過「請說
Thumbnail
青鳥行動期間在濟南教會參加晚禱,其中一天是一位原住民牧師證道,在投影幕上顯示的名字,同時出現他的原住民名字和華語名。 牧師在證道中說,他曾經因為無法在外面使用自己的母語,而不認同自己的原住民身份,甚至會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原住民,直到30歲以後才找回自己的名字。 我沒有印象我經歷過「請說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Umav成功申請在高雄市原住民部落大學開設課程,內容將以自媒體為主題分享相關經驗。該課程將強調族群友善和多元社會對話的自主發聲平臺。
Thumbnail
Umav成功申請在高雄市原住民部落大學開設課程,內容將以自媒體為主題分享相關經驗。該課程將強調族群友善和多元社會對話的自主發聲平臺。
Thumbnail
Umav播客EP108介紹瞭如何詮釋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地方性政治討論以及族群之間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歧視。節目中提及了傳統祭儀元素的挪用和族群之間的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大學族語歌唱比賽中的涉及原住民評審的事件。歡迎收聽播客瞭解更多。
Thumbnail
Umav播客EP108介紹瞭如何詮釋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地方性政治討論以及族群之間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歧視。節目中提及了傳統祭儀元素的挪用和族群之間的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大學族語歌唱比賽中的涉及原住民評審的事件。歡迎收聽播客瞭解更多。
Thumbnail
這集節目討論原住民排灣族社區中的多元議題,包括體育、文化、學術、社區和宗教等多個領域。強調了宗教儀式的轉化、多元宗教信仰的存在、聖經的組成與內容、教育不平等問題以及社會的發展和公平。
Thumbnail
這集節目討論原住民排灣族社區中的多元議題,包括體育、文化、學術、社區和宗教等多個領域。強調了宗教儀式的轉化、多元宗教信仰的存在、聖經的組成與內容、教育不平等問題以及社會的發展和公平。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逛逛,看到原住民生遭受學校裡的歧視,實在讓人心疼。一個讓內心有良善想法的孩子,卻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總覺得不公平不平等,希望這些遭到歧視的孩子,能夠堅強面對,也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對這個問題有所改變。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逛逛,看到原住民生遭受學校裡的歧視,實在讓人心疼。一個讓內心有良善想法的孩子,卻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總覺得不公平不平等,希望這些遭到歧視的孩子,能夠堅強面對,也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對這個問題有所改變。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umav如何了!第116集的調性輕鬆為主,居然碾壓我們其他一百多集,一舉衝上自己頻道的7天內收聽數冠軍!(看來我們閒聊也是有一片天)。原住民青年獨立製作的自媒體,持續輸出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觀點的播客,來推大家收聽與追蹤。 【內容
Thumbnail
umav如何了!第116集的調性輕鬆為主,居然碾壓我們其他一百多集,一舉衝上自己頻道的7天內收聽數冠軍!(看來我們閒聊也是有一片天)。原住民青年獨立製作的自媒體,持續輸出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觀點的播客,來推大家收聽與追蹤。 【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