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偶爾講起她年輕時任職於一間小學教具公司,夏天中午,氣候酷熱,她們幾個黃金女郎外出用餐(她們且秘密組織了晚婚聯盟),經常是一碗刨冰配麵包,談笑之間飽足了,再回辦公室裡繼續彩繪色卡;而背景是民國六零年代的彰化鹿港鎮。
簡媜寫過麥當勞最初台北街頭出現時,穿著高跟鞋或西裝的上班族在落地玻璃窗前啃食漢堡之景象,可謂時尚象徵。如今想來,母親和她的閨密們藉由冰冰涼涼撐過一頓午餐時光,不也在小鎮裡創造自己的流行元素嗎。
小學時,父母帶我家姊妹去忠孝東路SOGO百貨,母親會採買超市裡的日式零食,當作孩子的日常獎勵,以及校外教學點心。印象深刻是我的外省姑父,從美國出差回台灣帶回盒裝顆粒巧克力,由母親保管在櫃子裡,幸福日子裡便能獲得一把。這些都是一九九零年以前的事情了。
我大概是被這樣歡快的母親所教育長大。除非特殊因素而限制孩子飲食,其餘時間倒很願意與孩子討論飲食,儘管耗時費神,卻是教養必經的一環。(參考:
「愛」是把飯吃光光嗎?)
在我和丈夫經營的四口小家庭分工裡,我負責食材採購多一些。每次走逛大買場,腦海便算計著冰箱尚且有哪些食材,如何經濟底搭配?以及小孩可能「還」想吃些什麼?可惜我沒有讀過商學院,常常錯估,只好繼續擔負起處理剩餘食材的責任。
之一,香蕉巧克力戚風蛋糕
孩子吃膩了小番茄要換香蕉,我多買幾根,過幾日長出芝麻斑點來,家中無人青睞,於是整根連皮放進冷凍庫。許多時間過去,這二日整理冰箱順道取出作為戚風蛋糕的主要濕性材料,軟軟綿綿的,非常好吃。
此外,小兒子四歲前已不喜嬰兒奶粉,偏偏最後一罐剛開封。這一年來我遂努力在各式烘焙中添加奶粉以耗盡它。
基於上述理由,我烘焙出「香蕉巧克力戚風蛋糕」。巧克力可以等量替換為核桃,更合大人口味,可惜會降低蛋糕對孩子的吸引力。
當天蛋糕放涼脫模後,我帶一份去母親家,孩子與表兄弟在那裏玩耍,看見蛋糕出現,很快搶食精光。真不明白,那袋冷凍香蕉為什麼存放在冰箱裡那麼久!
以前在網路上看見別人曬出「阿嬤的冰箱」,擠滿一包包塑膠袋各色食材,總不解如何能儲存無節制?後來自己閱讀許多食譜後,方才明白,任一道菜餚,食材新鮮極重要,調味醬料也不可少。試試走一迪化街,南北乾貨忒多,每樣皆蒐集一罐一搓置諸食物窖,煮飯做菜更便利,
林文月〈潮州魚翅〉提及有機會到香港銅鑼灣或旺角附近必要「順便」帶一些乾魚翅回台灣,恰是一個費心思的主婦神態。然則台灣氣候溼熱,食材貯存困難,英國奶奶Amy
為什麼我的菜在台灣那麼快爛掉了這部影片說出北台灣人有共感的話語。反之,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經典片段,以郎雄所扮演的廚師父親為女兒烹調一餐桌家宴,作為電影的華麗開場,確實懾住觀眾,充滿表演色彩讓人目不轉睛,但是當畫面出現用一大盒麵粉(也可能是番薯粉等其他精緻澱粉)來沾裹炸魚片時,就宣告了,這不是一個家庭廚房,它是電影分鏡所組織起來的廚房。
一個懂得持家的人不太會這樣使用麵粉。所以「阿嬤的冰箱」這裡存一把蝦米,那裏冰封半斤絞肉,而且塑膠袋比保鮮盒好用多了,一來塑膠袋沒有邊邊角角(可以塞更多),二來塑膠袋是在市場購物隨手附贈,清水沖一沖,就可以重複利用。
之二,奶香雪Q餅
繼續來利用剩餘食材。平日孩子喜歡吃半鹹甜的數字餅乾、奇福餅乾,那天我在家樂福架上看見這種小魚餅乾隨手放一罐在推車。返家後,大兒子開心抓一把來吃,興頭過去,卻被冷落,罐子裡超過三百克小魚餅乾遊啊遊沒有沿岸。
……(部分內容屬於付費閱讀)
▲這是我的整形切片,喜歡每一塊都厚厚的像軟質牛軋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