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跟著和食學健康 | 我的家餚!三味豆皮飯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稱之為「飯包」才能問心無愧的三味豆皮飯包
與眾多亞洲國家一樣,日本與台灣都是以米為主食的國家,也都生產口感、品質優良的稻米,不過近幾年因為吹起一陣健康風潮,以其它零澱粉或少澱粉的食材及料理方式取代傳統的白米飯,藉此控制血糖、幫助減重的觀念,讓不少人躍躍欲試。
但是,喜愛香Q白米飯滋味的;還是大有人在,不少人在圍爐或是吃燒肉的當下,還是要配一碗飯才能真正心滿意足。
同樣地,透過日本的戲劇、綜藝內容與旅行的經驗,也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對於各種米製品的狂愛,不只用米做點心;像是米果、麻糬、米麵包、還有因應地區發展出口味不同的紅豆糰子、醬油糰子,配合新鮮食材誕生的握壽司、灸壽司、散壽司、手卷壽司...,還有依據烹調方式而料理的泡飯、丼飯、斧飯、雜炊...,就連超商賣的飯糰也吃的津津有味,更別說一家難得聚在一起享用的晚餐。
只是相較於台式餐桌的澎湃、多樣化,日式餐桌則呈現了一種清爽、簡單的不同樣貌。
在追求做一個稱職煮婦,致力於兼顧營養攝取與享受美味的同時,啟發了我很多「吃米飯」的新想法。比如說,增加各色蔬菜來減少澱粉的攝取,再加上依照家人的胃口與營養需求,配置不同的飯菜量,將過去我們所習慣的家人共享大盤菜,改為以個人為單位的小碟餐。一個兩個或三個小碟裡,分別盛裝肉類蛋白質、蔬菜纖維質與開味小菜,再加上一碗剛好的湯、一碗糙米飯或五穀飯來創造餐桌上的雙贏局面。當菜與飯差不多吃完、再喝點湯,一頓晚餐也就剛剛好地飽足了。
偶而,心血來潮時,也會多花點時間來變化米飯的食用方式,比如說,簡單地把配料與米飯包在一起做成壽司。
我不敢把突發奇想用豆皮包著米飯這道自創主食稱作是豆皮壽司,那一定會笑掉人家的大牙,倒不如叫它做豆皮飯包更貼切。
僅管用的不是壽司米,僅有在炊煮的時候滴了幾滴椰子油的胚芽米,飯煮好了、趁熱加入蘋果醋拌鬆,放涼了就可以準備放料、整型上桌了。不需要額外再準備正統做壽司飯的食材,兩口人就這樣簡單的複製那種吃起來酸甜的醋飯風味。鋪在飯包上的配料,也相當的隨意,甜黑豆、黑芝麻,還有一個日式超市的新發現;蟹黃膏。
●配上口味清甜的絲瓜湯,好爽口又簡單的一餐啊!沒想到裡面加了兩顆湯圓混搭也不奇怪
從下廚開始,到下桌一鞠躬,這頓不拘泥於真功夫的家餚,料理起來簡單、選配料也不用花很多時間計算、構想,挺適合做為長假後的收心餐,放在每個週末拿來清空冰箱食材也挺有效率的。同時,有葷有素的飯包也可以省著收拾好幾個餐盤,吃起來倒也別有另一番風味,只要不拿它跟排隊的日式名店做比較,這樣的家餚,可以再變好幾次不同口味上桌呢!
家餚食驗便利貼
  1. 豆皮自冰箱取出後,不急著馬上包,先瀝些醬汁掉,以免做出來的飯包會出水又軟軟的
  2. 接著,在煮飯時加入幾滴椰子油的米飯發揮作用了,帶有一點油脂的米飯比較不會沾手,可以輕鬆地將一坨米飯捏成一丸後塞入豆皮
  3. 隨喜選擇鋪在飯包上的配料,最好是不會流出湯汁的食材,或是製作前先瀝乾水份
  4. 稍微整型,讓它可以端正的擺在食器裡
  5. 加一兩道配菜,或乾脆拌個沙拉,就成為清爽的一餐!
avatar-img
1會員
17內容數
在不到退休的年齡離開職場那年;曾一度因為時間突然變多而不知所措。 後來為了調適心態而開始嚐試自由書寫,沒想到竟就此成為經營生活之外的另一個重心。 「那些曾經美好的事」以平凡的文字記述個人對於種種人生經驗的體會。沒有專業背景與動人文采,只希望能讓未來的我能笑看著回味說:原來曾經是那麼的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ora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研究日本人長壽的秘訣來看;其中一個原因即在於長期食用魚類與海草、海藻類。同樣身為海島國家的我們,沿海也有豐富的時令漁獲以及海藻等水產品,如果有機會,試著在三餐中加入這類健康食材,並且走訪漁市場,享受另外一種以健康為出發點的採買,相信收獲的喜悅也會在日後看得到結果。 ──用自己的方式、搭配本產當季
除了用海苔片包著白米飯吃之外,納豆也可以取代醬油、沙拉醬或美奶滋來拌燙青菜,不但做起來過程簡單,也讓納豆變好吃,口感變新鮮,可以正式上桌當一道菜,也可以小碟當作畫龍點睛的配菜,同時攝取青菜與納豆的營養。 ──用自己的方式、搭配本產當季食材,跟著和食學健康
從研究日本人長壽的秘訣來看;其中一個原因即在於長期食用魚類與海草、海藻類。同樣身為海島國家的我們,沿海也有豐富的時令漁獲以及海藻等水產品,如果有機會,試著在三餐中加入這類健康食材,並且走訪漁市場,享受另外一種以健康為出發點的採買,相信收獲的喜悅也會在日後看得到結果。 ──用自己的方式、搭配本產當季
除了用海苔片包著白米飯吃之外,納豆也可以取代醬油、沙拉醬或美奶滋來拌燙青菜,不但做起來過程簡單,也讓納豆變好吃,口感變新鮮,可以正式上桌當一道菜,也可以小碟當作畫龍點睛的配菜,同時攝取青菜與納豆的營養。 ──用自己的方式、搭配本產當季食材,跟著和食學健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日本外食價格高昂,很多家庭都是選擇一日三餐盡量在家自炊的方式。 以前常常覺得選擇這樣方式的家庭實在很厲害,畢竟一日三餐自己做飯是件多花時間體力和心力的事啊! 後來發現,其實日本的家庭餐食中,有不少因應大家需求而生的方便料理食材和方式~ 像是很多日本朋友都很喜愛的的日式早餐-生雞蛋拌飯
Thumbnail
有點餓又不會太餓的時候,主食會選擇吃麵食,吃完有飽足感又不會太撐。偶而來上一碗熱騰騰的烏龍麵真的挺不錯的,烏龍麵最喜歡吃的就是牛肉壽喜烏龍麵,牛肉的香氣配上壽喜燒醬,再搭配一顆半熟水波蛋,半熟的蛋液與牛肉壽喜拌在一起吃,真是人間美味,每次煮這道菜都會被料理給感動到,一個自己感動到自己的概念(笑翻)。
Thumbnail
這是一家我常吃的街邊小店美食,鹹豆漿和韭菜盒子,這些傳統小吃不僅美味,還充滿了家的味道,讓每一位食客都能感受到濃厚的在地文化。 鹹豆漿的獨特風味 鹹豆漿是台灣經典的早餐選擇,通常由新鮮的豆漿製成,加入鹽、醬油、香油,並搭配油條或小菜,讓人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這種豆漿的鹹香味道,與傳統的甜豆漿截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位在京都的雲月料亭,把美味放進了料理包中,簡單的工序放入電鍋中等待熟成,當米飯吸收了醬汁讓充滿乾貨香味的炊飯華麗登場。
Thumbnail
多年來,我們習慣把一個托盤裡放幾道小菜與湯與飯~一汁三菜~具有這樣結構的簡餐稱作定食,雖然這是源自於日式定食,在市場上卻一直也是中餐、或異國簡餐的用餐模式之一,疫情後,因餐飲缺工、物料成本上漲、消費力緊縮等因素,採用定食結構的料理越來越多,各式麵食、麻辣燙、南洋料理
Thumbnail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
Thumbnail
昨晚泡紅豆,今早煮紅豆飯。(糙米未泡直接加比平日更多水一起煮,整體是偏較軟口感) 一查,剛好日本新年也吃紅豆飯耶!不過,我煮糙米非糯米。而且紅豆加了頗多。 原來紅色除了跟我們一樣是吉慶色,還代表驅魔色啊! 新年快樂! 長輩說妳連這也要照啊,還給別人看。我先把照片傳到家庭群組。 我笑笑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日本外食價格高昂,很多家庭都是選擇一日三餐盡量在家自炊的方式。 以前常常覺得選擇這樣方式的家庭實在很厲害,畢竟一日三餐自己做飯是件多花時間體力和心力的事啊! 後來發現,其實日本的家庭餐食中,有不少因應大家需求而生的方便料理食材和方式~ 像是很多日本朋友都很喜愛的的日式早餐-生雞蛋拌飯
Thumbnail
有點餓又不會太餓的時候,主食會選擇吃麵食,吃完有飽足感又不會太撐。偶而來上一碗熱騰騰的烏龍麵真的挺不錯的,烏龍麵最喜歡吃的就是牛肉壽喜烏龍麵,牛肉的香氣配上壽喜燒醬,再搭配一顆半熟水波蛋,半熟的蛋液與牛肉壽喜拌在一起吃,真是人間美味,每次煮這道菜都會被料理給感動到,一個自己感動到自己的概念(笑翻)。
Thumbnail
這是一家我常吃的街邊小店美食,鹹豆漿和韭菜盒子,這些傳統小吃不僅美味,還充滿了家的味道,讓每一位食客都能感受到濃厚的在地文化。 鹹豆漿的獨特風味 鹹豆漿是台灣經典的早餐選擇,通常由新鮮的豆漿製成,加入鹽、醬油、香油,並搭配油條或小菜,讓人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這種豆漿的鹹香味道,與傳統的甜豆漿截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位在京都的雲月料亭,把美味放進了料理包中,簡單的工序放入電鍋中等待熟成,當米飯吸收了醬汁讓充滿乾貨香味的炊飯華麗登場。
Thumbnail
多年來,我們習慣把一個托盤裡放幾道小菜與湯與飯~一汁三菜~具有這樣結構的簡餐稱作定食,雖然這是源自於日式定食,在市場上卻一直也是中餐、或異國簡餐的用餐模式之一,疫情後,因餐飲缺工、物料成本上漲、消費力緊縮等因素,採用定食結構的料理越來越多,各式麵食、麻辣燙、南洋料理
Thumbnail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
Thumbnail
昨晚泡紅豆,今早煮紅豆飯。(糙米未泡直接加比平日更多水一起煮,整體是偏較軟口感) 一查,剛好日本新年也吃紅豆飯耶!不過,我煮糙米非糯米。而且紅豆加了頗多。 原來紅色除了跟我們一樣是吉慶色,還代表驅魔色啊! 新年快樂! 長輩說妳連這也要照啊,還給別人看。我先把照片傳到家庭群組。 我笑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