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了!是世界奇觀
14
位追蹤者
追蹤
糟了!是世界奇觀
14
位追蹤者
「這位先生叫武雄吧, 你有沒有想過品嚐美食的人, 到底真正在追求什麼呢? 那時候我對你們說要再來一盤, 並不是因為肚子餓才說的, 那是因為你的料理跟小當家的料理,真的很好吃 可是你卻拒絕了我,我實在為你感到非常遺憾 非常可惜,我還是坦白說吧,你的問題不是廚藝 而是你的人格有問題。」 我想我該讓賢了。
糟了!是世界奇觀的沙龍
12
會員
6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加入
前往沙龍
其他參與的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糟了!是世界奇觀的沙龍
2025/08/21
【教育理念可以是一種居住合作意向】宜蘭華德福合作社區
以後代教育、共學共好所聚集的居住社群,希望能夠透過這個分享提供大家共居社群的聚集想像。 共築幸福家園/宜蘭華德福(人智學)實驗社區是由謝佳真、陳尚峰夫婦聚集15戶教育理念相近的家庭共組的合作社區。該社區以走路五分鐘到華德福學校、緊鄰農地且僅使用建地、友善土地的規模進行規劃和社群籌組。
#
住宅
#
實驗
#
社群
喜歡
留言
糟了!是世界奇觀的沙龍
2025/07/12
【樓底學誌】任期一年的時間性思考_高中學生會暨學生自治的初步指引
【前言聲明】 筆者主要的學生自治經歷是於大學時期,高中時期對於學生權益的思考多體現於班聯會、畢籌會籌備時的行政溝通,雖然將以高中學生會的思考角度作為書寫出發點,但經驗未必能夠直接橫向移植,仍需後續更細緻的參與及討論。
#
高中
#
學生會
#
參與
1
留言
糟了!是世界奇觀的沙龍
2025/05/13
【樓底學誌】長子的群像與其關係性思考
我生命中接觸了非常多的長子,不論是自己家族內的,抑或是同儕朋友。本文所稱的長子所指稱的包含了傳統家族概念中,同宗族世代的嫡長子「大伯的大兒子」、家族最年長的大哥、家中的出生第一個男孩但是是最小的(上有姐姐)、家中僅有兩兄弟的哥哥。並提及部分家中長子的死黨。
#
家族角色
#
嫡長制度
#
家族的性別角色
2
留言
金大建築全體
2025/05/10
源於和平新生的一種天橋,兩樣情
和平新生天橋於11月19日-11月24日遭全數拆除,自剪斷鋼梁起,就只有一種純粹的政策方向與聲音。11月24日晚上,羅技師的家屬默默的來向天橋道別。本陸橋(和平新生天橋)設計期間承蒙鋼結構副理曾清銓技師、組長李榮南技師熱心指導,以及林松裕技師、莊信男技師鼎力協助,由羅瑞剛技師統合完成本設計。
#
和平新生天橋
#
天橋
#
結構
2
留言
金大建築全體
2025/05/06
【樓底學誌】榜林圓環與公館圓環
榜林圓環是我在金門大學時最早學習車行圓環的路口,不論是通往租屋處、看電影、回台灣都是很常使用的節點,在理解圓環運作以後也以金門擁有這種方便的設施為榮。
#
圓環
#
紅綠燈
#
路口
喜歡
留言
金大建築全體
2025/05/06
【樓底學誌】規劃史學會_組隊行動紀錄:從組織動員到政治協商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與規劃史學會成立的過程,以及在組織動員中遇到的挑戰與心得。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了性別平等、參與式規劃、批判實在論等議題在學會中的推動,並反思了組織動員的策略與意義。
#
規劃史學
#
性別空間規劃視角
#
組織動員
喜歡
留言
金大建築全體
2025/05/06
【樓底學誌】建築設計的世界總是如此浪漫
(從臉書個版轉回來) 實習和新鮮人的季節即將到來,我因故很久沒有發相關文章,趁著五一節前的空檔,看到很多嶄新的招募文,正好能夠嘗試做出提醒。 我會以個人在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的所見所聞作為建議的基底,請具有完善制度、給薪、充分思考的公司行號參考就好,以下建議中的批評案例未必與貴公司有關,請更加有
#
實習
#
勞動
#
建築設計
2
留言
金大建築全體
2024/09/04
【樓底學誌】第一次參加研討會就先談會後遊記吧!
終於把不小心成行的海外研討會收尾了,趁這個機會想要透過遊記來好好感謝會後我跑去馬來西亞跟新加坡時,熱情接待我的朋友,一個讓我吃到撐死,一個讓我逛到累死,身心靈皆獲得超出原先計畫的大滿足,真的很感謝他們。
#
新山
#
媽媽擋
#
宗教政治
6
留言
糟了!是世界奇觀的沙龍
2024/01/18
【樓底學誌】關於地方創生的一些小事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
地方創生
#
文教基金會
#
成功方程式
2
留言
金大建築全體
2024/01/03
【樓底學誌】那些來過金門大學建築系的建築藝人_一場令人無奈的個人經歷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
#
建築藝人
#
權力地景
#
權力不對等
6
2
杏蟹小魚
2024/01/03
喜歡
感謝工會陪伴勞工爭取權益(我會乖乖繳會費的QQ)。覺得具有論述能力的建築人值得學習,但確實沒必要為業界塑造更多「建築明星」。尤其覺得建築類的工作(不論在事務所、工地還是建設公司)都先需要理解(解讀)問題的能力,然後是整合、溝通的能力,之後才會是創作、繪圖的能力。太過強調所謂的「建築才華」反而容易拉大「明星」與「凡人」的距離(絕對不是指能力的距離),也容易打擊勞動方的自信。
喜歡
糟了!是世界奇觀
發文者
2024/01/15
1
杏蟹小魚 嗚嗚謝謝支持。沒錯學著辨析出能學習的內容,練習與人達成共識,討論問題最為重要,我們的評圖機制未必有這樣的設計企圖,反而被明星化的概念收攏為工具。然後溫柔的與人為善,珍惜人才,才可能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良好勞動環境。感謝小魚學姊的回應,尤其是「『明星』與『凡人』的距離(絕對不是指能力的距離)」更是擊中勞動者的心裡話。
1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