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全

陳品全

3 位追蹤者
4會員
5內容數
哲學、心理、諮商、社會學
由新到舊
千禧曼波的逃避自由 ft.佛洛姆我看到的千禧曼波有好多依賴,每個角色都需要著、依賴著對方。 而有些離不開的關係,看起來像是害怕,害怕沒了關係之後所要面對的自己。 本文簡介佛洛姆《逃避自由》書中提到的施虐、受虐的心理機制,並探討在千禧曼波中角色之間依賴關係。
Thumbnail
2024-06-25
5
什麼是辯證法?如何讓人發展出自己的想法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Thumbnail
2024-06-18
7
佛洛姆《To have or to be》:語言中的存在與擁有 ft.完形 Gestalt佛洛姆在《To Have or To Be》一書中深入探討了「擁有模式」和「存在模式」之間的區別,並指出我們所選擇的模式也會展現在語言的使用上。這篇文章將探討語言如何反映我們的生活模式,並談及完形治療如何從當事人的語句看出端倪、協助當事人通過改變語言來促進自我覺察和內在整合。
Thumbnail
2024-06-10
3
佛洛姆《To have or to be》:從擁有模式到存在模式 佛洛姆認為現代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的影響)導致人們對佔有和控制的迷戀而逃避了存在。 本文討論了佛洛姆的擁有與存在理論,闡述了擁有模式和存在模式的差異,以及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對於擁有模式的偏好。
Thumbnail
2024-06-03
5
語言是意義的家:經驗與評價心中那些充實、滿足、豐富的感受在這些正面評價出來之後,有種怪怪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評價,讓我從豐富、多樣、模糊的感受降維成片面的感受:具體而單調。 語言是意義的家,若不找個詞彙定調,當下豐富、模糊的感受可能隨時間消散、沒有記憶點。 語言是意義的家,找到詞彙記住了,但到底記住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4-05-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