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爾-avatar-img

克莉爾

472 位追蹤者

克莉爾

472 位追蹤者
前任公務員,辭職後創作文字、podcast、實驗經營社群及探索自己的職涯跟人生,個人品牌為「翻轉公職」,著作有《公務員工作生存教戰手冊》。
avatar-img
翻轉公職的沙龍
665會員
72內容數
翻轉公職寫自媒體經營觀察、重新認識職涯的過程及嘗試,適合對於「只當過公務員」的人辭職後如何活下去感到好奇的,或者「希望有天不要當公務員」的人,以及還不確定要做甚麼、如何知道要做甚麼的人。至於免費內容,請搜尋翻轉公職網站、podcast。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付費限定
這篇文章分享我評估公職職場「值不值得」你待的 4 個提醒,下篇還補充了商調的時候怎麼評估職缺的看法(個人經驗+協助150個人以上的經驗)。
付費限定
我在職涯諮詢時,持續遇到來訪者遭遇此項困擾,因此寫成這篇: 職場中發生不愉快的處境,我該積極行動離開嗎?還是繼續撐下去?(不管商調或離職或其他) 有很多人明明在很不利的環境中,卻停頓持續多年,觸及到某個臨界爆發點,開始採取行動時,卻又發現自身條件已經不好、長期沒面試內心恐慌等;也有人在轉換的時候
Thumbnail
src
Anthea-avatar-img
2025/04/29
許願克莉爾能分享自己商調面試或面試他人的詳細經驗或感想,比方說對哪個機關印象深刻、對方問了什麼問題、有考了哪些實作或測驗、採用個人面試或團體面試等等。原則性的內容在BLOG有很多了,希望能有比較屬於個案的分享。非常感謝克莉爾總是將自己的經驗轉化為清晰的文章,對我來說就如同一位非常難得的良師益友,謝謝克莉爾高品質的無私分享!
付費限定
我以前是公務員,現在做企業端業務(B to B Sales),發現以前公職累積的職場技能,在業務銷售上竟然非常管用!
Thumbnail
Wen Lo-avatar-img
2025/04/24
最後一句真的很吸引人出圈! 現在能做的可能就是讓自己能力培養到有足夠信心能跳槽到民間吧哈哈🤣
付費限定
轉職民間工作快1年,我也難免有懷念公務員時期的時候,到底公職的那些事情讓我念念不忘?難道我後悔辭職了嗎?
Thumbnail
萬學琪-avatar-img
2025/06/19
我個人的公職經驗是與1、2相反
付費限定
我面談超過 110 個人,諮詢前曾表示「想討論離開公職的可能性」的人,最後大概只有 20% 不到的人會朝辭職發展,而其中只有更少數的 3%的人,是一切都做好準備的,到底怎麼判斷這條線?又要怎麼讓自己越來越趨近「健康辭公職」?這篇文章用我的經驗,給你十個自我提問與五個準則。
Thumbnail
肉圓小精靈-avatar-img
2025/01/26
推推👍 各個段落還可以分別超連結去別的地方 真的太讚啦😍
克莉爾-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6
肉圓小精靈 覺得這篇好像是總結很多以前文章的一個精華篇
付費限定
回歸職場超過三個月了,從分工很細、層級節制的政府組織型態,到一切全靠自律與自我行銷創作的自由工作者,現在又到扁平化、變化多端的新創公司,短短兩年多我的職涯真的經歷了很多不一樣的歷程。 這篇想輕鬆聊聊在新創公司上班三個月,跟過去十幾年都在政府體系有甚麼差別,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曾雅熙-avatar-img
2024/10/19
簡報的部分,有canva這樣的工具成果會漂亮很多!
克莉爾-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0
曾雅熙 公司有品牌形象,因此比較不會用免費素材,加上團隊共享資源時,與keynote、google slide不同軟體轉換也都會有額外的時間跟不方便,這是很難在正式的簡報中用 canva 製作的原因
付費限定
有慣性道歉敷衍,但總是逃避、從不解決問題也不改善的人,這會讓對方感到無力無奈、關係無從推進; 也有沒甚麼事就覺得都是自己的錯的人,過度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看不到自己優點的人,雖然讓人心疼,但相處起來,其實很累。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七月開始到我很喜歡的新職場上班了!只當過公務員的我,在這個將近 40 歲的年紀,還是得到了心儀的工作機會,回顧這段轉職歷程,可以說收獲滿滿。
克莉爾-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1
我的專題是單次購買制度,不會重複扣款,所以也沒有退訂機制喔
這篇分享政府機關如何應對立委索資、立委關切案件和各式協調會,提供大家評析這次「國會改革法案」爭議的另一個新觀點。
黑貓-avatar-img
2024/05/23
繼續路過的前國會助理在現制下,當行政部門過度圍繞著立法部門運轉,其實一個不太健康的過程。行政部門必須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因應監督,而不是執行。反過來說,對於能量不夠的立法部門,要如何完成監督的工作,就會出現如文所說很多不合理的現象了。有一些人情潛規則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誕生的:小到譬如說可以提早知道質詢方向;長官想溝通的時候管道暢通;預算旺季在立院有地方可以休息、臨時需要一些備品有人可以救援等等。大到在機關與機關之間的紛爭,AB機關都有理的時候,人情怎麼還可能就是選擇的準據了。如果覺得這些資源運用和潛規則不合理,或許可以一起想一想,該怎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