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圖紙-avatar-img

前圖紙

79 位追蹤者
PreBluePaper
avatar-img
89會員
78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艾倫和他的朋友修改了「烤麵包機」的維基條目,宣稱一位名為「艾倫.麥克馬斯特」的發明家,1893年於愛丁堡發明了烤麵包機。一年後更進一步升級了這個惡作劇,建立了一個專門介紹艾倫.麥克馬斯特的條目。但他們沒有料想到的是,陸陸續續地,報章雜誌、百科全書、甚至博物館都相信了這些故事,並將它延續了下去。
Thumbnail
  那個所謂的「元素定義」只是對一種傳統化學觀念的轉述而已,那既不是波義耳獨創的,他也並非想要用這個定義創建自己的「元素說」。波義耳真正的貢獻在於,他把「如何考慮元素」的關鍵從「物質的特性」導回到了物質本身,挑戰了古代自然哲學與傳統煉金術的邏輯,並且將「化學」這門學問,從它服務的實踐領域中獨立出來。
Thumbnail
  同時,這些研究者也觀察到,在溫度較高、負面情緒較少的其他季節,陽光對零售銷售的幫助會降低,甚至可能變得負面。所以他們認為,「日照」之所以對消費意願有所影響,是因為它能有效緩解人們的負面情緒。相反的,「更多的正面情緒」則不會對消費意願帶來明顯的提升。
Thumbnail
  結果顯示,那些看過自己「老化」照片的受試者,平均願意多存下約30%的儲蓄。哈爾教授認為,這反映了當人們與「未來的自己」產生情感連結時,他們會改變自己的長期財務與道德決策。而任何能夠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具體、鮮明、可視的方法,都能幫助我們做出從長期的眼光看來更明智的決策。
Thumbnail
  對其他資訊也是一樣,要讓自己有更好的分辨、識讀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當某個意見領袖告訴你「只要相信特定的頻道」或「其他聲音都是錯的/假的」時,我們需要特別警覺,因為他很可能正在有意識地想要讓你失去判斷能力,以便更好地將他想要輸出的觀點強加於你。
  我們應該在開會之前就明白地讓所有人知道這個會議屬於哪一種會議,譬如是「公告分配型」、「進度回報型」、「腦力激盪型」還是「決策型」。那些冗長且沒有重點的會議,常常就是把這四類事情(乃至於更多不相干的事情)放在同一場會議裡面討論。這是開會之前就應該要避免的,而不是讓所有人一起在失焦的討論中迷航。
  一旦人們養成這種倍速觀看的習慣之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就變得慢得不可忍受了。在2021年一份針對日本大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調查者發現有超過一半的人會將線上課程用1.5~2倍速播放。因為他們實在無法忍受教授原來的講課速度,想要把時間用在其他地方。
Thumbnail
  作者認為,我們經常會輕忽最大的風險,因為那需要非常多的小事件連鎖反應才可能發生。然而,這些小事件分別而言發生的機率都不小,且在它們共同創造更大災難之前,鮮少有人能夠提前把它們關聯在一起。這是災難「突然發生」的理由,因為在那之前,我們低估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小毛病。
Thumbnail
  椅子、螢幕、鍵盤,它們同樣以固定的位置與固定的尺寸擔任了寫作時候的背景。某些語句與文字上的細節,會因此有些許的差異。身體前傾的角度、痠痛與否、視野中有多少螢幕外的畫面。我們沒辦法十分科學地做出對照組,但當下確實是被一切的「之前」所形塑,而那些彷彿永恆的傢俱,無聲無息地在每一日發揮它們的影響力。
  簡化的以「用/不用AI」、「學/不學AI」來二分,只會給出要嘛帶有嚴重誤導性、要嘛說了等於白說的粗糙結論,而沒有正確地認知到「能夠活用AI,讓自己做得更好」和「依賴於AI、少了AI就不知道怎麼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去用前者的優點幫後者辯護,顯然不是一種好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