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藝上下過功夫的人,才可能活用、而非依賴於AI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陪伴與成長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技藝上下過功夫的人,才可能活用、而非依賴於AI〉2025-02-12

 

  在討論使用AI的時候,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喜歡一刀切地區分「用AI」和「不用AI」。如果是徹底反對AI的人,這樣區分或許有一點道理,因為對他們來說,只要創作過程中有使用到AI,就可能已經犯了如「抄襲」、「偷工減料」之類的問題,用多少只是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已。

 

  但如果支持使用AI的人也用這種簡化的二分法,論證會變得非常粗糙且毫無說服力。譬如,當一名教授說他不接受學生用AI寫報告時,他的意思並不是「在完成報告的過程中,你不能使用AI輔助」,而是「我不接受一篇由AI生成出來的報告」。

 

  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但我看到有些支持AI使用的人會將之混為一談,認為不接受AI寫報告的教授「預設了AI產出就是不好的產出」。顯然,教授不需要有這樣的預設就能拒絕這些AI生成的報告,即便我們先把尚有爭議的抄襲問題存而不論,除了當前的AI模型尚且沒有能力獨自生成出真的符合學術要求的文章(在幻覺問題還沒解決之前,在多數學科中這件事情都不會改變),更重要的事情是,用AI會讓學生少訓練到很多原來教授希望他們訓練到的技能。

 

  我們確實可以去討論那些技能在未來的--譬如GPT5、GPT6的--時代中是否重要,但在這個結論被給出來之前,這些課程的目標就不是「學生是否是一個好的AI使用者」,而是其他能力的培養。

 

  如果在能夠展現出自己相關能力的前提下,學生在報告寫作的過程中使用到了AI,譬如用它輔助翻譯、用它輔助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和它「討論」報告主題,然後在自己思考並整合過後,寫出一篇自己的報告,我相信多數教授不會反對。

 

  他們真正會反對的是,那些沒有AI就完成不了報告的人,用AI去把一個所謂的「報告」生產出來。然後,由於他自己分辨不出怎樣的報告是好的報告,所以也不會知道應該怎麼對報告做合理的調整,就直接把這個凸顯出他沒有完成報告能力的「報告」交出去。那麼,被退件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事實上,這和找人代筆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你找的對象並不專業,而且不是人。

 

 

  在非作業的作品上情況有類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類似的地方是,在我們欣賞作品時,令我們感動的有時不只是作品的內容,也關於我們對於創作者努力的認識。就像友克鑫拍賣會期間,小傑和奇犽利用「凝」,可以看到好作品上作者投入的「念」,作品的價值與作者的投入息息相關,這是深藏在文化裡面的。

 

  即便在人類早已無法和AI匹敵的圍棋界,觀眾們還是會把目光放在人類棋手間的競技上,而不會關心AI之間的對局。幾天前輝達與卡內基美隆大學合作推出能讓機器人做出後仰跳投動作的動作AI,會對它有興趣的人,也不會是從籃球比賽的角度感到興奮。

 

  一些社群上的動漫迷,在知道自己追隨的繪師是透過AI產圖後,會果斷退追。雖然對方的作品的確在美術或觀看視角上面吸引自己,但終究缺乏了某種令人感動的人類經驗。

 

 

  AI確實是一個銳不可擋的趨勢,我也認為任何領域的工作者,包括創作、學術、助人工作或任何要求人性的技藝,學習如何使用AI工具都是讓自己在專業中更進一步所不可或缺的環節。但去簡化的以「用/不用AI」、「學/不學AI」來二分,只會給出要嘛帶有嚴重誤導性、要嘛說了等於白說的粗糙結論,而沒有正確地認知到「能夠活用AI,讓自己做得更好」和「依賴於AI、少了AI就不知道怎麼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去用前者的優點幫後者辯護,顯然不是一種好的論證。

 

  這種粗糙的思考方式,會使得一些人從錯誤的角度評估「競爭力的有無」。AI科技是一種進步迅速的科技,如果缺乏真正對一個領域的核心技能,在AI迭代之後,你的優勢也有可能迅速被取代。唯有真正理解且耕耘於該領域的專家,才可能帶著那些核心能力,穿越科技迭代,鍛造出這個時代難以想像的創造性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99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Thumbnail
2025/04/25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Thumbnail
2025/04/24
  對個人而言,真正最有價值的能力往往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擁有一種強烈的、令人激動的自我實現內在動機。在那種自我動機之下,人們不是為了得到好表現或其他外在獎勵才去做,而是因為喜歡,所以即便沒人要你做,你也會一再重複,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修正後,表現自然愈來愈好。
2025/04/24
  對個人而言,真正最有價值的能力往往不是「被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擁有一種強烈的、令人激動的自我實現內在動機。在那種自我動機之下,人們不是為了得到好表現或其他外在獎勵才去做,而是因為喜歡,所以即便沒人要你做,你也會一再重複,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修正後,表現自然愈來愈好。
2025/04/13
相比起來,讓孩子更自由地結交年齡接近的鄰居小孩,讓他們擁有相對穩固且真實的社交圈,風險遠小於將他們關在家裡,讓他們把社交需求投放在素未謀面且可能心懷不軌的網友身上。而且,在家庭裡愈不自由的小孩,往往愈可能隱藏自己的部分生活,不透露給家長知道。畢竟知道了就會被阻止,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那還不如不要說。
Thumbnail
2025/04/13
相比起來,讓孩子更自由地結交年齡接近的鄰居小孩,讓他們擁有相對穩固且真實的社交圈,風險遠小於將他們關在家裡,讓他們把社交需求投放在素未謀面且可能心懷不軌的網友身上。而且,在家庭裡愈不自由的小孩,往往愈可能隱藏自己的部分生活,不透露給家長知道。畢竟知道了就會被阻止,根本沒有討論的空間,那還不如不要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指令與程式碼在語言、運作方式和著作權方面存在差異。AI指令的著作權議題取決於獨立性、原創性、展現形式和目的。AI產生的AI指令可能需要考慮人類參與程度、修改程度以及AI生成的獨立性。AI生成的內容,雖然缺乏創造力和情感,仍是重要的工具和手段,與人類合作能夠發揮最大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指令與程式碼在語言、運作方式和著作權方面存在差異。AI指令的著作權議題取決於獨立性、原創性、展現形式和目的。AI產生的AI指令可能需要考慮人類參與程度、修改程度以及AI生成的獨立性。AI生成的內容,雖然缺乏創造力和情感,仍是重要的工具和手段,與人類合作能夠發揮最大的潛力。
Thumbnail
早前嘗試以“美麗的澳門”生成一幅插畫時,得出圖中這個有趣的結果,於是就想到這種新科技的主要局限,寫了這篇小文章。
Thumbnail
早前嘗試以“美麗的澳門”生成一幅插畫時,得出圖中這個有趣的結果,於是就想到這種新科技的主要局限,寫了這篇小文章。
Thumbnail
以上稱呼,你喜歡哪個? 如果要我選的話,我根本無所謂。畢竟這三個稱呼都是AIarter不斷退讓的名稱,最近比較新的是:AIuser 或是AIplayer。有什麼差別?差別在於大眾對AIart的認知、接受度與定位,然後AIarter在這之間取得妥協。
Thumbnail
以上稱呼,你喜歡哪個? 如果要我選的話,我根本無所謂。畢竟這三個稱呼都是AIarter不斷退讓的名稱,最近比較新的是:AIuser 或是AIplayer。有什麼差別?差別在於大眾對AIart的認知、接受度與定位,然後AIarter在這之間取得妥協。
Thumbnail
But, 我想要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角度 身為了解過 AI 的工程師的角度 他們的論述多是針對"目前的AI"來看 甚至還不到目前 AI 的最佳水平,而是以"他們能使用出 AI 的水平" 我自己認為,這連目前"真正" AI 的水平都還遠遠不到 用這樣來看待 AI 取代工作這件事更是沒那麼靠譜
Thumbnail
But, 我想要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角度 身為了解過 AI 的工程師的角度 他們的論述多是針對"目前的AI"來看 甚至還不到目前 AI 的最佳水平,而是以"他們能使用出 AI 的水平" 我自己認為,這連目前"真正" AI 的水平都還遠遠不到 用這樣來看待 AI 取代工作這件事更是沒那麼靠譜
Thumbnail
  前陣子ChatGPT出來,一時成了最熱門的搜索詞,在Youtube上面這類的介紹討論也大量冒出。有賺views的,也有賣課的。   我本身是個科技白癡,試了一陣AI作畫之後,因為總感覺不符預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提詞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又拿起筆,練起美術基礎來。   Chat的功能我用過一點,它比
Thumbnail
  前陣子ChatGPT出來,一時成了最熱門的搜索詞,在Youtube上面這類的介紹討論也大量冒出。有賺views的,也有賣課的。   我本身是個科技白癡,試了一陣AI作畫之後,因為總感覺不符預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提詞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又拿起筆,練起美術基礎來。   Chat的功能我用過一點,它比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我們的任務是傳授頂尖幕僚的危機處理與兵棋推演的專業知識。也包含培養你具備國際化的視野與中國重要議題的知識,幫自己把關國內外資產與評估風險。雖然在方格子,我是把付費專欄名稱寫為「決策制定與風險管理技能,連AI都取代不了你的職場技能與加薪術」,但是核心內容一樣,我只是把名稱換成大家可能比就熟悉的用詞讓大
Thumbnail
我們的任務是傳授頂尖幕僚的危機處理與兵棋推演的專業知識。也包含培養你具備國際化的視野與中國重要議題的知識,幫自己把關國內外資產與評估風險。雖然在方格子,我是把付費專欄名稱寫為「決策制定與風險管理技能,連AI都取代不了你的職場技能與加薪術」,但是核心內容一樣,我只是把名稱換成大家可能比就熟悉的用詞讓大
Thumbnail
許多AI軟體雨後春筍,雖然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但有體力工作的人,還是要學習、訓練其他能力。 除了需要人照顧、看管(或管理)、決策、執行……之類的仍缺不了人,有綜合能力的人可善用AI。 把原本自己一個人很難完成的事,善用多種AI輔助,完成一個又一個成品。比如:對於影片自媒體經營者,無疑多了好幾個幫手。
Thumbnail
許多AI軟體雨後春筍,雖然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但有體力工作的人,還是要學習、訓練其他能力。 除了需要人照顧、看管(或管理)、決策、執行……之類的仍缺不了人,有綜合能力的人可善用AI。 把原本自己一個人很難完成的事,善用多種AI輔助,完成一個又一個成品。比如:對於影片自媒體經營者,無疑多了好幾個幫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