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藝上下過功夫的人,才可能活用、而非依賴於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技藝上下過功夫的人,才可能活用、而非依賴於AI〉2025-02-12

 

  在討論使用AI的時候,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喜歡一刀切地區分「用AI」和「不用AI」。如果是徹底反對AI的人,這樣區分或許有一點道理,因為對他們來說,只要創作過程中有使用到AI,就可能已經犯了如「抄襲」、「偷工減料」之類的問題,用多少只是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已。

 

  但如果支持使用AI的人也用這種簡化的二分法,論證會變得非常粗糙且毫無說服力。譬如,當一名教授說他不接受學生用AI寫報告時,他的意思並不是「在完成報告的過程中,你不能使用AI輔助」,而是「我不接受一篇由AI生成出來的報告」。

 

  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但我看到有些支持AI使用的人會將之混為一談,認為不接受AI寫報告的教授「預設了AI產出就是不好的產出」。顯然,教授不需要有這樣的預設就能拒絕這些AI生成的報告,即便我們先把尚有爭議的抄襲問題存而不論,除了當前的AI模型尚且沒有能力獨自生成出真的符合學術要求的文章(在幻覺問題還沒解決之前,在多數學科中這件事情都不會改變),更重要的事情是,用AI會讓學生少訓練到很多原來教授希望他們訓練到的技能。

 

  我們確實可以去討論那些技能在未來的--譬如GPT5、GPT6的--時代中是否重要,但在這個結論被給出來之前,這些課程的目標就不是「學生是否是一個好的AI使用者」,而是其他能力的培養。

 

  如果在能夠展現出自己相關能力的前提下,學生在報告寫作的過程中使用到了AI,譬如用它輔助翻譯、用它輔助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和它「討論」報告主題,然後在自己思考並整合過後,寫出一篇自己的報告,我相信多數教授不會反對。

 

  他們真正會反對的是,那些沒有AI就完成不了報告的人,用AI去把一個所謂的「報告」生產出來。然後,由於他自己分辨不出怎樣的報告是好的報告,所以也不會知道應該怎麼對報告做合理的調整,就直接把這個凸顯出他沒有完成報告能力的「報告」交出去。那麼,被退件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事實上,這和找人代筆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你找的對象並不專業,而且不是人。

 

 

  在非作業的作品上情況有類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類似的地方是,在我們欣賞作品時,令我們感動的有時不只是作品的內容,也關於我們對於創作者努力的認識。就像友克鑫拍賣會期間,小傑和奇犽利用「凝」,可以看到好作品上作者投入的「念」,作品的價值與作者的投入息息相關,這是深藏在文化裡面的。

 

  即便在人類早已無法和AI匹敵的圍棋界,觀眾們還是會把目光放在人類棋手間的競技上,而不會關心AI之間的對局。幾天前輝達與卡內基美隆大學合作推出能讓機器人做出後仰跳投動作的動作AI,會對它有興趣的人,也不會是從籃球比賽的角度感到興奮。

 

  一些社群上的動漫迷,在知道自己追隨的繪師是透過AI產圖後,會果斷退追。雖然對方的作品的確在美術或觀看視角上面吸引自己,但終究缺乏了某種令人感動的人類經驗。

 

 

  AI確實是一個銳不可擋的趨勢,我也認為任何領域的工作者,包括創作、學術、助人工作或任何要求人性的技藝,學習如何使用AI工具都是讓自己在專業中更進一步所不可或缺的環節。但去簡化的以「用/不用AI」、「學/不學AI」來二分,只會給出要嘛帶有嚴重誤導性、要嘛說了等於白說的粗糙結論,而沒有正確地認知到「能夠活用AI,讓自己做得更好」和「依賴於AI、少了AI就不知道怎麼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去用前者的優點幫後者辯護,顯然不是一種好的論證。

 

  這種粗糙的思考方式,會使得一些人從錯誤的角度評估「競爭力的有無」。AI科技是一種進步迅速的科技,如果缺乏真正對一個領域的核心技能,在AI迭代之後,你的優勢也有可能迅速被取代。唯有真正理解且耕耘於該領域的專家,才可能帶著那些核心能力,穿越科技迭代,鍛造出這個時代難以想像的創造性成果。

avatar-img
89會員
78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但具體看這個例子的話,它看起來像是在相同框架中的爭論,譬如說那個問題可以是「孫悟空武力高強,強盜其實傷不了他。將對方打死是否不合比例?」;又或者對孫悟空來說,他是在保護其他可能被傷害的人、行使正義,並不是隨意殺生。題目並未呈現出兩人無法聚焦在相同框架,而更像是兩人在一個倫理學問題上有不同的立場。
  而之所以我們會那麼常盯著手機,不是因為手機提供了多棒的內容,而是因為,它就是如此地便利。我們可以隨時把它從口袋裡拿出來,而不像電腦的時代,我們首先必須為自己空出一段時間,在電腦前握著滑鼠正襟危坐。而手機不同,無論是走在街上還是癱在沙發,它成為我們生活中過於緊密的一部分,方便過了頭。
  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當我們玩完這些顏料,要開始收拾環境時,對這些「什麼都能玩」、「什麼都好玩」的孩子來說,一個更好玩的遊戲開始了!好幾個人搶著要刷地,沒拿到刷子的人跑去拿水盆裝水、拿著清潔劑擠泡泡。在大人視角裡是有點累人的清潔活動,他們依然能玩得樂此不疲。
  小機器人的移動方式也很單純,它可以朝上下左右任意一個方向移動。然而,因為它們的剎車系統全都壞掉了(噢不!),所以一定要撞到障礙物(牆壁或其他小機器人)才會停下來。遊戲的目標就是在時間之內,盡可能想出最少的步數讓對應的小機器人順利「回家」。
  就像海利最開始提到的,我們總想把自己的每一刻都塞滿。明明還有那麼多工作沒做,卻在「放空發呆」。我們相信自己正在拖延,而從沒有把「心靈神遊」、「做白日夢」當成一種有正面價值的活動。而當海利在普鎮度假,沒有未完成的事追著他跑時,「心靈神遊」成了一件沒有負擔的活動,可以更全面地體現它的積極作用。
  生命的不同階段裡,相同的價值會在我們心目中有不同的排序。就像在金融市場裡,我們總要記得保持一定的資金水位,讓我們抵禦未料想到的風險,並在真正的機會來臨時,不會只能乾瞪眼。時間也是如此,我們必須保持可以填入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那些空白,過的有一點點無聊與清閒,來容納自己未來一切可能的潛力與發展。
  但具體看這個例子的話,它看起來像是在相同框架中的爭論,譬如說那個問題可以是「孫悟空武力高強,強盜其實傷不了他。將對方打死是否不合比例?」;又或者對孫悟空來說,他是在保護其他可能被傷害的人、行使正義,並不是隨意殺生。題目並未呈現出兩人無法聚焦在相同框架,而更像是兩人在一個倫理學問題上有不同的立場。
  而之所以我們會那麼常盯著手機,不是因為手機提供了多棒的內容,而是因為,它就是如此地便利。我們可以隨時把它從口袋裡拿出來,而不像電腦的時代,我們首先必須為自己空出一段時間,在電腦前握著滑鼠正襟危坐。而手機不同,無論是走在街上還是癱在沙發,它成為我們生活中過於緊密的一部分,方便過了頭。
  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當我們玩完這些顏料,要開始收拾環境時,對這些「什麼都能玩」、「什麼都好玩」的孩子來說,一個更好玩的遊戲開始了!好幾個人搶著要刷地,沒拿到刷子的人跑去拿水盆裝水、拿著清潔劑擠泡泡。在大人視角裡是有點累人的清潔活動,他們依然能玩得樂此不疲。
  小機器人的移動方式也很單純,它可以朝上下左右任意一個方向移動。然而,因為它們的剎車系統全都壞掉了(噢不!),所以一定要撞到障礙物(牆壁或其他小機器人)才會停下來。遊戲的目標就是在時間之內,盡可能想出最少的步數讓對應的小機器人順利「回家」。
  就像海利最開始提到的,我們總想把自己的每一刻都塞滿。明明還有那麼多工作沒做,卻在「放空發呆」。我們相信自己正在拖延,而從沒有把「心靈神遊」、「做白日夢」當成一種有正面價值的活動。而當海利在普鎮度假,沒有未完成的事追著他跑時,「心靈神遊」成了一件沒有負擔的活動,可以更全面地體現它的積極作用。
  生命的不同階段裡,相同的價值會在我們心目中有不同的排序。就像在金融市場裡,我們總要記得保持一定的資金水位,讓我們抵禦未料想到的風險,並在真正的機會來臨時,不會只能乾瞪眼。時間也是如此,我們必須保持可以填入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那些空白,過的有一點點無聊與清閒,來容納自己未來一切可能的潛力與發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1. 在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 「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這樣的過程不僅是利用AI來幫自己的忙,更是讓自己熟悉AI的能力,讓你自己更加瞭解AI能如何協助你,或者威脅你,或者取代你
而「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 則是在擁有技能後,不斷精益求精,進一步發展出的「技藝 Art」。 而AI 如何充實 (Enrich),擴展 (Expand),強化 (Amplify) 技能發展 (Skill Development)呢?
「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 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由於AI是“通用科技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並不會有一本書能幫助你了解它全部的價值,以及他全部的限制。」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AI 科技的發展,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開發創意,從而提升你的經營自媒體的績效,使學習AI變得更加重要。這篇文章討論了學習AI技能的價值和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成果。
有AI就不用學習了?那是不想當人了嗎?如果自己覺得自己還是人,就要繼續努力學習。 有了AI的存在,我們可以專注於那些更加需要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事務,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停止學習。相反,如果我們堅信自己仍然是人,那麼就應該不斷努力學習,這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熱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最近和朋友討論AI,朋友提到了跟上AI議題、學習AI工具的難點: 雖然知道有各種AI工具,但不知道哪裡會用得到。 工具演變這麼迅速,如果現在學,工具一下子又更新,就又得重新學習,好像永遠都跟不上。 如果AI幫我做了很多事情,那我要做什麼?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1. 在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 「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這樣的過程不僅是利用AI來幫自己的忙,更是讓自己熟悉AI的能力,讓你自己更加瞭解AI能如何協助你,或者威脅你,或者取代你
而「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 則是在擁有技能後,不斷精益求精,進一步發展出的「技藝 Art」。 而AI 如何充實 (Enrich),擴展 (Expand),強化 (Amplify) 技能發展 (Skill Development)呢?
「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 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由於AI是“通用科技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並不會有一本書能幫助你了解它全部的價值,以及他全部的限制。」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如何運用A I這個工具,以人為本,不是讓AI主導你的人生。
AI 科技的發展,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開發創意,從而提升你的經營自媒體的績效,使學習AI變得更加重要。這篇文章討論了學習AI技能的價值和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成果。
有AI就不用學習了?那是不想當人了嗎?如果自己覺得自己還是人,就要繼續努力學習。 有了AI的存在,我們可以專注於那些更加需要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事務,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停止學習。相反,如果我們堅信自己仍然是人,那麼就應該不斷努力學習,這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熱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最近和朋友討論AI,朋友提到了跟上AI議題、學習AI工具的難點: 雖然知道有各種AI工具,但不知道哪裡會用得到。 工具演變這麼迅速,如果現在學,工具一下子又更新,就又得重新學習,好像永遠都跟不上。 如果AI幫我做了很多事情,那我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