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呀,這只是作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週帶小孩做「期末呈現」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期末呈現」是學校規定的展覽,讓上寫作課的小孩挑選攝影課小孩所拍的照片,然後寫下自己對照片的觀察、感受或想編的故事。其實發揮的空間還蠻大的,但我發現小孩們對待「期末呈現」的態度,跟之前幾次帶他們做底片詩和咖啡濾紙詩不太一樣。

這個發現是從小昕身上開始的。

「這就是你想要表達的嗎?」我看著小昕的寫在照片旁邊的文字說。

「對呀。」小昕點頭。

「可是我覺得……」我隱約覺得小昕這次寫得有點敷衍了事,但又還沒想到適合的措詞。

「怎麼了?」小昕說。

「你今天是不是不太想寫?」我問。

「還好啊。」小昕說。

「那你剛剛有讀你寫的東西嗎?你看這裡……」我指著她寫的字說。

「我不想看,也不想改。」小昕說。

「是喔,可是這個要展覽耶!那就這樣交出去囉!沒關係嗎?」我說。

「沒關係呀!這只是作業而已。」小昕說。

然後阿偉,雖然阿偉平常就是個比較愛畫不喜歡寫的小孩,但做起底片詩或咖啡濾紙詩時,他也是能寫上很多。但那天,他興致高昂的挑了三張照片,但三張照片都只有寫了「一個詞」。我說你對這三張照片的想像都好強,而且你嘴巴講出來的比你寫在紙上的還多很多,你想要把它們寫下來嗎?

阿偉說不要,「我不想寫。」

那天下課回家後,我一邊讀著他們期末呈現寫的東西,一邊想。

raw-image

我猜對某些小孩來說,這次的攝影作品寫作是「作業」,而不是「作品」。

雖然我在前面的文章曾說過,現在大部分的小孩還不太有「作品」的概念,但這指的是他們對「自己寫出來的文字」還不夠有自覺。但是,「這是被指定要做的」以及「這是我自己想要寫的」,這種事情在他們心中還是有區別的。

但這會不會是我自己猜想的呢?在接下來的一次上課中,我先問了小孩對於「作業」和「作品」的想法。

「你們覺得『作業』跟『作品』有什麼不同嗎?」我問。

「作品是要拿去展覽的。」

「作業也可以展覽啊!」

「作業是老師出的,題目是老師訂的。」

「作品可以自己訂題目。」

「作品可以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作品是發自內心的想法。」

小孩們對作品是什麼講得比較多。後來有個小孩說:「作業是要讓我們學習跟練習的。」但他說完馬上有別的小孩接著說:「作品也可以學習啊!」

小孩講到這裡,我心裡大概有個底。於是我接著問,「那你們覺得這學期我們做過的東西,像底片詩、咖啡濾紙詩之類的,是作業還是作品呢?」

「作品!」小孩們不約而同的說。

「那挑照片寫東西的那個,你們覺得是作業還是作品?」我問。

「作品……」有小孩說,不過聲音有點小。「我覺得像作業。」另外有小孩說。「是作品啦……」「是作業……」兩個小孩鬥起嘴來。

我:「所以你們有些人覺得寫攝影照片的故事,有點像作業嗎?」

孩:「對呀。」

我:「可是照片不都是你們自己選自己喜歡的嗎?」

孩:「可是還是有感覺被規定要寫。」

raw-image

「好,我大概知道你們的想法了。」我說,

「其實我上次回去看你們寫的攝影故事,我有感覺到有些人大概覺得這是作業。所以我今天想要再跟你們說一下我的想法──這雖然是學校安排的期末展覽,但是如果你不想展覽,你可以不要展覽。也就是說,你挑你真的想要寫的照片,你看到這個照片有想要說的故事,你想要分享,你再來寫。當然,有些人覺得這只是學校安排的作業,你不想要特別花力氣在上面,那也沒有關係。」

我在提到「有些人大概覺得這是作業」的時候,我看到小昕不斷的點頭,於是我接著說:

「但是如果你想要透過這次展覽,來跟別的人分享一些你想到的東西,那你就盡量寫。其實就是跟以前一樣,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我在說這段話的時候,小孩們突然都變得好安靜。

「你們上個禮拜寫的東西,我都讀過了。然後,每一篇我都有寫我的感覺和想法,我寫的東西不是要你們照著修改,只是跟你們講我的感覺,你們可以參考。如果你想要展覽,或想要跟別人分享,請你們自己再讀讀看,看看順不順,有沒有想要修改或增加的,有沒有錯字……因為我沒有幫你們改錯字喔。每一篇我都沒有改。」

講到「我沒有幫你們改錯字」的時候,有好幾個小孩都張著嘴做無聲的驚呼,然後叫著「你怎麼不幫我們改?」「怎麼可以這樣……」我說你們是作者啊,作者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我只是幫你們打字而已。你們字怎麼寫,我就怎麼打。

講完後,我把他們的作品還給他們,「如果有人想要跟我討論,可以來跟我討論。如果不想再做修改的也沒關係。如果有不想要展覽的,請直接跟我說,你可以不用把你寫的東西給我。」

結果一堆小孩跑來前面說要跟我討論。連小昕也來了。

「你不是不想要展覽?」我說。

「對呀,可是我想要再寫。上禮拜寫的攝影故事我帶回家了,我可以再挑照片來寫,然後不要展覽嗎?」小昕說。

「可以呀。」我說。

(文章中的小孩名皆為筆名或化名。)

更多「不想寫可以不要寫」的寫作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瞇的沙龍
475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廖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4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Thumbnail
2021/06/14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Thumbnail
2020/01/07
我發現小孩敢不敢寫,跟大人真的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我去台東的兩間小學,其中有一間學校的老師聽到小孩的詩裡有髒話也沒關係,坐在後面靜靜的聽然後偷笑。而另外一間學校的某個老師,他一直問小孩有沒有學到東西?「你們那麼吵怎麼有辦法學到東西?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寫詩的方法?」
Thumbnail
2020/01/07
我發現小孩敢不敢寫,跟大人真的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我去台東的兩間小學,其中有一間學校的老師聽到小孩的詩裡有髒話也沒關係,坐在後面靜靜的聽然後偷笑。而另外一間學校的某個老師,他一直問小孩有沒有學到東西?「你們那麼吵怎麼有辦法學到東西?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寫詩的方法?」
Thumbnail
2019/09/24
〈為什麼〉 為什麼女護士是護士 男護士是男護士 為什麼女醫生是女醫生 男醫生是醫生 我唸完這位同學的詩之後,有小孩說:「這不是跟你的〈為什麼〉很像?」有小孩說這是在造樣造句嗎?
Thumbnail
2019/09/24
〈為什麼〉 為什麼女護士是護士 男護士是男護士 為什麼女醫生是女醫生 男醫生是醫生 我唸完這位同學的詩之後,有小孩說:「這不是跟你的〈為什麼〉很像?」有小孩說這是在造樣造句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 寫完、寫好、自學 ❥ 傷心日記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 寫完、寫好、自學 ❥ 傷心日記 ❥ lulu老師小結
Thumbnail
前陣子想,「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好像太聚焦在小小的事,就是那幾個學生,我跟他們之間發生的事。雖然這些課程記錄對我來說很有用,但坦白說隨著訂閱人數下滑,我也在想,這些聚焦在小團體上的思考,對大家來說有用嗎? 想著想著,我發現自己竟然被數字綁架了。
Thumbnail
前陣子想,「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好像太聚焦在小小的事,就是那幾個學生,我跟他們之間發生的事。雖然這些課程記錄對我來說很有用,但坦白說隨著訂閱人數下滑,我也在想,這些聚焦在小團體上的思考,對大家來說有用嗎? 想著想著,我發現自己竟然被數字綁架了。
Thumbnail
這學期我換了一個上課方式──我提出我想做的,如果他們有興趣或不排斥,那我們就來試試看。於是我向他們提議,我很「任性」的說我想要上「採訪寫作」課,然後我花了一堂課的時間跟他們說明與提案。提案結束後我說:「如果你們想上我們就來上吧!如果不想上就不要上。如果沒有人想上,那我們這學期就不用開始囉!」
Thumbnail
這學期我換了一個上課方式──我提出我想做的,如果他們有興趣或不排斥,那我們就來試試看。於是我向他們提議,我很「任性」的說我想要上「採訪寫作」課,然後我花了一堂課的時間跟他們說明與提案。提案結束後我說:「如果你們想上我們就來上吧!如果不想上就不要上。如果沒有人想上,那我們這學期就不用開始囉!」
Thumbnail
會不會現在是因為他沒有特別想要跟別人分享自學這一件事情,自然在整理要說甚麼、自己的感受是甚麼這一件事情上,就沒有那樣的自主性,更遑論要去花時間去回想與思考,那麼,現在,這件事情能就這麼放下嗎? 老實說,大人自己也很困惑,也很猶豫。
Thumbnail
會不會現在是因為他沒有特別想要跟別人分享自學這一件事情,自然在整理要說甚麼、自己的感受是甚麼這一件事情上,就沒有那樣的自主性,更遑論要去花時間去回想與思考,那麼,現在,這件事情能就這麼放下嗎? 老實說,大人自己也很困惑,也很猶豫。
Thumbnail
為了開啟孩子們對寫作的不同認知,今天嘗試由說故事與聽故事來切入。我跟大家說了一個求學時候的故事,先鋪陳升學壓力下的背景,慢慢的把細節放入。孩子們在聆聽時,不自覺的加入敘事,講述許多他們從親友處聽來的故
Thumbnail
為了開啟孩子們對寫作的不同認知,今天嘗試由說故事與聽故事來切入。我跟大家說了一個求學時候的故事,先鋪陳升學壓力下的背景,慢慢的把細節放入。孩子們在聆聽時,不自覺的加入敘事,講述許多他們從親友處聽來的故
Thumbnail
我發現給小孩「自由的」「大量的」閱讀,他們自己會從裡面找到特別有所感受的東西,他自然會從中去吸收他需要的養份,自然會去觀察那首詩是怎麼寫的、是怎麼用比喻的、或是節奏是怎麼樣的。他在「不知不覺」下(其實是有知有覺的)就被影響了,根本不用刻意「去學」。
Thumbnail
我發現給小孩「自由的」「大量的」閱讀,他們自己會從裡面找到特別有所感受的東西,他自然會從中去吸收他需要的養份,自然會去觀察那首詩是怎麼寫的、是怎麼用比喻的、或是節奏是怎麼樣的。他在「不知不覺」下(其實是有知有覺的)就被影響了,根本不用刻意「去學」。
Thumbnail
這堂寫作課的對象,恰好介於「想寫」與「不想寫」的中間──換個說法可能更精準──他們覺得文字有趣,但他們似乎還沒有感覺到自己有寫的需要。如果不覺得自己需要把那些話寫下來,就不會去寫,我現在面對的這群學生,就類似這樣的狀態。
Thumbnail
這堂寫作課的對象,恰好介於「想寫」與「不想寫」的中間──換個說法可能更精準──他們覺得文字有趣,但他們似乎還沒有感覺到自己有寫的需要。如果不覺得自己需要把那些話寫下來,就不會去寫,我現在面對的這群學生,就類似這樣的狀態。
Thumbnail
大人心裡很知道自學計畫裡面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可能達成,包括計畫的完整性和沒有彈性(像是課表部分),但是不要照著計劃走,然後呢? 要怎麼走?
Thumbnail
大人心裡很知道自學計畫裡面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可能達成,包括計畫的完整性和沒有彈性(像是課表部分),但是不要照著計劃走,然後呢? 要怎麼走?
Thumbnail
坦白說第一堂自學生寫作課,我感覺好像三溫暖。我既感受到想要寫的孩子的強烈感情(他的用詞我聽了心臟都砰砰跳),也有媽媽叫他來上課所以就配合看看的這種。這讓我發現,自由書寫並不是寫作的萬靈丹;自由書寫對「想要寫卻寫不出來」很有用,但是對「不想要寫」卻沒什麼用。
Thumbnail
坦白說第一堂自學生寫作課,我感覺好像三溫暖。我既感受到想要寫的孩子的強烈感情(他的用詞我聽了心臟都砰砰跳),也有媽媽叫他來上課所以就配合看看的這種。這讓我發現,自由書寫並不是寫作的萬靈丹;自由書寫對「想要寫卻寫不出來」很有用,但是對「不想要寫」卻沒什麼用。
Thumbnail
每個人面對「寫作」的態度不同,大人是這樣,小孩也是。有人是屬於非寫不可的類型,也有人不太需要為自己記下什麼。那麼在課程裡,身為寫作的帶領者,能做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每個人面對「寫作」的態度不同,大人是這樣,小孩也是。有人是屬於非寫不可的類型,也有人不太需要為自己記下什麼。那麼在課程裡,身為寫作的帶領者,能做的是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