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籬異語】人間異語:去美國洗碗3年 為成為台灣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受訪者:浮雲  臨時工

 

Q:怎麼會變成沒有身分的人?

 

A:母親懷我時搬到新房子,管委會分車位給住戶,但建商告住戶侵佔,雖然後來判無罪,但母親很擔心建商勾結政府,弄到我得在監獄出生,決定赴美生下我。我出生一個多月,事情解決,被帶回來,但父親決定不要讓我入台灣籍。我拿美國身分住台灣,照規定半年要出境一次。那時家境不錯,父親打算等我大一點安排我到美國發展,誰知道我5歲時,父親和日本做貿易,遇上日本泡沫經濟衝擊失業。從此沒錢讓我出國,時間超過半年,我變非法滯留。

 

那時台灣規定,非法滯留多久,就要隔多久才能再回台。剛開始我還小,父母愁經濟問題沒有心力多想。後來拖到滿10年,我的美國護照也過期,要去美國在台協會換新照。但我都沒出境,對美國來說違法,所以他們不給換。

 

母親跟他們說,難道要讓我兒子沒國籍嗎?事隔1個多月,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又願意發新護照。之後我爸有工作,但收入不多。那時他快60歲,想說是最後機會,就一直忙於工作。一轉眼又快10年,我的護照將在後年到期,我仍然沒有出境紀錄,想必這次不會再發新照給我。這問題不解決,我就真的會變成沒國籍的人。

 

 

沒讀大學 零工過活

 

 

Q:要怎麼念書工作? 

 

A:中小學都申請寄讀,大學沒辦法念。資料上根本沒我這個人,考了也無法入學。工作也無法做。第一份工作是上網找到的,有個NGO辦講座需要臨時工。後來就只能靠打零工,一個月賺幾千塊。不過也因此接觸一些社會議題,開始關心自己的問題。我到20歲才開始自己找資料。解決方法是乾脆回美國當美國人,或是先去美國,待滿限制時間再回台灣,申請台灣身分。但我們家在美國沒認識的人,也沒錢,我英文也不好,如何能在美國待10幾年?

 

從小因為身分問題,有些老師或同學會有異樣眼光,我也怕得罪了誰被告發就完了。警察來查戶口都要躲在衣櫃裡。因此社交很封閉,養成看看漫畫上上網就滿足的個性。書也沒念好,有點自暴自棄。加上很排斥美國身份惹來這麼多困擾,不想念英文。也曾想就這樣過一輩子算了。 

 

Q:現在怎麼打算? 

 

A:這幾年我查到規定改了,在台非法滯留,最多出國待3年就可以回來。這給了我一點希望。大家都建議我,去美國找家中餐館洗碗,洗個3年回台灣,就可以正式當台灣人了。父親雖然有工作,但賺的錢只夠生活,而且他68歲了,我不可能再跟他要錢。我準備籌一張機票錢,去把這問題解決。我現在25歲,最大夢想只是有一天能夠當個正常的台灣人,只找到一個在便利商店的工作都好。

 

 


 

原刊載於蘋果日報《人間異語》專欄

封面圖片:董籬作品,線景之無始之地

更多異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uble12 Art LAB 大波藝研所
32會員
75內容數
<p>在台灣,大家打開電視看新聞,都只想看別人幫自己罵那些已經知道的事,或是大家都熟悉的小確幸。真正的新聞沒有觀眾。而這裡是沒有小確幸的。我不說那些順著大家意的話,我只寫給不願看電視的觀眾。因為總要有人寫才行。</p>
2017/02/25
<p>最新的一個傳說是,午夜十二點以後用耳機聽公司內部廣播,會聽到自己在這家公司未來的前途,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聽得到,聽得到的都是將有大起大落之人,要是沒什麼變化,就只會聽到普通的音樂廣播而已。</p>
Thumbnail
2017/02/25
<p>最新的一個傳說是,午夜十二點以後用耳機聽公司內部廣播,會聽到自己在這家公司未來的前途,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聽得到,聽得到的都是將有大起大落之人,要是沒什麼變化,就只會聽到普通的音樂廣播而已。</p>
Thumbnail
2017/01/18
<p>「這棟大樓裡面有成千上萬的感應器可以辨認你身上的磁卡,保全系統知道每一個人的位置,知道每個人一天去上幾次廁所抽幾次煙,有幾分鐘待在你的位置上,而且只要有門都需要磁卡才能開,所以我們也不能不隨身攜帶磁卡。」</p>
Thumbnail
2017/01/18
<p>「這棟大樓裡面有成千上萬的感應器可以辨認你身上的磁卡,保全系統知道每一個人的位置,知道每個人一天去上幾次廁所抽幾次煙,有幾分鐘待在你的位置上,而且只要有門都需要磁卡才能開,所以我們也不能不隨身攜帶磁卡。」</p>
Thumbnail
2017/01/17
<p>當然我也聽說過負面的風評,網路上流傳說這是一家對員工極度壓搾的公司,對此我倒一點也不意外,加班總好過沒有班可以上,尤其是經過長達兩年的失業之後,就算公司要吸我的血也沒關係,也許有一天我會換個更富有理想色彩的工作,但是在這之前,不論在這大樓裡上班要拜鈔票還是吸血鬼都沒關係,我只想要在工作上先安定下來。</p>
Thumbnail
2017/01/17
<p>當然我也聽說過負面的風評,網路上流傳說這是一家對員工極度壓搾的公司,對此我倒一點也不意外,加班總好過沒有班可以上,尤其是經過長達兩年的失業之後,就算公司要吸我的血也沒關係,也許有一天我會換個更富有理想色彩的工作,但是在這之前,不論在這大樓裡上班要拜鈔票還是吸血鬼都沒關係,我只想要在工作上先安定下來。</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加國的肥灰下班後來電,聽着他從公司出門,到視光師處取眼鏡,到藥房取藥,到小吃店買雞蛋仔,入停車場前所有與他人的對話一字不漏進入我耳中。我問: 全程廣東話嘅? 「係呀!我配眼鏡嘅視光師中大畢業;藥房護士係香港人;雞蛋仔嗰個都係香港人。根本唔洗講英文。依家準備返去整咖哩魚蛋,我係呢邊既生活同香港無分別。
Thumbnail
加國的肥灰下班後來電,聽着他從公司出門,到視光師處取眼鏡,到藥房取藥,到小吃店買雞蛋仔,入停車場前所有與他人的對話一字不漏進入我耳中。我問: 全程廣東話嘅? 「係呀!我配眼鏡嘅視光師中大畢業;藥房護士係香港人;雞蛋仔嗰個都係香港人。根本唔洗講英文。依家準備返去整咖哩魚蛋,我係呢邊既生活同香港無分別。
Thumbnail
大學畢了業,替代役退伍的那一年,我跟家母有了下面的對話。 「你接下來要做什麼?要讀研究所嗎?」 「沒有。」 「那你要去考技師或是考公職嗎?」 「也沒有。」 「那還是要去找工作?」 「不要......」 「......那你要幹嘛?」老媽問我。 「我想要在台灣環島一段時間。」
Thumbnail
大學畢了業,替代役退伍的那一年,我跟家母有了下面的對話。 「你接下來要做什麼?要讀研究所嗎?」 「沒有。」 「那你要去考技師或是考公職嗎?」 「也沒有。」 「那還是要去找工作?」 「不要......」 「......那你要幹嘛?」老媽問我。 「我想要在台灣環島一段時間。」
Thumbnail
「台北橋還叫台北橋嗎?」我坐在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這麼想,因為已經很多年沒回台灣了。我變了,台灣好像也變很多,台北縣改成新北市了,但過去青少年時期在台北縣市間穿梭的青黃歲月,卻烙印在我記憶裡。 我們家搬到新莊前,父母先是帶著姊姊和弟弟在台北市復興北路附近的興安國宅頂了一開餐館,賣客家菜……
Thumbnail
「台北橋還叫台北橋嗎?」我坐在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這麼想,因為已經很多年沒回台灣了。我變了,台灣好像也變很多,台北縣改成新北市了,但過去青少年時期在台北縣市間穿梭的青黃歲月,卻烙印在我記憶裡。 我們家搬到新莊前,父母先是帶著姊姊和弟弟在台北市復興北路附近的興安國宅頂了一開餐館,賣客家菜……
Thumbnail
在台灣遇到的人經常問我“你為什麼來台灣“,所以這次我寫一寫這個故事。我是2020年1月30日來到台灣,所以已經過了兩年半左右。時間過得怎麼這麼快...。 為什麼我決定從日本改身邊的環境移居台灣。我回頭看看從前的事情,先想寫一下我的故事。
Thumbnail
在台灣遇到的人經常問我“你為什麼來台灣“,所以這次我寫一寫這個故事。我是2020年1月30日來到台灣,所以已經過了兩年半左右。時間過得怎麼這麼快...。 為什麼我決定從日本改身邊的環境移居台灣。我回頭看看從前的事情,先想寫一下我的故事。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今年我們看到了美國經常爆發種族歧視的衝突,身在同樣近幾年來族群越來越多元的台灣社會的我們也不禁觀察身邊是否有種族上的歧視。根據統計,近幾年來台灣的東南亞外籍勞工佔台灣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但是我們對於他們的了解往往僅來自於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今年美國的種族衝突不禁讓我們捫心自問,近幾年來台灣法律對外
Thumbnail
  今年我們看到了美國經常爆發種族歧視的衝突,身在同樣近幾年來族群越來越多元的台灣社會的我們也不禁觀察身邊是否有種族上的歧視。根據統計,近幾年來台灣的東南亞外籍勞工佔台灣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但是我們對於他們的了解往往僅來自於對他們的刻板印象。今年美國的種族衝突不禁讓我們捫心自問,近幾年來台灣法律對外
Thumbnail
生活在他鄉難以言說的困境與今日的快樂。
Thumbnail
生活在他鄉難以言說的困境與今日的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