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際關係的秘笈(一):藏拙與發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早期年代,大概因為社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基本上孩子都被培養成比較傾向「安守本分,固守本位」的態度,還經常會被提醒「謙沖為懷,避免強出頭」。我們時時受教說,只要你埋頭苦幹,遲早一定會受到賞識提拔的。

這是很好的人文基礎。可是西風東漸之後,尤其身居國外的華人,感受到外國人強調突顯個人表現、才得以迅速脫穎而出的文化,與吾等所熟悉的謙讓文化實在有所不同。當我們發現,自己跟老外或同儕,尤其是印度人,除了在工作能力的競爭之外,還得在表達上展現義無反顧、當仁不讓的態度,我們的文化也因此面臨劇烈、大幅的挑戰與改變。

新世代已沒有慢慢表達的空間了?

年輕一代的朋友對「強力表現自己」的風尚與需求比較習以為常,認為那是生存競爭的基本要項。尤其在這個新世代,大家都全年無休隨時連結隨時分享,現場直播都太基本啦,哪還容許你慢慢吞吞地,動不動欲語還休?

可是,是否目前整個文化都變成「不管有無內容,只要用盡各種辦法或手段出噱頭,就會有發光機會」的思維?

raw-image
  • 在這個時代,怎麼做才會有好的團隊文化?

爭出頭、搶發光,數代之前還得憑能力,後來,競爭卡位搶風頭的標準變成比聲音大小、吵鬧多少,晚近則幾乎演變成憑惡搞、閙噱頭,就可以是標題人物。這一切,就只為當晚電視片段與明天報欄一角的半晌風騷。如此積非成是下來?「價值觀」非常不同了。

搶風頭的人,其實很可憐的

有真才實料的人不需憑作怪來譁眾取寵,贏得「發光」。但缺乏核心價值的人就永遠只能沾他人光采,或扮演穿花蝴蝶,玲瓏四面來立足。為什麼有些歌演藝不佳的明星,得靠著奇裝異服或聳動言行,來掩蓋他們本身缺乏才華?為什麼內心不夠充實的人,必須靠臉孔舌頭打洞穿環等誇張外表或驚人紋身,才覺得自己有價值?這些都是「發光文化」中的副產品。

將這個趨勢延伸到企業或職場中,這樣的副產品經常造成負面影響。因為在群體裡,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處共事,當其中有人總是憑權術手腕卡位爭功時,旁邊能幹的人,輕則黯然退避,重則對抗分歧。

我們不時會看到,往往也要與如此的人物共事或同處,也許是他們內心自卑面的反向表現,他們有非常強烈的發光需要。好像他們若不是群體的中心人物或眾人的關注焦點,便十分缺乏安全感,便很自然地要來奪取中心位置。然後很有趣的是,凡是向團隊報告好事或向大家邀功的英雄事蹟,都由他來做,其他糗事或平凡俗務,便推給別人或屬下去張羅。劣幣驅逐良幣,始之於此。

如此情況下,其他有內容但習於謙讓的同事,就不知不覺間選擇藏拙——也就是藏鋒斂鍔——不與他爭了。一個很好的團隊,在某個人舞權弄勢之下,變成他的個人秀。其他有實力的人,只好掩蓋自己抱負,不免成了縮手旁觀的角色,任由這卡位風光的人以天下唯我獨尊的姿態縱橫。這樣一來,平白浪費了團隊的其他大好資源。

raw-image
  • 若想一人攬盡風頭,輕則讓團隊他人黯然退避,重則造成對抗分歧。

團隊的發光,才是雋永價值

朋友們,如果你是這種情況的受害者,或你猶不自知是此類「獨領風騷」的人物,咱們該如何處理呢?

  • 只有團隊發光,才是真正的發光。個人的發光,應該也只是策略上用來幫助團隊與企業的。如果你稍微還能自省,當察覺整個團隊不知何時只剩下你一人的聲音,不必沾沾自喜,反而要警惕了。
  • 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價值與貢獻,不要因為風采讓人寡佔了,你便自動退縮。要知道眾人眼光是明智犀利的,誰有幾把刷子,別人嘴巴不說,心中卻十分有數。千萬別因噎廢食,委屈自己。
  • 藏拙或發光,完全反應個人內心的修為與團隊環境。鼓勵及允許每個人發光,絕對是培養人際關係與經營公司團隊最好的道路。對那種永遠過度需求眾人關注、非吸收所有光采不可還執迷不悟的人,長遠下來恐怕不適合好團隊,不妨敬而遠之。
  • 你的核心價值,是任何其他人都無法取代、歧視的,你有責任讓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所以,假如你發現競爭者不斷地在破壞、妨礙你時,請清楚地瞭解,那是因為你的競爭者已經看清你的「厲害」,發現你遠勝於他的價值。感到被你嚴重威脅的壓力,大概他也很不好過?當仁不讓地讓你核心價值自然流露,大方地表現呈現自己,所有矮化或委屈你的動作,便不攻自破了。


【搖滾吧!林富元的痛快人生學】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富元的沙龍
109會員
59內容數
<p>我是林富元,矽谷天使投資人,也是一生從事搖滾樂團表演的音樂家。在未來世代,若你仍是個墨守成規的乖寶寶,當心機會從你身邊溜走!透過我的人生分享,一起破解走在他人前端的秘密吧。</p>
林富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4
泰勒絲的巡演不是我的主題,但有個角度值得大家深省 就算你以前不曉得誰是泰勒絲Taylor Swift,今天你一定多少聽說過她縱橫全球音樂界,讓年輕男女為之瘋狂的新聞。泰勒絲從小玩音樂,14歲開始作曲,16歲簽了唱片約,2006開始就火紅到現在,甚至越演越旺,變成全世界各國爭相邀請的第一女歌手。
Thumbnail
2024/03/14
泰勒絲的巡演不是我的主題,但有個角度值得大家深省 就算你以前不曉得誰是泰勒絲Taylor Swift,今天你一定多少聽說過她縱橫全球音樂界,讓年輕男女為之瘋狂的新聞。泰勒絲從小玩音樂,14歲開始作曲,16歲簽了唱片約,2006開始就火紅到現在,甚至越演越旺,變成全世界各國爭相邀請的第一女歌手。
Thumbnail
2024/03/04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元老矽谷人分享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Roger Borovoy 羅傑波若彿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2024/03/04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元老矽谷人分享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Roger Borovoy 羅傑波若彿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2024/03/01
春節期間最轟動的八卦話題,大概就是導演兼影星賈玲秘密健身一年,瘦身100斤後推出新片“熱辣滾燙”,立刻衝上票房冠軍這件事。她本人從肥嘟嘟的可愛諧星鍛煉回數十年前的年輕模樣,更是中國大陸數億人的熱搜榜首。
Thumbnail
2024/03/01
春節期間最轟動的八卦話題,大概就是導演兼影星賈玲秘密健身一年,瘦身100斤後推出新片“熱辣滾燙”,立刻衝上票房冠軍這件事。她本人從肥嘟嘟的可愛諧星鍛煉回數十年前的年輕模樣,更是中國大陸數億人的熱搜榜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把每個中小企業都當成直銷團隊在經營,灌輸企業理念價值觀,真的就能達成績效,讓每位員工都能成為頂尖的人才嗎? 在我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生涯來看,除非你是共同創辦人、股東,或是最終既得利益者,否則能夠成為這樣的人,講好聽點是屈指可數、人才萬中選一,說實在點是幾乎沒有。
Thumbnail
把每個中小企業都當成直銷團隊在經營,灌輸企業理念價值觀,真的就能達成績效,讓每位員工都能成為頂尖的人才嗎? 在我接近二十年的職場生涯來看,除非你是共同創辦人、股東,或是最終既得利益者,否則能夠成為這樣的人,講好聽點是屈指可數、人才萬中選一,說實在點是幾乎沒有。
Thumbnail
常覺得找對象或是跟另一半相處其實並不是技巧或是該怎麼做,而給自己一個驗證的場域,練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畢竟,自己一人就沒有人判斷自己是好是壞,沒比較沒傷害,不評斷也沒機會檢討。 當然,我們都可以說人並沒有絕對的好跟壞,但的確有大眾都認同的喜好,例如像是變有錢、會樂器,甚至對長相美醜都有一定的規則可循
Thumbnail
常覺得找對象或是跟另一半相處其實並不是技巧或是該怎麼做,而給自己一個驗證的場域,練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畢竟,自己一人就沒有人判斷自己是好是壞,沒比較沒傷害,不評斷也沒機會檢討。 當然,我們都可以說人並沒有絕對的好跟壞,但的確有大眾都認同的喜好,例如像是變有錢、會樂器,甚至對長相美醜都有一定的規則可循
Thumbnail
《我不是最耀眼的 但可以是最努力的》書分四章節 表演魂-熱情的努力:幼時故事、發現天賦 服務魂-樂在其中的努力:服務他人是美好的事、困境中找方法、謹守禮貌與分寸、小事中找樂趣 專業魂-專業的努力:透過學習成長、不要活在別人臉色中 挑戰魂-創造的努力:專業不怕挑戰
Thumbnail
《我不是最耀眼的 但可以是最努力的》書分四章節 表演魂-熱情的努力:幼時故事、發現天賦 服務魂-樂在其中的努力:服務他人是美好的事、困境中找方法、謹守禮貌與分寸、小事中找樂趣 專業魂-專業的努力:透過學習成長、不要活在別人臉色中 挑戰魂-創造的努力:專業不怕挑戰
Thumbnail
歸屬感,才是讓同仁可以凝聚向心力的工具 很多人誤會了歸屬感的意義,把直銷話術的激勵人心那一套,當成了製造歸屬感的工具。投入了、就會擁有美好的人生,勇敢了、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只要你願意付出,公司未來就會有你的藍圖,上市上櫃就在前方不遠處,獻出你的人生、你的每一個夜晚,是成就你個人與團隊財富自由最好
Thumbnail
歸屬感,才是讓同仁可以凝聚向心力的工具 很多人誤會了歸屬感的意義,把直銷話術的激勵人心那一套,當成了製造歸屬感的工具。投入了、就會擁有美好的人生,勇敢了、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只要你願意付出,公司未來就會有你的藍圖,上市上櫃就在前方不遠處,獻出你的人生、你的每一個夜晚,是成就你個人與團隊財富自由最好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會有人抱有一種佛系心態,自以為是遵從了老莊哲學,把自己上升到一個有“格局”的高度,對職場競爭滿不在乎。這樣的人常常是很好相處,因為他們從來都是不爭不搶。不爭功勞,不爭機會,事事謙讓。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對競爭的行為嗤之以鼻,認為別人功利心太重。這樣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會有人抱有一種佛系心態,自以為是遵從了老莊哲學,把自己上升到一個有“格局”的高度,對職場競爭滿不在乎。這樣的人常常是很好相處,因為他們從來都是不爭不搶。不爭功勞,不爭機會,事事謙讓。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對競爭的行為嗤之以鼻,認為別人功利心太重。這樣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Thumbnail
不斷捨棄成我有助於一個人的成長,持續挑戰,創造出新的價值。在團隊內部創造有話直說的文化,語意不清只會搞砸工作;他們都是為了創造好產品而努力工作,不會為了吵而吵。而且需要別人鼓舞士氣的人,往往會扯優秀人才的後腿。想要展現出色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不讓瑣事干擾優秀人才,並且為他們提供可以全速運作的環境。
Thumbnail
不斷捨棄成我有助於一個人的成長,持續挑戰,創造出新的價值。在團隊內部創造有話直說的文化,語意不清只會搞砸工作;他們都是為了創造好產品而努力工作,不會為了吵而吵。而且需要別人鼓舞士氣的人,往往會扯優秀人才的後腿。想要展現出色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不讓瑣事干擾優秀人才,並且為他們提供可以全速運作的環境。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下,因為高度的連接之下,從熟人步了陌生人社會,帶來現代社會的底層改變。因此,我們也必須要有所改變來適應這個時代;正如法國有一句諺語:〝我們常常改變,是為了不變。〞 高手有七個心智關鍵字:開放、專注、遲鈍、有趣、簡單、善良、可激怒。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下,因為高度的連接之下,從熟人步了陌生人社會,帶來現代社會的底層改變。因此,我們也必須要有所改變來適應這個時代;正如法國有一句諺語:〝我們常常改變,是為了不變。〞 高手有七個心智關鍵字:開放、專注、遲鈍、有趣、簡單、善良、可激怒。
Thumbnail
在繁華的大都市裡就是人跟人在賽跑、互相競爭,有的人競爭到都嘸眠,這樣人就會喪志、失志、壓力過大,雖然他們的頭腦都很好,但是他們走嘸路就是走嘸路,為什麼會這樣?
Thumbnail
在繁華的大都市裡就是人跟人在賽跑、互相競爭,有的人競爭到都嘸眠,這樣人就會喪志、失志、壓力過大,雖然他們的頭腦都很好,但是他們走嘸路就是走嘸路,為什麼會這樣?
Thumbnail
<p>透過結合夥伴與聯盟的力量,來互通有無、截長補短,是現代事業成長與個人追求進步進的必然要務。但並非每個人都在人際方面有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本事,那怎麼辦呢?</p>
Thumbnail
<p>透過結合夥伴與聯盟的力量,來互通有無、截長補短,是現代事業成長與個人追求進步進的必然要務。但並非每個人都在人際方面有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本事,那怎麼辦呢?</p>
Thumbnail
<p>只有團隊發光,才是真正的發光。個人的發光,應該也只是策略上用來幫助團隊與企業的。鼓勵及允許每個人發光,絕對是培養人際關係與經營公司團隊最好的道路。</p>
Thumbnail
<p>只有團隊發光,才是真正的發光。個人的發光,應該也只是策略上用來幫助團隊與企業的。鼓勵及允許每個人發光,絕對是培養人際關係與經營公司團隊最好的道路。</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