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一例一休的經濟學模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一例一休前後的總工時沒變,真的可以代表就業沒變嗎?這裡有一個簡單到不行的模型,穩錯,但或許可以解釋一點我們看到的現象。

 

和每個經濟學的故事一樣,我們從一個市場開始。假設我們有下面這個勞動市場。廠商、老闆是需求方;勞工是供給方。和其他市場一樣,需求線往下斜,供給線往上斜:工資越高老闆越不想聘人,勞工越想工作。

 


 

請先不要跟模型裡的數字認真,假設現在的均衡價格是每小時 120 塊,均衡量是每週 45 小時。現在一例一休來了,簡單的來想假設他的效果像那條紅直線,規定你一週 40 個小時之後就不准工作了。新的均衡是紅線和需求線的交點,至少在短期,我們會發現:工資上漲工時降低

 


 

但故事沒有結束,想像時間一拉長,老闆可能對勞工的價格會比較敏感,他們可以找機器人、找自動車、增加販賣機,用其他方式取代對勞工的需求。一例一休剛上路的前幾個月他可能還沒辦法,久了就很有可能這麼做。(這個術語叫做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就是說長期來說彈性會比較大。)於是我們有了下圖,這講的是,長期來說,工資會降回來,工時會維持低檔。

 


 

我們會發現工資上漲的幅度和需求線往下斜的幅度有很大的關係,如下圖。什麼決定了需求線往下斜的幅度?產業的大小、勞工被其他生產要素(像機器人等)取代的容易程度等等。越容易被取代的產業這條線會越平;這也代表老闆對勞工的價格很敏感,工人貴一點的話就乾脆都換成機器。

 


 

我們可以看到勞工越容易被取代的行業工資上漲較少。

 

這個模型還可以回答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問題:誰會想要一例一休?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在短期或長期,老闆都不喜歡這個政策,簡單來說他們的成本被迫增加,更精確一點來說,需求線以下價格以上的需求者剩餘減少了。剩餘的概念就是你每一單位實際拿到的價格減去你願意而且能夠提供的每一單位最低價格。舉例來說今天如果每小時給你 120 元,但你其實拿 100 元就願意工作了,那你的剩餘就是 120 - 100 = 20 元。

 


 

更多關於剩餘的概念可以參考這裡。那勞工呢?這取決於需求下斜的程度。短期來說需求線很斜,不容易被取代的勞工們,說不定會支持這樣的政策 ,如下圖,被紅、黑、虛線圍起來的梯形面積可能會比原本的三角形面積大。

 


 

但是需求線比較平的產業,例如較低技術的製造業勞工可能就會是受害者。長期而言,需求線更平,大家都不喜歡,如下圖。

 


 

你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不喜歡這個結論。送你一個批評這個模型的地方:我們考慮的是一個競爭的模型,如果今天廠商只有一家(像政府之於公務人員),或是彼此之間勾結,那這個就不是那麼管用。換句話說現在這個模型用來分析有點競爭的產業會比較貼切。(不過一個產業多競爭是另外一個實證的問題了)

 

實證上的效果怎樣?

 

我們不知道,大概也永遠不會知道。

 

有一些文章試著說一例一休沒有實質影響。但看過之前文章的都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今天在一個沒有一例一休的平行時空,工資、經濟狀況,或者失業率會怎樣變化。在沒有平行時空的條件下,經濟學家常做的事是想辦法用自然實驗找實驗組和控制組。

 

很遺憾台灣就這麼小,政策下來也是全國一體適用。在沒有好的控制組的情況下,不管今天看到的結果是怎麼樣,我們總是可以說「要是今天沒有一例一休,早就XXXXXXX」,就像八年遺毒和國際情勢可以解釋一切,沒有人看到的平行時空也能拿來解釋任何現象。

 

我們可以說些什麼?

 

先看看上面的模型表現怎麼樣?預測是大家薪水提高,工時減少。這部分是最基本的原理,你限制大家只能賣多少東西,那個東西就會變少然後變貴,勞力也一樣。工時降低工資增加聽起來好像很棒,但是真的要仔細看看這是來自何方。另一個部分是大家開始取代勞力,由最容易取代的產業開始,然後大家會有不一樣的抱怨。老闆受害,容易被機器取代的勞工會受害,而且時間拖越久大家受害越深。

 

若真的要從實證上了解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將被列入可以使用變形工時的產業作為控制組,比較產業因為一例一休有無造成的不同衝擊。搭配前面這個模型,可能預期勞動需求的大小和長短期之間的差異也會影響衝擊的大小。但重點還是要有好的控制組,只拿全國尺度的數據,或者只看低薪產業的總體趨勢變化,很難告訴我們任何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經濟 TalkEcon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p>近年來國內對大眾議題的關懷,促使不同領域的研究者以各自的學科視角分析事件,並以科普形式傳播該學門的思路與方法。白經濟秉持相同的信念,期望利用直白、坦白及淺白的筆觸,以相對嚴謹的形式論述我們的觀點。</p>
2018/01/26
<p>2008金融海嘯至今已經十周年了。當年的金融海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又可以給後人如何的借鏡呢?</p>
Thumbnail
2018/01/26
<p>2008金融海嘯至今已經十周年了。當年的金融海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又可以給後人如何的借鏡呢?</p>
Thumbnail
2018/01/13
<p>賴院長這套獵奇的「軍公教加薪拼經濟」理論會帶動企業加薪或「提振內需」嗎?</p>
Thumbnail
2018/01/13
<p>賴院長這套獵奇的「軍公教加薪拼經濟」理論會帶動企業加薪或「提振內需」嗎?</p>
Thumbnail
2017/12/28
<p>為什麼公車的品質這麼差?可能的原因是來自公車業者的獨佔。為了要維持獨佔利益,業者會選擇使用遊說等尋租 (rent-seeking)手段。特定廠商維護獨占會減損社會的總利益。</p>
Thumbnail
2017/12/28
<p>為什麼公車的品質這麼差?可能的原因是來自公車業者的獨佔。為了要維持獨佔利益,業者會選擇使用遊說等尋租 (rent-seeking)手段。特定廠商維護獨占會減損社會的總利益。</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同事大叔最近分享了一個新的觀點:『說努力工作是為了讓大家都有飯吃』 我好奇的回應:「怎麼突然...?」 同事大叔在line繼續打字 『單位花了經費,經費到了商家,老闆拿到收入,營業招聘僱工,可以發放薪資,員工拿到薪資,才有生活消費』 『勞工有收入才有消費,做生意的有收入才
Thumbnail
同事大叔最近分享了一個新的觀點:『說努力工作是為了讓大家都有飯吃』 我好奇的回應:「怎麼突然...?」 同事大叔在line繼續打字 『單位花了經費,經費到了商家,老闆拿到收入,營業招聘僱工,可以發放薪資,員工拿到薪資,才有生活消費』 『勞工有收入才有消費,做生意的有收入才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週休三日」提案達到連署門檻,所以有關機關必須在6月26日前回應該提案。 初初看到這個新聞時,「wow…」心想居然有人提案這個看似對勞工很不錯的內容,但新聞出來以後,看到的留言、聽到的討論,居然大多數都不是覺得很棒,而是「怎麼可能」、「想太多」、「乾脆週休七日好了」等等這類的評論。 有趣的是
Thumbnail
最近因為「週休三日」提案達到連署門檻,所以有關機關必須在6月26日前回應該提案。 初初看到這個新聞時,「wow…」心想居然有人提案這個看似對勞工很不錯的內容,但新聞出來以後,看到的留言、聽到的討論,居然大多數都不是覺得很棒,而是「怎麼可能」、「想太多」、「乾脆週休七日好了」等等這類的評論。 有趣的是
Thumbnail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關於台灣週休三日(每週工時縮短到35小時)的提案,已到達連署門檻。 這意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在6月26日作出回應。 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會實施,不過我們可以一起發發夢,腦洞大開一下,如果實施週休三日後,會發生什麼事,文中提到三件事,主要藉此話題來討論筆者認為台灣目前遇到的三問題
Thumbnail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關於台灣週休三日(每週工時縮短到35小時)的提案,已到達連署門檻。 這意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在6月26日作出回應。 雖然筆者不認為這會實施,不過我們可以一起發發夢,腦洞大開一下,如果實施週休三日後,會發生什麼事,文中提到三件事,主要藉此話題來討論筆者認為台灣目前遇到的三問題
Thumbnail
這次要來談一談低薪的影響!! 清朝時期和邦額的著作《夜譚隨錄》: 濟南某富翁,性極慳吝, 鄉人號之為'鐵公雞',謂一毛不拔也。 近五旬無子,議納妾, 價欲極廉,而又欲至美。 眾笑曰:翁所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也。 看起來以前就有類似【慣老闆】例子 有些老闆的想法, 我就是要 cost down
Thumbnail
這次要來談一談低薪的影響!! 清朝時期和邦額的著作《夜譚隨錄》: 濟南某富翁,性極慳吝, 鄉人號之為'鐵公雞',謂一毛不拔也。 近五旬無子,議納妾, 價欲極廉,而又欲至美。 眾笑曰:翁所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也。 看起來以前就有類似【慣老闆】例子 有些老闆的想法, 我就是要 cost down
Thumbnail
許多歐洲國家在實驗一星期工作四天,然後一天工作8-10小時。最近有研究說,員工的生產力反倒增加、生理心理也更健康。
Thumbnail
許多歐洲國家在實驗一星期工作四天,然後一天工作8-10小時。最近有研究說,員工的生產力反倒增加、生理心理也更健康。
Thumbnail
週休三日工時革命:掀起「四天工作制」全球風潮的企業主現身說法,如何實現工時縮短,但生產力、獲利、幸福感不減反增? 一、週休三日的起源,作者是  安德魯.巴恩斯 ,在澳洲掀起了這一場週休三日的實驗。 這邊有一個有趣的數字,《經濟學人雜誌》研究加拿大和英國的週休二日指出,一天上班八小時,員工有生產力的
Thumbnail
週休三日工時革命:掀起「四天工作制」全球風潮的企業主現身說法,如何實現工時縮短,但生產力、獲利、幸福感不減反增? 一、週休三日的起源,作者是  安德魯.巴恩斯 ,在澳洲掀起了這一場週休三日的實驗。 這邊有一個有趣的數字,《經濟學人雜誌》研究加拿大和英國的週休二日指出,一天上班八小時,員工有生產力的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工作_一週4天工作型態(Can we only work four days a week?) 週休二日的形態已經維持超過百年,我們是否反思真的有需要這麼長時間的工作嗎?假日轉眼間就消失,還沒獲得充分休息換來的是憂鬱星期一,從工作表現來看縮短工時將帶來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工作_一週4天工作型態(Can we only work four days a week?) 週休二日的形態已經維持超過百年,我們是否反思真的有需要這麼長時間的工作嗎?假日轉眼間就消失,還沒獲得充分休息換來的是憂鬱星期一,從工作表現來看縮短工時將帶來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多放一天假,週休三日,你覺得好不好?​我問過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不置可否,甚至認為到公司上班還比較輕鬆,特別是那些有小孩的父母。但真是這樣嗎?我抱持著好奇心來閱讀這本《週休三日工時革命》並希望從中找尋到價值。​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對自雇者來說,四個重要的觀念與啟發。​​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多放一天假,週休三日,你覺得好不好?​我問過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不置可否,甚至認為到公司上班還比較輕鬆,特別是那些有小孩的父母。但真是這樣嗎?我抱持著好奇心來閱讀這本《週休三日工時革命》並希望從中找尋到價值。​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對自雇者來說,四個重要的觀念與啟發。​​
Thumbnail
#疫情看起來沒有那麼快結束 #大家的反應也都滿快的 疫情來臨, 有的人雪中送炭,有的人也是雪上加霜。 全國是一體的,如果大家擔心的是經濟問題,那經濟的全面影響一定不能不懂。當然我知道大家都會為了當下的荷包做出很多判斷,但是每一個動作究竟是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變好還是讓自己變更糟?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是這
Thumbnail
#疫情看起來沒有那麼快結束 #大家的反應也都滿快的 疫情來臨, 有的人雪中送炭,有的人也是雪上加霜。 全國是一體的,如果大家擔心的是經濟問題,那經濟的全面影響一定不能不懂。當然我知道大家都會為了當下的荷包做出很多判斷,但是每一個動作究竟是讓自己的經濟狀況變好還是讓自己變更糟?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是這
Thumbnail
壓榨員工在社會上似乎事件常見的事情,老闆們總是用「吃到飽」的心態壓榨員工,卻又不給予相對應合理的薪水,在「責任制」的美名下不停的強迫員工無薪加班,明明是工作量不合理,卻又將「能力不夠」與「給你的磨練」掛在嘴邊,而背後都一再了反映慣老闆的心態。
Thumbnail
壓榨員工在社會上似乎事件常見的事情,老闆們總是用「吃到飽」的心態壓榨員工,卻又不給予相對應合理的薪水,在「責任制」的美名下不停的強迫員工無薪加班,明明是工作量不合理,卻又將「能力不夠」與「給你的磨練」掛在嘴邊,而背後都一再了反映慣老闆的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