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在多長的時間裡,一個人可以被視為對自己忠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avatar-img
71會員
52內容數
我認為建立在書寫和閱讀的生活實踐,其實很接近無政府主義式的自由,是在文學中尋找批判和希望的火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其實在都是在漫無目的地閱讀,大量閱讀材料的需求被創造出來,隨身攜帶手機的生活塑造了一種特定樣態的文字閱讀市場,具有特定的閱讀習慣、閱讀時機或情境,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就在這樣的機制之中,逐漸演化出一種我並不喜歡的面貌。
無暇於胡思亂想,專注於工作和娛樂的兩端來回的人,他們的內心總是處於長期貧乏的無感狀態,這是一種現代無神民主技術式的冷漠,他們的身體是一座缺少了浪漫魔魅的移動機器碉堡,這座碉堡沒有主人,它沒有真正關心過什麼,它只知道戰爭還仍舊持續著,必須堅守抵抗。
如今回想起來,在我個人歷史的那一段時期,在國中到進入大學之間,經歷了所謂的青春期的叛逆階段,那時候的我全身上下裡外是種種躁亂、孤獨、憤怒、哀憐、快感、沮喪、衝動、迷戀、暴力、沉默、不安,我被一個困惑牢牢地、一層又一層地困住了,我無法掙脫出來,我求救地環顧周遭,卻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從外面伸進來。
這段我和朋友之間的對話開始於討論2018年2、3月間,台灣社會發生搶購衛生紙的現象,結束於我對於金鋼狼最後一集《羅根》結局安排的想法。這些對話文字是在偏向口語情境中打出來的,我想盡量保留它們原來的口語特徵,讓它們顯示出思維的生長型態以及它還在粗糙階段時的跳躍性、連續性和不完整性。
駱以軍的小說喜歡寫自己的那些廢材人渣兄弟們的人生,不因為他們是在普遍社會定義之下的無用之人而理所當然地忽略他們的存在,駱以軍用小說建立起來的獨立世界把他們保護起來,這一點或許也只有以小說的虛構形式才能夠做到。
理想國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每樣事物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應該看起來相同,每個人的想法都應該一致,表達的時候也只能被允許說出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語言,因為完美的制度是不容許一個個體凸顯自身獨特性的存在。理性厭惡混亂,喜愛乾淨和秩序,在理性的面前,任何東西都應該讓自己一目了然,以及有所用處。
很多人其實在都是在漫無目的地閱讀,大量閱讀材料的需求被創造出來,隨身攜帶手機的生活塑造了一種特定樣態的文字閱讀市場,具有特定的閱讀習慣、閱讀時機或情境,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就在這樣的機制之中,逐漸演化出一種我並不喜歡的面貌。
無暇於胡思亂想,專注於工作和娛樂的兩端來回的人,他們的內心總是處於長期貧乏的無感狀態,這是一種現代無神民主技術式的冷漠,他們的身體是一座缺少了浪漫魔魅的移動機器碉堡,這座碉堡沒有主人,它沒有真正關心過什麼,它只知道戰爭還仍舊持續著,必須堅守抵抗。
如今回想起來,在我個人歷史的那一段時期,在國中到進入大學之間,經歷了所謂的青春期的叛逆階段,那時候的我全身上下裡外是種種躁亂、孤獨、憤怒、哀憐、快感、沮喪、衝動、迷戀、暴力、沉默、不安,我被一個困惑牢牢地、一層又一層地困住了,我無法掙脫出來,我求救地環顧周遭,卻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從外面伸進來。
這段我和朋友之間的對話開始於討論2018年2、3月間,台灣社會發生搶購衛生紙的現象,結束於我對於金鋼狼最後一集《羅根》結局安排的想法。這些對話文字是在偏向口語情境中打出來的,我想盡量保留它們原來的口語特徵,讓它們顯示出思維的生長型態以及它還在粗糙階段時的跳躍性、連續性和不完整性。
駱以軍的小說喜歡寫自己的那些廢材人渣兄弟們的人生,不因為他們是在普遍社會定義之下的無用之人而理所當然地忽略他們的存在,駱以軍用小說建立起來的獨立世界把他們保護起來,這一點或許也只有以小說的虛構形式才能夠做到。
理想國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每樣事物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應該看起來相同,每個人的想法都應該一致,表達的時候也只能被允許說出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語言,因為完美的制度是不容許一個個體凸顯自身獨特性的存在。理性厭惡混亂,喜愛乾淨和秩序,在理性的面前,任何東西都應該讓自己一目了然,以及有所用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讀了篇與裁判有關的時評—刑事無罪,民事重判千萬:只能說當我是法律門外漢時,會以為刑事無「罪」,民事何「罰(誤)/賠(正)」之有? 現在多少是懂點皮毛的三腳猫了,知道刑事其實是人民有「犯法」之嫌,檢察官行偵查「訴追」,法官依證據「判決定罪」。也就是說刑事與人民「違反」了「刑法」中的「規則」,才會
Thumbnail
「技術分析」分析的就是投資人心理~「系統性風險」下,「基本分析」完全失靈,一點都不要參考 一定要導正你的危機處理觀念。完全失靈因兩大因素: ■人在恐慌情緒下,誰都是本能性思考 □混沌理論跟蝴蝶效應,讓你無法預測 該用「基本分析」是在「寧撈海底死魚,不抓空中飛鳥」時刻,也就是浮現個股長期投資價值時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傅柯的權力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監獄理論的微觀剖析,文章討論了權力如何透過監視、規範、懲罰、獎勵等機制在社會中運作。同時也強調了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以及規訓的內化對個體造成的無力感。文章最終呼籲個體要意識到權力的存在,並尋求反抗的可能性,並提出保持警惕、不斷反思的觀點。
  對梭羅而言,公民不該把自己的良心全部託付給立法者,對梭羅而言,我們並不首先是一個被統治者,而是一個有良心與思辯的人。我們的良心能告訴我們有一些法律是不正義的,只培養對法律的尊敬,就像培養對權力與權力者的尊敬一樣有問題。
如果殺人者人恆殺之、欺人者人恆欺之、辱人者人恆辱之的話,這社會會不會愈來愈文明?我不清楚,但是我相信是可以少點事的! 有人說,我們的法律不應該是一種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以血還血的心態!這樣太不文明了!那些殺人、辱人、欺人的文明嗎?為什麼不去說服那些人學會文明後,再來跟我們談文明?如果大家都是文明人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今天讓我們藉由《檢方的罪人》和《竊聽風暴》2部電影作品,看見司法與人性之間的掙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讀了篇與裁判有關的時評—刑事無罪,民事重判千萬:只能說當我是法律門外漢時,會以為刑事無「罪」,民事何「罰(誤)/賠(正)」之有? 現在多少是懂點皮毛的三腳猫了,知道刑事其實是人民有「犯法」之嫌,檢察官行偵查「訴追」,法官依證據「判決定罪」。也就是說刑事與人民「違反」了「刑法」中的「規則」,才會
Thumbnail
「技術分析」分析的就是投資人心理~「系統性風險」下,「基本分析」完全失靈,一點都不要參考 一定要導正你的危機處理觀念。完全失靈因兩大因素: ■人在恐慌情緒下,誰都是本能性思考 □混沌理論跟蝴蝶效應,讓你無法預測 該用「基本分析」是在「寧撈海底死魚,不抓空中飛鳥」時刻,也就是浮現個股長期投資價值時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傅柯的權力理論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透過監獄理論的微觀剖析,文章討論了權力如何透過監視、規範、懲罰、獎勵等機制在社會中運作。同時也強調了權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以及規訓的內化對個體造成的無力感。文章最終呼籲個體要意識到權力的存在,並尋求反抗的可能性,並提出保持警惕、不斷反思的觀點。
  對梭羅而言,公民不該把自己的良心全部託付給立法者,對梭羅而言,我們並不首先是一個被統治者,而是一個有良心與思辯的人。我們的良心能告訴我們有一些法律是不正義的,只培養對法律的尊敬,就像培養對權力與權力者的尊敬一樣有問題。
如果殺人者人恆殺之、欺人者人恆欺之、辱人者人恆辱之的話,這社會會不會愈來愈文明?我不清楚,但是我相信是可以少點事的! 有人說,我們的法律不應該是一種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以血還血的心態!這樣太不文明了!那些殺人、辱人、欺人的文明嗎?為什麼不去說服那些人學會文明後,再來跟我們談文明?如果大家都是文明人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今天讓我們藉由《檢方的罪人》和《竊聽風暴》2部電影作品,看見司法與人性之間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