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我們要閱讀?淺談「讀書」與 4 種書店的使用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有多久沒好好讀完一本書了?就在幾天前,誠品股東會已經確定不打烊的誠品敦南店,租約將在西元 2020 年到期,意味著這間別具意義的 24 小時書店將會走入歷史,並被改建成以五星級飯店為主的複合式商業大樓。

除了誠品敦南店外,稍早前也傳出於民國 73 年開幕的金石堂城中分店,將在 6 月租約到期後不再續約,替城中分店正式畫下句點。根據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13 年全台書店共有 2314 間,目前截自 2018 年 2 月,只剩下 2111 間,等於 5 年多關了 213 家。

raw-image

雖然傳統書店雪崩式的關閉,不過複合式書店卻快速聚集人潮,成為書店的新活路,就拿去年 1 月來台展店的日本「TSUTAYA BOOKSTORE 蔦屋書店」來說,光是 1 年多時間就已經在信義區、松山、內湖各開 1 家店,台中七期店也在 4 月 26 日開幕。因此,筆者想藉著本文,與讀者討論下「閱讀」這件事。


德國人為什麼熱愛閱讀?

約在 2014 年時,網路上曾因為一篇名為「德式閱讀的力量:一種習慣改變一個民族」的文章,讓德式閱讀一詞爆紅,內容先以數據表示:德國人讀書狀況有 91% 的德國人在過去一年中至少讀過一本書。其中,23% 的人年閱讀量在 9 到 18 本之間;25% 的人年閱讀量超過 18 本,大致相當於每三週讀完一本書,書也成為德國人之間最受歡迎的禮品。

更指出約有 8000 多萬人口的德國擁有全球第二大圖書市場,年市場銷售總額達 96 億歐元。就這樣來看,我們應當可以稱德國人相當熱愛閱讀,理所當然,我們應該瞭解一下德國是如何推廣閱讀風氣,從結合許多重要的社會資源開始,包括新建現代新穎的市立圖書館,更提供完善的服務、精準的圖書資訊,以及不同的藝文活動。

raw-image

就像每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作為圖書文化與商業的交流平台,顯示出一座城市、一個國家對閱讀的重視。透過經年累月的閱讀有助於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閱讀幾乎是德國人民共有的生活習慣之一。

就上述的例子來看,我們也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德國如此重視「讀書」這件事?閱讀能帶給人們什麼好處?畢竟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吸收資訊的管道因為網路而改變,卻讓我們陷入「淺閱讀」的快餐式閱讀方式和習慣,資訊量可能增加,但質量卻沒能得到保證。

而讀書的好處,除了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外,更有著鍛煉腦力、增長知識、集中注意力的優點,不同類別的書能使我們獲得更全面知識與經驗,加上書本內容的完整度,也比網路上的片面資訊來得高。更有研究指出,每週閱讀至少三十分鐘能令人心境開朗,更有 57% 的參與者認為自己有更優秀的文化覺知能力,證明閱讀能令人的思想正面,亦能提升文化觸覺。

書店的使用方法

raw-image

既然讀書有這麼多好處,想當然書店也有存在的必要。根據《Shopping Design》的報導,曾任刊物《SEVEN》的編輯總監、博報堂「広告」總編、《ケトル》雜誌總編輯、《赤坂經濟新聞》總編輯的嶋浩一郎,他把自己逛書店的過程,分析整理後,出版了《なぜ本屋に行くとアイデアが生まれるのか》一書,該文便講述了實體書店的 4 個好處:

1.關聯式書架

嶋浩一郎認為將「內容」相關的書陳設在一起,雖然在視覺上,不像一般書店依照書籍種類區分來的凌亂,卻能誘導讀者發現更多有趣的知識。舉例來說,法國紅酒的書旁放上起士相關的書,起士旁邊放上日本味噌、醬油等發酵相關的書。關聯式書架的重點是能夠引發消費者「我也來讀讀看這本書吧!」想法的陳列方式。

2.求知慾望的發掘

正因為實在有太多種類的書籍,當大量的的標題文案映入眼簾,大量的資訊將會刺激著大腦,書名不斷向掌管慾望的部位敲門,直到再也無法控制時,便伸手拿了它。他認為選書的過程就像祭典一樣熱鬧。因為大量的資訊啟動了探索機制,人的好奇心也被激發,「原來我對這樣的書有興趣啊!」

3.知識的整合

若把每本書當作一個知識單位來看的話,如何有效掌控知識即為關鍵。如果拿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比較,實體書店是個將眾多資訊「整合化」的場所。因此,「懂得使用書店的人,即能比他人更有效地掌握知識。」而「知識」在書店內被整合後看起來就像個資源庫,這是網路書店無法比擬的。

4.蒐集無用資訊

或許許多人認為,我要找的就是某本書,一次看這麼多無關的書,不是浪費時間嗎?對此,他表示現代人總把做一件事給理論化,分析做這個行為是否能迅速反映出結果。如此一來,很多事都被視為浪費時間。但真的如此嗎?

他以兩個實際案例來說明。「貓頭鷹在捕食時,翅膀的特殊結構讓貓頭鷹在飛行時能夠保持無聲狀態避免驚動獵物而能順利捕食。新幹線車頂的電桿架外型設計即是取自貓頭鷹的翅膀為原型發展而來的,因此能有效減少摩擦所造成的噪音。」「迴轉壽司的發明者也是在參觀啤酒工廠時看到輸送帶上的一罐罐啤酒後想:『若壽司也用這樣的方法提供的話……』而衍伸出的點子。」所以當他的靈感枯竭時,便會到書店走一趟,答案往往在完全沒有關係的地方出現。

書店的另一種可能

面對閱讀實體書低迷的風氣,目前傳統書店為了能持續經營下去,除了苦撐之外,就是致力於轉變成複合式營業,希望透過餐飲、選貨提高買氣,增加來客數。不過在日本也有書店,是以選書作為賣點,吸引消費者前往。

像是位於銀座的「森岡書店」,主打每週只賣一本書,店主人森岡督行希望從讀者體驗出發,將每週的選書與書店空間結合,讓讀者能更深刻了解店內唯一的書,加深讀者與作者、書籍之間的連結。

 

「歌舞伎町圖書中心」是日本歌舞伎町會長手塚真輝,在著名的聲色場所裡開的一家書店,搜羅了所有和「愛」有關的書,每天有懂書的牛郎店員駐守,和客人們討論書,討論愛。他希望,不論是來店的路人,還是牛郎這個被排斥的群體,都擁有真正的愛情。

 

後記

數位時代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不管是消費、娛樂,甚至是閱讀,人們花在手機、平板電腦上的時間越來約多,就拿最近華爾街分析師與資本家瑪麗·米克(Mary Meeker)公佈的 2018 年網路趨勢分析報告來看,雖然網路用戶數成長趨緩,每人的上網時間卻持續增加,美國成人用戶從 2016 年的每天 5.6 小時增加到 2017 年每天 5.9 小時,其中有一半便是透過行動裝置。

既然我們每天都在面對爆炸性的資訊量,吸收到真正有意義的資訊卻少之又少,還要花心思去分辨真偽,如此來看,「讀書」這件事更顯得可貴。至於書店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就筆者來說,絕對是需要的,就像嶋浩一郎所說,書店就像是開啟人們求知的鑰匙,每當意外發現到有興趣的書,渴望得到答案的雀躍感會充斥心頭(而且書店也是個很好約會的場所),假如你都看到這了,要不接著就來看本書吧?(笑)


raw-image

A Records 是一個單純紀錄作者喜愛的事物、品牌、理念的粉專,希望能透過我的觀點,將新鮮有趣的議題告訴大家。要是可以的話,還請不吝嗇按讚支持一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1/29
感謝分享!雖然上網查資料真的很方便,但能夠掌握閒暇時間,悠哉地拿一本書來閱讀,任由思緒隨著飄送,絲毫不覺周遭時光的飛逝,真的很棒呢!
avatar-img
Alec的沙龍
48會員
17內容數
現任雜誌編輯,在媒體界瞎混,充滿好奇心且無聊的男子。開了一個專欄,只是想講講自己所在意的事。
Ale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7
什麼是「編輯」?如果把這兩字拿去問谷哥,你應該會看到維基的相關解釋,下面我只取重要的部分。就字面上的意思,以及我身處該行的感受來講,其實編輯是一個很廣泛的職業。比方說出版社負責出書的編輯、刊物的記者、社群上的小編,甚至是目前當道的 KOL 等等,就算載體不同,但都需要不斷的操作議題、輸出內容。
Thumbnail
2022/03/27
什麼是「編輯」?如果把這兩字拿去問谷哥,你應該會看到維基的相關解釋,下面我只取重要的部分。就字面上的意思,以及我身處該行的感受來講,其實編輯是一個很廣泛的職業。比方說出版社負責出書的編輯、刊物的記者、社群上的小編,甚至是目前當道的 KOL 等等,就算載體不同,但都需要不斷的操作議題、輸出內容。
Thumbnail
2021/08/03
有鑑於此,作為退伍後、出社會至今,儼然有 6、7 年社畜經驗的我,決定分享幾個自身總結下來的標準,期望每個人在賣肝之餘,還能找到能吃飽的勞工餐廳。當然,如果你早有一套判斷方式,那就當作交流一下,看是否跟我差不多!
Thumbnail
2021/08/03
有鑑於此,作為退伍後、出社會至今,儼然有 6、7 年社畜經驗的我,決定分享幾個自身總結下來的標準,期望每個人在賣肝之餘,還能找到能吃飽的勞工餐廳。當然,如果你早有一套判斷方式,那就當作交流一下,看是否跟我差不多!
Thumbnail
2021/08/01
細想遠端工作的成敗,似乎要歸咎於人們之間的互相「信任」。試想如果今天開始遠端工作,老闆、主管有辦法相信員工能在家裡認真工作,並且不會偷懶嗎?這也順勢引出一個當下的議題,「當疫情結束或趨於緩和時,我們是否該繼續遠端工作呢?」
Thumbnail
2021/08/01
細想遠端工作的成敗,似乎要歸咎於人們之間的互相「信任」。試想如果今天開始遠端工作,老闆、主管有辦法相信員工能在家裡認真工作,並且不會偷懶嗎?這也順勢引出一個當下的議題,「當疫情結束或趨於緩和時,我們是否該繼續遠端工作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閱讀的多樣性和「無用性」,正可能是往後遇到不可逆料的變化或危機時,那讓我們變得靈活而有韌性的養分。
Thumbnail
閱讀的多樣性和「無用性」,正可能是往後遇到不可逆料的變化或危機時,那讓我們變得靈活而有韌性的養分。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作者整理了88項閱讀的好處,並將之歸納成8項,透過閱讀,讀者可以善用書中的知識,透過自身實踐的轉化,提升自己的這八個方面的能力:生存力、行動力、溝通力、學習力、工作力、變現力、成長力,以及選書與閱讀力。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作者整理了88項閱讀的好處,並將之歸納成8項,透過閱讀,讀者可以善用書中的知識,透過自身實踐的轉化,提升自己的這八個方面的能力:生存力、行動力、溝通力、學習力、工作力、變現力、成長力,以及選書與閱讀力。
Thumbnail
今天來到大直的TSUATAY蔦屋書店,看著一大片華美的書牆,那個一直存在我心中的問號又出來了:「實體書本還能存在多久呢?」 閱讀,肯定是很多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想起國高中時往返於永和與板橋之間的求學時光,在當時家長們認為讀閒書無助於升學的年代,我只能在家附近有兼著賣書的文具店裡,翻閱極少量自
Thumbnail
今天來到大直的TSUATAY蔦屋書店,看著一大片華美的書牆,那個一直存在我心中的問號又出來了:「實體書本還能存在多久呢?」 閱讀,肯定是很多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想起國高中時往返於永和與板橋之間的求學時光,在當時家長們認為讀閒書無助於升學的年代,我只能在家附近有兼著賣書的文具店裡,翻閱極少量自
Thumbnail
先前老夫有一篇關於《閱讀,從來都不是一種常態行為》的圖文(連結請見留言區),在此前提之下,撇除為了通過考試、為了升遷、為了種種目的而閱讀的閱讀,還能有閱讀習慣的人,應該就是真的把閱讀當成興趣了。而會把閱讀當成興趣的人,基本上還是會喜歡摸到實體紙質的書,即使在這個3 C設備及網路蓬勃發展的年代。 從進
Thumbnail
先前老夫有一篇關於《閱讀,從來都不是一種常態行為》的圖文(連結請見留言區),在此前提之下,撇除為了通過考試、為了升遷、為了種種目的而閱讀的閱讀,還能有閱讀習慣的人,應該就是真的把閱讀當成興趣了。而會把閱讀當成興趣的人,基本上還是會喜歡摸到實體紙質的書,即使在這個3 C設備及網路蓬勃發展的年代。 從進
Thumbnail
這是一本愛書人都會喜歡的書啊 拿到這本書後大概2~3小時就看完了,很多地方都會讓我感受到作者真的很喜歡書,就像是看著作者對著書告白一樣,雖然有些地方顯得有些激動,但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愛吧!! 裡面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盡可能簡潔的與您一同體會書的美好!!
Thumbnail
這是一本愛書人都會喜歡的書啊 拿到這本書後大概2~3小時就看完了,很多地方都會讓我感受到作者真的很喜歡書,就像是看著作者對著書告白一樣,雖然有些地方顯得有些激動,但我想這應該是因為愛吧!! 裡面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盡可能簡潔的與您一同體會書的美好!!
Thumbnail
不管是下課後、下班後、走過路過剛好經過……只要一有空檔,即使沒有購書的需求,我還是會走進書店晃幾圈。 我確實是蠻喜歡閱讀沒錯,但比起「讀」,我似乎更偏好「逛」。 雖然每次去書店都比較像是閒逛,但還是會有個基本的目標和路徑,通常鎖定目標會是文學類、小說類和心靈成長類。
Thumbnail
不管是下課後、下班後、走過路過剛好經過……只要一有空檔,即使沒有購書的需求,我還是會走進書店晃幾圈。 我確實是蠻喜歡閱讀沒錯,但比起「讀」,我似乎更偏好「逛」。 雖然每次去書店都比較像是閒逛,但還是會有個基本的目標和路徑,通常鎖定目標會是文學類、小說類和心靈成長類。
Thumbnail
現代的科技日新月異,網路世界的蓬勃發展加上物流產業的發達,使得現代人的生活變得便利也更加有效率。而網路書店的產生使人們購書不再需要上街到實體書店去找、去買。除了方便,價格相較實體書店也比較便宜。因此增加了現在各種實體書店的競爭壓力,除此之外,電子書的產生也凸顯實體書籍佔空間的侷限,為實體書店再帶來另
Thumbnail
現代的科技日新月異,網路世界的蓬勃發展加上物流產業的發達,使得現代人的生活變得便利也更加有效率。而網路書店的產生使人們購書不再需要上街到實體書店去找、去買。除了方便,價格相較實體書店也比較便宜。因此增加了現在各種實體書店的競爭壓力,除此之外,電子書的產生也凸顯實體書籍佔空間的侷限,為實體書店再帶來另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過載,但意義稀薄的世代,不論是電子書或實體書,甚至是一篇專欄文章,閱讀是一項提升自我格局,最簡單便利的方式,就讓我們回歸知識本質後的意義,靜下心來充實自己,好好花時間閱讀吧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過載,但意義稀薄的世代,不論是電子書或實體書,甚至是一篇專欄文章,閱讀是一項提升自我格局,最簡單便利的方式,就讓我們回歸知識本質後的意義,靜下心來充實自己,好好花時間閱讀吧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好好讀完一本書了?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德國如此重視「讀書」這件事?閱讀能帶給人們什麼好處?畢竟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吸收資訊的管道因為網路而改變,卻讓我們陷入「淺閱讀」的快餐式閱讀方式和習慣,資訊量可能增加,但質量卻沒能得到保證。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好好讀完一本書了?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德國如此重視「讀書」這件事?閱讀能帶給人們什麼好處?畢竟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吸收資訊的管道因為網路而改變,卻讓我們陷入「淺閱讀」的快餐式閱讀方式和習慣,資訊量可能增加,但質量卻沒能得到保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