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或者說,因為)已是個愛看書的人,有時連「人為何閱讀」的書,都想閱讀。這次翻閱的是《去書店買個好人生》(原文:人生で大切なことは、すべて「書店」で買える ;直譯:生活中重要的東西,全都能在書店買到),感覺就如同許多評論所說,是本「消磨閒暇」的書,可讀性普通;但它讓我想起另一本類似主題但更美的書《給未來的讀者》,亦分享給大家。
開宗明義是要做買賣,作者千田琢哉大概很想賣書,所以非常強調「新書一出就要買」、「借書來讀的人一輩子都只能受僱」、「買下書的瞬間,就達成了一半以上的目的」。換句話說,買了書卻沒有讀,也別太苛責自己。
讓我錯愕的是,千田確信:「有智慧的人,會為了對方的幸福故意說謊」。他亦分享自己的經驗:「如果能逗對方開心,即使是言不由衷的謊言,我也能若無其事地說出口,也曾因此賺得金錢。⋯⋯既然說謊不只能讓別人愉快,還能讓自己賺到錢,那麼說點謊又何妨呢?」實在令人費解。
但或許是對市場邏輯有所掌握,千田歸納出原則:「有趣的企劃書總是相當輕薄。企劃書的厚度反映出自信缺乏的程度。」
這和過去碰到的工作要求異曲同工。當時的大老闆可說是業界經驗最豐富、最受敬重的資深前輩,開會不輕易發言,發言絕對言簡意賅。他對於值得繼續推動的提案點子,總是下這樣的指示:「寫成1頁、最多2頁,我拿去給董事長。」
當業界流行百科全書式的磚頭說明書,大老闆對我們的要求是:「精選最重要的5個項目,各用1行標題、1行說明、150字內的具體措施來敘述」。我們也體會到,如何「愈寫愈短」往往比「愈寫愈長」困難。
作為閱讀推廣者,李惠貞對「人為何閱讀」的答案,非常詩意:「閱讀讓我們能夠體驗不同的人生,開拓想像力,點亮內在潛質,擁有力量」。她在《給未來的讀者》這本小書中,旁徵博引古今中外名家著作,談閱讀的美好,並願藉此吸引更多閱讀者。
閱讀本身是如此“autotelic”──自我滿足、自成目標、本身就是獎賞──以至於不像工具一樣「有用」。她引用精神學家米格.班納薩亞(Miguel Benasayag)講閱讀的「無用性」;「無用帶來對我們而言最有用的東西,就是不抄捷徑、不趕時間的創造,讓我們越過社會所編造的幻影」。
但正如同莊子「無用之用」的辯證,「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如此看似「無用」,反而「有用」。李惠貞的個人經驗是:「各種雜書讀多了,曾經思考的點和脈絡變深廣了,突然之間,接任何新任務都能找到相關的起點(未必是答案,而是方向靈感,一個立足的觀點),好像頭腦會自動作業,我只需給它時間」。這亦呼應詹偉雄所說的,「讀書的重點不是『書』,而是『讀』。」
具體而言,「與其學習一些明天可能過時的東西,比如某種特定類型的軟體,不如選擇那些能讓你在10年或20年後變得更聰明的東西」(李惠貞引用Warren Buffett語)。閱讀的多樣性和「無用性」,正可能是往後遇到不可逆料的變化或危機時,那讓我們變得靈活而有韌性的養分。
這種養分往往是模糊而難以捉摸的。《給未來的讀者》書中提到,「第三維是0與1的中間態,這是量子電腦更接近人腦的原因⋯⋯這『不確定性』建構了人性本身。⋯⋯所有的創造力都來自於不確定性」。
有趣的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在《人生超整理》中也提到,過度正確的記憶用處不大,反而是「像雲朵般」模糊曖昧的記憶比較實用。由於我是從小說作品認識森,亦聽聞過他工學博士的背景和「理系推理小說家」的稱號,所以覺得「像雲朵般」蓬鬆的意象也太「萌」、太「不理系」了吧。
回到「人為何閱讀」,李惠貞也重視閱讀讓我們「悄悄地成為自己」的面向(李惠貞引用Hermann Hesse語);我們甚至能「在閱讀中活成一個新的人」。
在「成為自己」的過程中,「書櫃是我們走過的歷程。⋯⋯任何時候,如果忘了自己是誰,書櫃會提醒妳」;而「書店是靈感的場所……讓我們跳脫狹隘和侷限……呼吸到新鮮自由的空氣」。
本書的優美和扎實難以藉由摘錄窮盡,推薦大家自行閱讀。最後以書中的話祝福讀友:
一個人的興趣、好奇、嚮往和追求,會牽引她去和不同的書邂逅。通過這樣的過程,個體的獨特性會壯大,她會長出自己的翅膀,得到自己的眼光。經由每一本書所打開的窗,她會發現世界無比寬廣。
追記:仍記得初次邂逅《給未來的讀者》這本書的場景,是在如今已消失的台北崇光百貨忠孝館小閣樓,低矮的天花板和溫暖的燈光,是讓人安心「成為自己」的好所在。感恩有緣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