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性對話與寫作延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一陣子,我快速記下了一些關於「有料的知識性對話對於寫作題材的貢獻」的想法。

意思是說,過去許多有料的、知識性的網路對話,往往出現在部落格作者之間彼此以文章、或是留言的方式交談;從這類的交談之中,往往能夠刺激出一些新的想法,成為進一步思考、或是下一篇文章的材料。

參考閱讀:Make conversations to keep meaningful writing

我在前幾天的〈文章的引用、拼貼與致敬〉一文中也提到過類似的想法:

(在引用他人文章時)最好能加上自己的看法、創見、或是評論,讓被引用的段落發揮「種子」的作用,產生出更多的思考或知識。

在這樣的交談之下,或許可以更瞭解對方的思考模式、也清理自己的觀念和文字脈絡,進而延伸出自己可能原本都不知道的結果。

對於把寫作當作學習途徑的人(例如我)而言,這樣的結果正是無上的樂趣與收穫(大多數時候,這類文章或許會有人看,但多半賣不了錢)。

然而,這樣的寫作得用更多的時間醞釀;因為你會需要:

  1. 詳讀對方的文章;
  2. 釐清自己的想法,決定哪些地方贊成對方、哪些地方反對(反對無妨,如果都贊成就不用寫了);
  3. 思考並準備辯證的方式與材料;
  4. 把自己的立場透過文章有條理的寫出來。

一旦把這些準備動作做完,或者應該說,有時候單單是在1.和2.之間的階段,就已經按捺不住、文思泉湧;如果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沒辦法寫,那簡直就是火燒屁股、坐立難安。

何況有了點年紀、腦筋變差之後,最糟糕的一種狀況就是在沒辦法寫(站在捷運上、蹲在馬桶上、入睡時失去意識的瞬間等等),所有的想法像海浪一樣紛至沓來,真氣像小老鼠一樣到處亂竄(借用金庸武俠語)。

但只要沒有當場坐下、站起、醒來、寫下,過了幾秒之後這些靈感也像海潮一樣退去、亂竄的耗子忽然一隻不見,想抓一隻來問問剛才想了什麼都不可得。

悔恨。

舉個例子來說吧,我在西安的神交朋友三童,是一位資深的書籍編者,關於編輯的文章寫得比我入木二十幾分,就是很好的對話材料。

在最近的一篇〈編輯神經〉(原文為簡體)中,他說:

5.0 編輯沒有下班時間,編輯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有史可考的編輯祖師應該是孔子,他的生活方式是:敬守使命但又為人鬆弛,無可無不可,講究吃喝,多聽音樂,沒事出遊。

孔子把他的哲學轉化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他的創作、編輯、從政都建立在他自己訂立的生活方式之上。

具體說,他的使命是堅守文人集團協助君王的使命,建立文人的群體組織,過一種符合使命的生活。他的生活被後代文人發展為琴棋書畫、梅蘭竹菊、晏飲雅集等文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哲學是孔子的真正的遺產。

5.1 只要形成群體,就會形成這個群體的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這個群體自然容不得反意識形態的話語。

如果遇到反對這個群體的意識形態必定群起而攻之、除之而後快。主流如國家如此(國家話語),非主流豆瓣社區也如此(喪即是正義)。中國文人集團的另一個身份是編輯,他們不僅塑造了中國歷史,也塑造了中國歷代的主流意識形態。這是文人的力量,一種隱而不發可怕力量。

光是這幾段文字,就夠我寫四篇文章來回。

他的思考角度(如「孔子/中國文人都是編輯」)是我沒想過的、文字風格也是我學不來的,但我有興趣在這個題目上,用以下幾個題目來展開對話:

  1. 孔子真的算編輯嗎?或者應該是他的門徒?
  2. 或許之後的董仲舒或朱熹之類的遠房門徒才算?但這兩位都在孔子之後幾百年,接收的都是好幾手訊息,所以他們(也是中國文人)才算?
  3. 有一說是中國歷朝歷代無一真以儒術治國,儒家只是統治者的花瓶;所以他們實際上成就了什麼?
  4. 把編輯、儒者、文人集團、國家、社群放在同一個脈絡上(如果沒有誤解的話),真的是合理的、說得通的嗎?如果說不通,這「隱而不發的可怕力量」又從何而來?

這樣看來,您大概就懂我的意思了。就算您不覺得這種清談誤國有什麼樂趣,但「拿別人文章來當題目種子」的手法應該可以理解幾分。

我喜歡這種寫作和對話方式,但很久很久沒有機會了。希望很快就有時間再回來享受這種夾雜了閱讀和發表的樂趣,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加入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寫作雖然寂寞,推敲雖然辛苦,但還依然堅持寫作的人應該都有某種「狂傲的自信」吧。這個狂傲的自信背後,不是才華、不是毅力,而是一種不吐不快、想要寫字的自信,是不斷的遇到挫折、再站起來、不停琢磨建立起來的東西。只要當你願意讀、願意寫,也不停地繼續寫、繼續讀,就是最好的證明。真心的推薦《取材‧執筆‧推敲》,
Thumbnail
寫作雖然寂寞,推敲雖然辛苦,但還依然堅持寫作的人應該都有某種「狂傲的自信」吧。這個狂傲的自信背後,不是才華、不是毅力,而是一種不吐不快、想要寫字的自信,是不斷的遇到挫折、再站起來、不停琢磨建立起來的東西。只要當你願意讀、願意寫,也不停地繼續寫、繼續讀,就是最好的證明。真心的推薦《取材‧執筆‧推敲》,
Thumbnail
在媒體工作時,特別羨慕那些能夠輕易表達出自己想法的人,我的腦中總有很多概念但口語表達跟不上頭腦的運作。每次要進行一個提案就必須寫出逐字稿(雖然不會看稿唸,但一定要寫出來)才不會脫稿演出。書寫有其限制但我反而需要一定的範圍來自我約束。
Thumbnail
在媒體工作時,特別羨慕那些能夠輕易表達出自己想法的人,我的腦中總有很多概念但口語表達跟不上頭腦的運作。每次要進行一個提案就必須寫出逐字稿(雖然不會看稿唸,但一定要寫出來)才不會脫稿演出。書寫有其限制但我反而需要一定的範圍來自我約束。
Thumbnail
你為什麼開始寫作?寫作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你是否曾經寫作過這樣令人怦然心動的文章呢?你是否寫作而受到「我寫故我在」的快樂呢?你的寫作歷程中是否遭遇過關卡或瓶頸呢?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任何與「寫作」相關的故事。
Thumbnail
你為什麼開始寫作?寫作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你是否曾經寫作過這樣令人怦然心動的文章呢?你是否寫作而受到「我寫故我在」的快樂呢?你的寫作歷程中是否遭遇過關卡或瓶頸呢?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任何與「寫作」相關的故事。
Thumbnail
「內容有價」,是我選擇方格子的一個理由。初見這四個字,深深有股激昂的力量打進內心深處。 這幾十年來,自己都會寫一些文章,細數生活那些感觸,抒發個人觀點與淺見,也海量的閱讀各方面的書籍,站在讀者的角度欣賞著每位作者撰寫文章的脈絡,從整個排版、文章架構、照片呈現等,皆有許多要留意的地方,並不是簡單單單
Thumbnail
「內容有價」,是我選擇方格子的一個理由。初見這四個字,深深有股激昂的力量打進內心深處。 這幾十年來,自己都會寫一些文章,細數生活那些感觸,抒發個人觀點與淺見,也海量的閱讀各方面的書籍,站在讀者的角度欣賞著每位作者撰寫文章的脈絡,從整個排版、文章架構、照片呈現等,皆有許多要留意的地方,並不是簡單單單
Thumbnail
訓練寫作 提高輸入 批判思考 強化輸出  只有公開寫作才是真的寫作(我也為此而來) 怎樣才是好文章? 提供新知創造價值 資訊量大且密度高 邏輯性強論證精彩 容易理解不能高高在上 真誠溝通不說教不輕佻 讀者思維 確認寫作目的 確認閱讀對象 確認閱讀
Thumbnail
訓練寫作 提高輸入 批判思考 強化輸出  只有公開寫作才是真的寫作(我也為此而來) 怎樣才是好文章? 提供新知創造價值 資訊量大且密度高 邏輯性強論證精彩 容易理解不能高高在上 真誠溝通不說教不輕佻 讀者思維 確認寫作目的 確認閱讀對象 確認閱讀
Thumbnail
「文字是乘載含量最多、最深的核心,因此文字不會消失」這是今天聽到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可能也是因為它最接近自己選擇使用文字來創作的理由吧!
Thumbnail
「文字是乘載含量最多、最深的核心,因此文字不會消失」這是今天聽到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可能也是因為它最接近自己選擇使用文字來創作的理由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