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性對話與寫作延伸

2018/05/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一陣子,我快速記下了一些關於「有料的知識性對話對於寫作題材的貢獻」的想法。

 
意思是說,過去許多有料的、知識性的網路對話,往往出現在部落格作者之間彼此以文章、或是留言的方式交談;從這類的交談之中,往往能夠刺激出一些新的想法,成為進一步思考、或是下一篇文章的材料。
參考閱讀:Make conversations to keep meaningful writing
我在前幾天的〈文章的引用、拼貼與致敬〉一文中也提到過類似的想法:
(在引用他人文章時)最好能加上自己的看法、創見、或是評論,讓被引用的段落發揮「種子」的作用,產生出更多的思考或知識。
在這樣的交談之下,或許可以更瞭解對方的思考模式、也清理自己的觀念和文字脈絡,進而延伸出自己可能原本都不知道的結果。
對於把寫作當作學習途徑的人(例如我)而言,這樣的結果正是無上的樂趣與收穫(大多數時候,這類文章或許會有人看,但多半賣不了錢)。
然而,這樣的寫作得用更多的時間醞釀;因為你會需要:
  1. 詳讀對方的文章;
  2. 釐清自己的想法,決定哪些地方贊成對方、哪些地方反對(反對無妨,如果都贊成就不用寫了);
  3. 思考並準備辯證的方式與材料;
  4. 把自己的立場透過文章有條理的寫出來。
一旦把這些準備動作做完,或者應該說,有時候單單是在1.和2.之間的階段,就已經按捺不住、文思泉湧;如果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沒辦法寫,那簡直就是火燒屁股、坐立難安。
何況有了點年紀、腦筋變差之後,最糟糕的一種狀況就是在沒辦法寫(站在捷運上、蹲在馬桶上、入睡時失去意識的瞬間等等),所有的想法像海浪一樣紛至沓來,真氣像小老鼠一樣到處亂竄(借用金庸武俠語)。
但只要沒有當場坐下、站起、醒來、寫下,過了幾秒之後這些靈感也像海潮一樣退去、亂竄的耗子忽然一隻不見,想抓一隻來問問剛才想了什麼都不可得。
悔恨。
舉個例子來說吧,我在西安的神交朋友三童,是一位資深的書籍編者,關於編輯的文章寫得比我入木二十幾分,就是很好的對話材料。
在最近的一篇〈編輯神經〉(原文為簡體)中,他說:
5.0 編輯沒有下班時間,編輯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有史可考的編輯祖師應該是孔子,他的生活方式是:敬守使命但又為人鬆弛,無可無不可,講究吃喝,多聽音樂,沒事出遊。

孔子把他的哲學轉化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他的創作、編輯、從政都建立在他自己訂立的生活方式之上。

具體說,他的使命是堅守文人集團協助君王的使命,建立文人的群體組織,過一種符合使命的生活。他的生活被後代文人發展為琴棋書畫、梅蘭竹菊、晏飲雅集等文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哲學是孔子的真正的遺產。

5.1 只要形成群體,就會形成這個群體的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這個群體自然容不得反意識形態的話語。

如果遇到反對這個群體的意識形態必定群起而攻之、除之而後快。主流如國家如此(國家話語),非主流豆瓣社區也如此(喪即是正義)。中國文人集團的另一個身份是編輯,他們不僅塑造了中國歷史,也塑造了中國歷代的主流意識形態。這是文人的力量,一種隱而不發可怕力量。
光是這幾段文字,就夠我寫四篇文章來回。
他的思考角度(如「孔子/中國文人都是編輯」)是我沒想過的、文字風格也是我學不來的,但我有興趣在這個題目上,用以下幾個題目來展開對話:
  1. 孔子真的算編輯嗎?或者應該是他的門徒?
  2. 或許之後的董仲舒或朱熹之類的遠房門徒才算?但這兩位都在孔子之後幾百年,接收的都是好幾手訊息,所以他們(也是中國文人)才算?
  3. 有一說是中國歷朝歷代無一真以儒術治國,儒家只是統治者的花瓶;所以他們實際上成就了什麼?
  4. 把編輯、儒者、文人集團、國家、社群放在同一個脈絡上(如果沒有誤解的話),真的是合理的、說得通的嗎?如果說不通,這「隱而不發的可怕力量」又從何而來?
這樣看來,您大概就懂我的意思了。就算您不覺得這種清談誤國有什麼樂趣,但「拿別人文章來當題目種子」的手法應該可以理解幾分。
我喜歡這種寫作和對話方式,但很久很久沒有機會了。希望很快就有時間再回來享受這種夾雜了閱讀和發表的樂趣,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加入對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傅瑞德
傅瑞德
行銷與媒體經營管理顧問、科技產業觀察者、寫作者、翻譯者;煙斗、雪茄、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重機騎士,插畫家、數位書法、木工師父,能做的鄙事比你想像的多更多。過去的文章在 http://fredjame.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