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像我這樣一個沒有作家背景、沒有文學背景的人,開書寫工作坊,會不會很沒有說服力呢?」
有個想嘗試開寫作工作坊的朋友,透過FB訊息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剛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比較適合當面聊,因為每個人的背景與條件,以及到底為什麼想做這件事的原因,這些都要了解之後,才有可能給比較中肯的建議。而且坦白說,我實際做寫作工作坊的時間不是很長,所以好像也不能給什麼建議,只能說是個人經驗而已。
但由於我的個性也是邊做邊想,邊想邊做的類型,所以倒也不覺得個人經驗就不能講。我很樂於分享自己是怎麼想的,只要聽的人不要把個人經驗當作通則就好。
來源:http://blog.roodo.com/abun3/archives/11992307.html
我覺得不一定要有相關「背景」,才能做什麼樣的事;重點反而是自己是不是一直持續在做某件事。以想要帶寫作工作坊這件事來說,前提可能是自己是不是一直持續在寫東西呢?自己是否不斷觀察與思考寫作對自己而言的意義?
我有個朋友,她一開始只是自己喜歡寫,她想找夥伴一起寫,於是與幾個朋友組成一個書寫團體,定時聚會。後來,在定期聚會的過程中,她越來越清楚書寫對自己來說是什麼,以及如果想帶領一個書寫團體,可以怎麼進行。
這個朋友現在也有自己的寫作工作坊,而且帶得很不錯,但這也是循序漸進式的,並不是一開始就將寫作工作坊設定為工作與經濟收入。所以或許可以這麼想,她跟朋友的書寫團體,是她後來開寫作工作坊的基礎,也是養份。
自己持續不斷地做某件事,做到後來,有些東西「就有機會」可以慢慢出來。有些人做事是機緣型的,有些人是目標型的,但不管是哪一種類型,持續與累積都是前提。有些人是因為喜歡山,結果不知不覺走到山頂,有些人是一開始就決定要攻頂,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是一步一步走的。
這樣講好像很勵志?其實並不。所謂的一步一步走,就是不能只有「想」而已。但我認為那個「想」,卻也不是計畫了就一定會成功那種。一方面是因為年紀大了,擺在自己面前的現實是──自己的「時間」和「經濟」,是否有餘裕支持自己想做的事?
年紀越大,生活中的現實也就有越多要去承擔與考慮。但我倒不覺得要就此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我覺得或許可以在生活的縫隙中,試著讓自己的理想發芽(如果有縫隙的話)。
發芽「門檻」不用很高,只要有一點縫隙,有一點機會讓它長就可以了,因為並不是一開始就設定要以此為生或為業。所以,如果剛好時間和經濟上都有一點餘裕,而且有機會試試看,那麼可以就自己「目前」想做的而且可以做到的,先走走看。不用抱著一步到位的心態,比如一開始就要招生,一開始就把自己丟到市場裡,那樣對還沒有「背景」的自己來說,壓力可能會太大。可以先就自己能做的,先累積一點東西看看,一方面也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更了解自己。
如果有機會發芽,而且越做越有心得,或許就有機會慢慢轉換工作的重心,搞不好某天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轉換了賴以為生的飯碗也說不定。但如果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要以此為生太勉強了,那麼也還有退路。畢竟自己現在的生命不只要承擔自己,還要承擔家人的生活。
我的個性是屬於想做什麼就會去試試看的類型,但也會考量現實因素,在自己可以活下去的前提下,去試自己想做的事。
雖然說是個人經驗,前面也說了不要把這個當作通則,但寫一寫突然發現這些經驗好像不只可以用在寫作工作坊上,在其他想做的事上,或許也可以參考。不過還是老掉牙的重申,每個人各有各的個性(廢話),去找到那個適合自己個性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我覺得也是形隨機能而生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