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你我亂七八糟的童年:《三顆星彩色冒險》

2018/07/2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今天要推薦的是一部充滿童趣與幼稚行為的動畫-《三顆星彩色冒險》。在上野的某座公園中,存在著正義組織「COLORS」的秘密基地。為了守護上野的和平,COLORS的三位小學女生—結衣、小幸及琴葉,過著奔波的每一天。
 
這聽起來像是另一部小學生救世界的動畫。正如同很多動漫會刻意賦予孩子特別的力量,讓他們得以顛覆世界的規則(如小魔女DoReMi、數碼寶貝、絕對無敵雷神王等)。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觀眾就是孩子,給予孩子力量本身這行為就是要讓他們投射自我在某某腳色上。但《三顆星》裡的孩子就是孩子,沒有超能力、沒有超齡的成熟、號稱日以繼夜地守護和平,實際上每天到下午五點就得回家、有的就是那些幼稚的行為,也沒有在一次次的「事件」中學習社會化。說穿了,她們的活躍建立在大人們賦予的空間、大人的溫柔。進一步說:上野的和平與三顆星無關,三顆星非但沒有保護上野的和平;相反地,她們就是亂源。但這種站在道德高點的評論方式簡短有力,但也不得不說這種評論方式扼殺了觀看《三顆星》的幽默感,一方面好像也勝之不武(硬要跟孩子計較似的)、讓整個動漫變得索然無味。正如美國兒童文學作家E.B. White所說的:
分析幽默就像解剖青蛙一樣,解剖後就可以明白它的運作方式,但會殺死青蛙。
孩子也是這樣,我們可以想出一堆理由證明「COLORS」守護和平的理由是胡說八道,但這樣一點也不好玩。《三顆星彩色冒險》沒甚麼大道理,但我想就是因為這樣,《三顆星》裡面才存在一絲溫柔的療癒感,看著這三個孩子的天真,我們這些活在秩序的大人們才能回想那個獨特的童年。

想像力是孩子獨有的超能力

 
「COLORS」三人雖然在個性上大相逕庭,但卻有個共識:她們認為「現有的和平是一種假象」,是大人刻意隱瞞事件的存在所以導致事件不易發覺,因此,她們要守護真正的和平。也因此,警察齋藤在她們眼中是腐敗的,動物園免費給孩子參觀是因為沒有餵動物飼料、博物館的動物不會動,都是大人用藥物讓牠們(其實是標本)動彈不得、連大便的權利都沒有、只是水泥未乾而禁止進入的區塊卻成了她們眼中的分屍兇案現場、得花粉症只要打個幾拳就會好、為了守護上野的和平,只好許願上野變得亂七八糟等等,例子族繁不及備載。觀賞她們的神邏輯,是本作樂趣之一,但不可避免地會露出下圖的表情。
 
但換個角度來說,三顆星其實提出了一個大人沒有發現的視角去看世界。《小王子》裡,作者小時候不也畫了一張「吞了大象的蛇」給大人們看,他預期大人會說「好可怕啊!」但沒想到大人們卻回答:「一頂帽子有什麼可怕的?」這讓他覺得,「大人們總是需要清楚的解釋,他們才會明白其中的趣味。」這種非線性、非邏輯推導的發現,強調想像而不講道理、因果、規則,正是三顆星彩色冒險的最大亮點。
 
中國的倫理偏向「父為子綱」,認為父親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從父親的行為中學習秩序。但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華茲渥斯(William Wordsworth)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認為「孩子是大人的父親」。認為這種忠於自然的虔誠之情是可貴,也最難保持的。在看《三顆星彩色冒險》時,父母的影響被淡化處理了,我們得以短暫地脫離秩序與邏輯性的世界,重新以孩子的視角去看那些我們曾認為有趣的東西。

三個熊孩子,如何療癒我們?

要談《三顆星彩色冒險》帶來的療癒感從何而來,除了上述的赤子之心之外,也必須討論SILVER LINK在動畫化本作時刻意營造的整體感。儘管每部動畫都有OP跟ED來襯托其主題,但像三顆星這樣透過《カラーズぱわーにおまかせろ!》、《本日も異常ナシ!》將歌詞與劇情融在一起的卻很少。這兩首歌曲剛開始聽,只覺得裡面一堆意義不明的句子與字眼「Extra Virgin Oil」、「啾啾卡布里拉」、「LV1事件」,但隨著劇情進展,我們逐漸了解這些兒語所代表的。儘管《三顆星》並沒有所謂主線劇情,但它的鋪排宛如邀請觀眾進入COLORS的世界,又隨著她們在五點前破解事件。一起(用很幼稚的方式)守護上野的和平。就某種角度來說,身為觀眾的我們簡直就是劇中那些跟著「COLORS」瞎起鬨的大人。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亮點是人物刻劃。孩子們的口頭禪、口癖、諧音梗、動作甚至是衣服都很細緻的呈現(蘿莉控大滿足)。據統計,光這12集就換了30套衣服, 琴葉的帽子更是換了28頂,這點不論是原作或動漫,都足見用心。也讓結衣、小幸、琴葉三人更加討喜。這三人間的互動與互補,三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推翻大人的道理。讓我們可以在三人的身上找到當年的自己。比方說:

看似正常,但略帶彆扭的結衣

一開始看起來像是三人中最正常的孩子,但隨著劇情進展我們發現她很在意同僚對她的看法,與同校的朋友不是很熟。會把大人的恫嚇當真,也很會記仇。
 
但結衣卻也有自己一套「守護和平」的方式,那來自她的執拗。她要求公平、講求秩序、玩遊戲不作弊、認為自己在遊戲中被處罰了就該被處罰。有趣的是,動畫組對於結衣這樣的彆扭也會透過剪輯的方式呈現,刻意插她的話、中斷她的出場畫面、讓她想營造的場面冷場、就連她主導的「反省會議」就只用一幀圖帶過。這樣的「帶頭霸凌」雖然讓我們覺得結衣很可憐,卻合適地沖淡了她的彆扭。

看似愛搗蛋其實情商很高的-小幸

動畫裡對小幸有很多細緻刻劃,證明她其實很懂事,只是她選擇用調皮的方式去呈現。比如「Extra Virgin Oil」看似是一句毫無意義的口頭禪,但可能是小幸十分關心媽媽便秘問題的展現(編按:有便秘問題的患者,每天可以攝取1到2大匙的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可促進腸道蠕動。)當所有人都被齋藤提出的「小偷事件」迷住時,只有她向齋藤道謝-感謝他配合演出(反之,當齋藤拒絕配合時她也很生氣)。當結衣直言琴葉遊戲打得很爛時,也只有她出來打圓場;當結衣跟學校朋友還不是很熟時也是她挺身助攻、都可以看出她對人際關係的敏感度遠高於結衣與琴葉。
相較於琴葉跟結衣,小幸被賦予了更多家庭面向的刻劃。對看過原作的人來說,真的會佩服小幸作為一個孩子特有的溫柔。
 
這或許也說明了小幸為何會在三顆星的事件中偷渡賣水果,刻意誇媽媽很美,美到大家都會想來買水果(加上自己很可愛)、把自己的必殺技名為「Extra Virgin Oil」、把「便便」當口頭禪等等,都再再顯示了她其實很在意母親的事。

看似很酷但其實不善掩飾情緒的-琴葉

「COLORS」三人中的智力擔當,事件的謎底幾乎都是由她解決的(當然,這些事件也是她們自己想出來或大人跟著起鬨而出現的產物。)。雖然她的生活中看似只有遊戲,但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她有不錯的邏輯推導能力,只是她刻意用遊戲化的方式來敘說事件,讓一個平凡的事件添加更多曲折。
 
琴葉在某種程度上刻意迎合另外兩人的思考,扮演著本作劇情推動的角色。善於吐槽別人的她刻意把機會讓給結衣(結果就是結衣的吐槽越發犀利了),對愛搗蛋的小幸也會適時地阻止(但有點暴力就是了)。但對琴葉來說,她的遊戲可以成立、得以「Game Clear!」卻在於結衣的認真投入、小幸的行動上,就這方面來說,這三人簡直是彼此的良師益友。
 
透過這三個個性不同的熊孩子,三顆星的搗亂反證了上野的「和平」。我不否認裡面許多難民番的元素,但說穿了,孩子的生活哪來的主線可言?孩子們的邏輯有必要用理論式的標準來檢視嗎?就是因為沒有,所以這些孩子反而提醒了身為大人的我們要試著溫柔一點。正如同上野的大人們知道她們是孩子,所以給予了她們更多的空間,甚至配合演出。這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和平嗎?儘管這一切亂七八糟的,但這個能容納孩子自由揮灑的場域展現了「悅納異己」的可能與實踐。而《三顆星》裡每一個大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盡量地包容她們。

那些看似無用的瑣碎正是我們的童年

童年不是為了長大成人而存在的,它是為了童年本身、為了體會做孩子時才能體驗的事物而存在的。童年時五分鐘的經歷,勝過大人一整年的經歷。- 《宮崎駿出發點1979 ~ 1996》
 
在童年時候,我們覺得世界是五光十色的,有許多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我們盡情地沉浸其中,甚至沉浸到連原先要做的事情都忘了。「COLORS」也是,原先要去看可憐的大象,途中卻變成要去打倒老虎。原先要玩捉迷藏卻跑到了秋葉原廣場打電動;原先要撿銀杏回去當成儲備糧食,最後卻拿銀杏丟齋藤。這些非線性構築了我們的童年,也讓我們看《三顆星彩色冒險》時不斷回想著過去的自己與兒時玩伴、以及那些兒時場景。
《三顆星彩色冒險》裡面沒有一件事是我們可以運用在大人世界裡的(也不被允許)。但這些瑣碎之事,讓我們在觀賞時還能偶爾想到「阿,我以前也是這樣」、「我小時候也會做這件事」、「我現在才知道當年的自己有多屁孩」等等....這些都證明了我們的童年是獨特的,是我們人生中僅有一次不可逆的經驗,而那些瑣碎的事情證明了,尚未被秩序化的我們,是如此的脆弱,卻又如此珍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罵克伍陸
罵克伍陸
不正經但有讀過一些文學批評的寫作者。喜歡寫動漫、電影評論。偶爾會穿插一些理論剖析內容。文章散見於網路各平台(但這邊是總管區)。歡迎分享,但若想轉載內文至其他平台請先徵得同意喔!邀稿或聯絡請洽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