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並非特立獨行、標新立異、自感良好,而是了解自己的喜好與立場,並且長年在固定領域當細微觀察者或是親身投入許久。通常小眾族群的特質習慣思考、勇於挑戰、願意花時間經營,並樂意推廣認同的理念。
有時感到些許的寂寞,但遇到同好難得可貴時會非常珍惜,並且在雙方之間能夠碰撞與交流出新的火花與創造。
小眾注重細節、品質、思想,你也這樣認為?
當一個小眾的「創作者」(或是創業者),不會刻意迎合誰的口味,在商業操作層面放在後端,專心做好內容品質與整體質感為最先考量,不想「省」而是求「精」,作品的成本往往高於實際的銷售該有的收入,因為光是時間的付出就是一個超時工了。
而身為小眾支持者通常注重「質」大於「量」,喜歡也擅於探索於獨立品牌、關注社會議題、有特定領域的專業性與研究,在「食、衣、住、行、育、樂」都有專屬自己讚賞支持的對象(或者品牌),正確來說有著自己一套生活哲學與品味。
而你所認知的大眾市場,也是這樣的狀態嗎?
對於低成本與講求CP值通常極對「大眾市場」的胃口,以至於出現大量製造但品質參差不齊的快速複製品,因為他們在乎現有的付出能夠獲得更多的回報,不求真材實料而是吃飽嗑滿、不懂得一分錢一分貨,並非說這類的人就是錯的,而是他們「太害怕吃虧」。
有些人討伐甚至不屑大眾市場,認為他們沒有美感、沒有思想、沒有社會公共意識,講直白一點就是認為大眾是「較顧自己利益」以及「一窩蜂性」的多數人。
社會的分眾現象狀態
大眾帶來的社會影響力,通常在「經濟」、「行銷」層面較為顯現,像是近期的夾娃娃機開店潮、老虎堂飲料店廣告不實卻仍排隊現象、衛生紙囤貨之亂、知名景點的打卡拍照熱潮等,都顯示出「腦波弱」的症狀,但小眾者不會被風向帶走,而是會思考這層面背後的價值是否該投入或者該細究延伸。
舉一例子「大眾人關心喝珍珠奶茶怎麼可以沒有吸管,但小眾人關心環保議題。」這就是大眾人有私我的傾象,而非顧及全面的同理心。
會造成這樣的差異,多數人沒有長年在特定領域投入心力與研究,對於社會議題(動保、環境、老年、教育等)較漠不關心,日常中的生活範圍狹窄,沒有社交圈、沒有良好的休閒興趣、在多餘的時間裡通常不知要做什麼;消磨時間通常看電視、網路視頻、直播等非知識型的節目,只想輕鬆歡笑而非有意識的自我成長與吸收。
要一時之間讓大眾人去理解小眾多年累積的研究,與在意的品質呈現,有可能嗎?
從美學教育開始慢慢影響擴散
有些人會想著「教育大眾」,無論在思想、價值觀、社會責任、公共意識等,但這是很難一時之間去傳遞與影響。
但近年從「美學」提升來說,這是一個很辛苦的推動,從日常生活最容易看到的視覺設計,由公部門、政府主導的狀態,因為以「投標接案」導致真正的專業人士無法親身參與。
但近年開始美學翻轉,從2017年的世大運、近年幾屆的金曲獎、金馬獎等,許多的視覺設計交由專業團隊操作質感提升,讓美感教育不分群眾的傳遞感染;而2018年的金曲獎,設計團隊邀請許多台灣的插畫創作者,為視覺與議題作出讓人為之振奮的呈現,在群眾之間的討論度也提高許多。
做好群眾設定-累積小眾也能成為好的群體
無論推動任何事情,都需要確認「目標對象」以及內容顯現的調整,事實上很少能直接性「全民接受」。並且給予所謂大眾人多一點耐心與時間,慢慢淺移默化傳遞所給予的理念,這是需要長期培養醞釀的。
結語
因為身處在群體卻分眾的社會裡,「小眾無法接受大眾行為、大眾不了解小眾思維」,這樣的隔閡就會無法凝聚力量。
對我來說,無論小眾或大眾,最重要的「美」、「善」、「公義」要是能在生活日常中付出與循環,在這失衡的社會,或許多少帶來一些安慰與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