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做個完美的人,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你還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社群上開始鼓吹大家勇敢的做自己嗎?我想應該是從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的出版開始的吧!這本書在2013年出版,至今依然強勢的待在熱銷排行榜上,這顯明的提醒我們,身處於群聚主義中的我們是如此需要接納「自己獨特的性格」這樣一般的事情。
嘴上說欣賞做自己的人,但自己卻做不到
你我之間應該充斥著總是拿著做自己的口號出來嚷嚷,然而實際上遇到做自己的人或是輪到該成就真實自己的時候卻總是縮在一旁的人,當我們看到那些擁有獨特風格的人時,第一眼究竟是充滿著欣賞的眼光,還是感到詫異呢?又或者是當自己明明不想跟大家一起看爛片電影時,會勇敢的說不還是配合團體委屈自己呢?
我想大多數的人雖然都渴望做自己,但是在做自己的路上有太多異樣的眼光,彷彿我們被丟到了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焦慮與恐懼的感覺開始油然而生,擔心被討厭、擔心被說嘴,活脫脫的就是一場生存遊戲。
然而人類的情緒本質是「負面感受」較為激烈的設計,比起體驗做自己的美好一百次,只要被群體排擠一次就足夠讓人寧可平庸也不敢獨特,雖然不特別但至少安全地活在這個社會當中,至少配合團體的感覺是被接納的、有歸屬感的、安全的,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人類選擇從眾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從眾付出的成本最低,得到的效益卻最高,身為設計標準就是用來貪生怕死的我們,配合團體是活下來最好的選擇之一。
從眾的合理與不合理
的確我不們不能不否認,有意義的規範對於人類的全體生活來說,可以提供一個更加健全與美好的生活,例如法律的規範、道德標準的建構、社會文化的影響,某種程度上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擁有相對美好的生活,光是有交通規則的規範下就有處理不完的事故,就更別說如果沒有規範的話馬路會有多麽令人感到畏懼了。
合理且具有意義的從眾,是為了讓我們讓我們建立和諧的人類社會、為了讓我們擁有均等的資源,我們在從眾中感受到自己是屬於什麼國家、單位、人種等等團結的感受,我們藉此感受到了生理、安全、社交以及尊嚴的需求,使我們在群體中能夠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然而從眾帶給我們最弔詭的事實是—就算群體做出了明顯的錯誤時,大家依然遵循錯誤的指引。索羅門.阿希(Solomen Asch)設計了一項經典社會學實驗,這項實驗是以清晰的答案來進行提問,當中就有超過3/4的人選擇了從眾的答案,即便他們一開始是看得出來正確的答案的,在群眾刻意引導錯誤的答案時,實驗對象也紛紛的懷疑了自己的判斷,甚至在50年後安東尼.普拉特坎尼斯(Anthony Pratkanis)重複相同的實驗時,當中有許多認為自己不是從眾者的大學生測試者也做出了與50年前一致的結果。
社會中有多數重要的問題並不像阿希實驗一樣的單純(實驗為判斷線條長短的項目),我們會因為社會價值、文化背景等等複雜且交錯的理由,不經意地培養我們成為一個不自知的從眾者,拿到現實生活中來看,我們做出誤判與錯誤的行為可能會比阿希實驗的結果來得更高。
從眾與不從眾的心理特質
這個部分會提到關於自尊的自尊的細節,繼續閱讀前歡迎檢測個人自尊型態呦!本文章中提及之自尊是指關於對自己的喜愛程度、自我價值感、自我接納及自我滿意。
自尊型態檢測請點我
在排除發展中的高自尊後,自尊型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 穩定高自尊:對自己有穩定的觀感,不輕易受到影響。
- 不穩定高自尊:不喜歡「沒有能力」的自我感受,特別害怕自己不如人。
- 不穩定低自尊:容易吸收他人的評價,藉以加強否定自己。
- 穩定低自尊:對自我感受漠不關心,也不想改變自己。
我們可以得出,較容易發展從眾行為的人較有可能是不穩定高自尊以及不穩定低自尊的人,這兩類型也在人口分布中佔比較多,原因是發展穩定高自尊除了自我感受的轉變外,還會與個體與外界互動的感受中有較多的相關性,當一個發展高自尊人個體身處於接納多元化的環境中時,較容易發展成穩定的高自尊,學會接納自己與他人的差異與想法,反之該個體若處在一個相對多不穩定低自尊的環境中時,則容易被影響成害怕成為獨特個體的狀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大環境鼓吹著積極向上、樂於學習的氣氛(如果是鼓吹積極向下的環境也是蠻可怕的啦),卻礙於保守且集體主義的社會文化,一面擔心自己的競爭力,一面又擔心自己的不夠安全,只好大家做什麼就跟著大家一起前進,至少有跟有機會,甚至還能或多或少建立起「我也有在做這些很厲害的事」的表象。
不從眾的社會效應
從眾可以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影響,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人們「懷疑」自己的決定,認為大多數人都這麼說那這就一定是對的(過去有諸多不良的社會風氣都是因為這樣的認知而產生的),若是從眾的效應使大家的雙眼都被蒙蔽,群體很有可能共同釀造了嚴重的錯誤,因此我們也應該思考,假使有意義的不從眾能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對社會產生創新變革的點子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整個社會大眾依然存留著養鴿子來傳遞信息就已經很方便的想法的話,現在就不會發展出LINE、Email等方便大家24小時聯絡的科技軟體,就連交友軟體也不會被發明出來呦!
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若不是有人願意站出來力挺改變的話,民主風氣、性別平權、環保意識等等重要的議題就不會被時代給動搖,倘若每一個人都安逸的選擇了從眾,就不可能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
- 產生獨一無二且完整的個體
的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且完整的個體,然而從眾效應最可怕的就是試圖將每個人都變成一模一樣的標準化產品。當我們口口聲聲喊著要做自己時,是否曾經好好思考過,「做自己」的口號是因為別人都這樣喊所以我也要喊,還是我已經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因而要這樣喊出心聲呢?
做自己是找到自己好在哪裡,不讓別人決定自己的模樣。我身邊有個朋友時時刻刻都在社交平台上說要做自己,畫著網美主流的妝容、穿著大眾說好看的衣服、瘋狂更新IG上的熱門地點,但夜深人靜時卻告訴我這樣好累,因為他已經回不去簡簡單單過自己生活的模樣,如果日常不夠「精彩」她甚至不敢公開被別人知道。網路上甚至有很多分享文章告訴我們,一開始打扮成這樣雖然不習慣、不喜歡,但你只要開始感受到了眾人的追捧以後,一定會感到很有成就感的。這樣的想法真的正確嗎?
到頭來如果追求的是眾人的掌聲,那麼你做得其實是眾人的自己,而不是個體本身的自己。我另外一位創立耳環品牌的朋友,在這個主流玫瑰金、珍珠、鑽石的飾品文化中,她堅持創作屬於自己水晶、羽毛、民俗風等等特別且浮誇的作品,流行文化一開始都是從小眾開始的,若不是這些特別的作品,我們也無法享受到多元的文化價值了,因此做自己還有個獨特意義是—當眾人都認為你不足時,你卻能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完整價值。
如何降低從眾的想法
做自己從來就不是一件譁眾取寵的事情,反而與眾相同才是一件吊詭的幻覺,總是勾引著我們要不斷追求與他人一樣的成就,然而事實是『每個人本來就不盡相同』。要溫柔地成為自己、溫柔的接納他人、溫柔地面對世界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們可以常常保持以下兩種想法,讓我們時刻都能保留部分留有初衷的自己:
- 如果群眾的答案是錯的呢?
我曾經分享過我的求學歷程中近乎90%都在被霸凌的環境中度過,所有的長輩包含我自己都覺得「大家都霸凌我,一定是我有問題」,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發聲,直到我看到別人也被霸凌了我才知道,原來群眾的力量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我會去為那些被霸凌、被群聚威脅的人說話,即便我後來下場依然持續在霸凌生涯中度過,我依然不後悔做這樣的決定。
- 如果沒有別人這樣說,我也依然這樣覺得嗎?
聆聽他人的聲音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有時候可以幫助我們擁有更多的思考面向,有得時候卻能夠把我們侷限在一個狹窄的思維裡。自由民主的時代裡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不一樣的想法,不盡然是對與錯的問題,我會把這樣的思考放進極度日常的生活裡,例如衣服的挑選、生活的模式,甚至是社會議題當中,獨立且兼容的思考好處是讓我們成為一個不輕易否定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能夠包容其他的聲音,在不斷思考與整的思維中,反而能真正的看清楚自己的盲點。
從眾的議題其實並不那麼好寫,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別人的身影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整個人類的發展從嬰孩時期就是這樣設計而成的,我們同時模仿又同時突破自己的極限點。洋洋灑灑打了一整篇後我想說的依然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你不必跟著大家做些特別的事、穿特別的衣服、有獨特的想法才能證明自己是特別的,那些你以為光鮮亮麗的做自己其實只是大家不願意承認平凡才凸顯的獨特,仿效與認同那些獨樹一格的想法與行為並沒有辦法讓我們的身心感到真正的豐盛,只有當人願意回到自己身上,甘於自己的平凡也覺察他人的一般,如此一來每個人就是既平凡又獨特的個體,這也是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