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我們認識世界的導航系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挑戰自己的直覺與判斷系統,認識十種認知偏誤

文章同步刊登在生鮮時書-每月選書
你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嗎?你相信自己對周遭社會的認知嗎?
讓我來問你三個問題,挑戰看看吧!(三題都對請跟我說,我請你!)
  1. 你覺得2017年1–9月(警政署找得到的最新統計資料),台灣最主要受詐騙的族群,年齡層是幾歲?
( A ) 17歲以下
( B ) 30–39歲
( C ) 40–49歲
(D) 50–59歲
(第一項年齡區間不是很平均,但警政署真的是這樣統計的><)
2. 你覺得2017年1–9月,台灣最主要「受詐騙」的族群,男女比例最接近如何?
( A ) 男40%:女60%
( B ) 男50%:女50%
( C) 男60%:女40%
( D) 男30%:女70%
3. 你覺得2017年1–9月,警察機關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汽機車駕駛人過失以及行人或乘客疏失的比例最接近如何?
( A ) 駕駛人40%:行人與乘客60%
( B ) 駕駛人60%:行人與乘客40%
( C ) 駕駛人80%:行人與乘客20%
( D ) 駕駛人90%:行人與乘客10%
我是防雷分隔線,以下是答案。
====
答案:
  1. B(受詐騙的人當中,最多是30–39歲,佔21.02%)
  2. B(受詐騙的男女比例,男女各半,事實上男生稍微多了一點點,佔50.01%)
  3. D(汽機車駕駛人過失佔了94.41%,行人或乘客過失只佔4.73%)
資料來源:警政署106年統計資訊
以下是警政署的資料截圖與連結:
📷
資料來源: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84799&ctNode=12594&mp=1
📷
你答對幾題呢?
我詢問了15個朋友,第一題沒有任何人答對,答對機率0%,第二題只有3個人答對,答對機率20%(錯的人都認為女生比較高),第三題也只有3個人答對,答對機率20%。像作者愛開的玩笑--答對機率比黑猩猩亂選還要低XD。
所以我說三題都對我請客啊XD
你覺得會被詐騙的,都是老人小孩?甚至更多是女人?你覺得是路上愛穿越馬路,甚至走在馬路中央的「三寶」,導致交通事故?
事實上被騙最多,佔超過1/5的,是30–39歲的青年,統計紀錄上第二高,也佔超過1/5的,是18–23歲的,大學生?
(事實上警政署的統計資料區間不同蠻奇怪,如果一樣看十年區間,20–29歲的區間應該才是最高。)17歲以下未成年少男少女,只佔2.21%的被騙比例,50–50歲的老人,被騙只佔12%,甚至65歲以上的老人,只佔所有被詐騙的受害人當中的6.07%。
但我大部分的朋友,都選擇了老人。
另外,男人女人被騙的比例差不多,我很驚訝80%的朋友(有男有女),認為女生比較容易被騙?從台灣人口男女各半來看,被騙比率各半應該是一個比較可能的猜測吧?
從交通事故來看,大部分的交通事故,是駕駛造成的,而非行人。這應該也是個合理的猜測,因為在馬路上的車子比人多太多了啊!大部分的交通事故,是車子與車子之間的擦撞與糾紛,所以肇事原因不太可能行人佔太大的比例。(但看到竟然不到5%,我還是很驚訝)
再問一次,你相信自己對周遭社會的認知嗎?你確定你對身邊熟悉的事物,認知正確嗎?

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誤差?

「真確」這本書,做了很好的解釋。這本書一開始為人所知,是成為比爾蓋茲的2018選書,甚至在比爾蓋茲心中,這本書重要到他決定送給全美大學生一人一本,做為畢業禮物,並推薦:「這本書充滿了關於如何清晰地看待世界的建議。儘管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閱讀它,但對於那些正在從大學跳躍到下一個階段的人來說,它具有特別有用的見解。」
如果是我,也會想推薦給我的朋友一人一本,讀起來太過癮了!(但沒錢送,我又不是比爾蓋茲XD)(但文末有電子書折扣碼還蠻便宜喔XD)
📷
裡面用許多例子解釋這個世界和我們想像的有多麼不一樣(我前面的題目設計靈感來自於這本書,但我希望能找一些台灣的例子,原本以為很難找,沒想到俯拾即是!),更重要的是,這不一樣又來自於哪裡,我們應該如何破解。
例如,為什麼會有以上三題的錯覺?
第一題有可能是因為新聞上常報導的受騙民眾,常是年老的婦人,所以導致我們心中不自覺地放大了這部分的受害人數,這是屬於書中提到的「失真型直覺」--在我們眼前發生的,較能激起情緒共鳴與印象的,在我們心中就會放大他的發生比例。
另外也可能是「概括型直覺」,認為某一族群就是有某些共通點,例如「女生、老人就是比較容易被騙」,三寶也是類似的狀況,講到所謂三寶,你心中浮現的畫面,是老人還是女人(還是老女人?)?這也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
這本書總共提到了十種偏誤,而且每個的描述都相當精彩,我被打臉打得欲罷不能,又被作者的反思以及與他人的互動而深深觸動,對我來說與其說是更新對世界的認知,更不如說是更新對「自己」的認知,了解自己思維與直覺的侷限與陷阱,提醒自己不要驟下判斷,以免錯誤的導航地圖,將自己導引到錯誤的目的地,而是應該實事求是,看到證據,再明辨事實。如柯P說的,「It’s science」。

所以,為什麼要追求真確的判斷?

因為這樣你才能將珍貴的資源與注意力配置在正確的地方。當你知道台灣被詐騙的人,其實30–39歲佔多數,而非老年人,政府宣傳反詐騙的方式、通路,還會跟現在一樣嗎?
這本書中也提到這樣的觀點,他用數據證明了亞洲與非洲的崛起,認為企業應該投注更多關注與資源在這些市場,但你以為跨國企業都知道這件事嗎?那你就犯了概括型直覺錯誤XD
以我之前在歐洲跨國公司的經驗,大部分的資源都還是專注在歐美市場,亞洲永遠被犧牲,或被認為是流血削價競爭的不成熟市場(我的北亞市場還有日本和韓國哩!但他們還是這樣想。),非洲甚至幾乎沒有資源投入。對世界沒有真確的認知,就無法做出真確的決策與資源配置。
最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1989年他在剛果的偏遠赤貧小村,研究下肢麻痺的「綁腿病」,想訪談村民,並採取血液樣本,但他們沒有經過夠多的溝通,導致村民認為作者要「偷他們的血」,群情激憤團團圍住他們,甚至拿著砍刀,要殺了他們(有沒有想到前陣子Google工程師被打死的新聞)。
正當他們拚命解釋自己是要做研究為他們治病,但快要控制不住群眾時,有一位婦女站出來,張開雙臂大聲說:「你們不覺得他說得對嗎?安靜!他說的對,血液的檢測很有必要,大家記得先前很多人得麻疹死掉嗎?好多我們的孩子都死了,後來他們過來給孩子們打疫苗,現在都沒有小孩得那種病死掉,還記得吧?」
鄉民沒被說服,大聲鼓譟:「對啦,麻疹疫苗是很好,可是現在他們是要偷走我們的血耶!」
婦女閉嘴片刻,然後向前走一步:「你們以為他們是怎麼發現麻疹疫苗的?你們以為是從他們國家的樹上長出來的嗎?還是從土裡拔出來的嗎?才不是,疫苗是靠這個醫生說的,靠.研.究,他們就是這樣找出治病的方法,難道你們還不懂嗎?」
終於,人們的態度轉變,危機解除。
作者的話讓我非常感動:「我一直非常感謝這勇敢的婦女,如今我們在對抗無知多年後提出求真習慣的概念,我很驚訝這貼切形容了她的行為。她似乎看出村民懷著的種種誇大直覺,協助他們克制,以理說服他們,『恐懼型直覺』由針、血和疾病觸發,『概括型直覺』,讓他們把我們歸類為掠奪非洲的歐洲人,『怪罪型直覺』讓他們決心對抗我這個來偷血的邪惡醫師,『急迫型直覺』讓他們太快驟下決定。
然而她仍在這股壓力下挺身而出慷慨直言。這跟正規教育無關,我確定她不識字,絕對沒學過統計,絕對沒花過時間記誦世界的各種事實,但她具備勇氣,懂得批判思考,以清晰邏輯表達想法,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仍能慷慨陳詞。她的求真習慣救了我一命,如果她能在那種處境下求真的話,受過良好教育--而且正在讀這本書--的你,當然有為者亦若是。」
==
Kobo電子書購書優惠~
書名: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購書連結:https://goo.gl/J82cWi
輸入折扣碼「KOBOHANS」享「141元」購書
代碼有限期限:~8/10
📷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1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vonne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當初如何差一點就走向完全不一樣的職涯?新創公司到底有多free style?同事到底有多奇?
你會怎麼樣撿海星?用一己之力?發明機器?研究環境?訴諸媒體?讓牠自己想辦法?
 科技業中的女性們,勇敢發表自己的看法,舉起手來,坐在桌邊! — 「台灣女性在 ICT 相關產業的就業機會與未來」與談感想
雖然YTM很方便,但這依然是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應該要提供足夠的導引與誘因,且中高價甜點賣的其實是「情懷」或「療癒感」,需要一點衝動,實體店提供的衝動從試吃帶來,團購提供的衝動是團體一起訂下午茶的跟風,YTM提供的衝動是什麼呢?下班疲累的自我犒賞?給家人的一個小驚喜?
不降價、不加功能、業務不想賣、不賣也能達到業績目標,產品經理怎麼樣推廣這種佛系產品?
 談面試順便談追女與倒追(誤) 之前寫了一篇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的職涯FAQ,得到不錯的迴響,很高興對大家有幫助。 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職涯FAQ 這篇文章想回答四個問題: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的不同、地位高
我當初如何差一點就走向完全不一樣的職涯?新創公司到底有多free style?同事到底有多奇?
你會怎麼樣撿海星?用一己之力?發明機器?研究環境?訴諸媒體?讓牠自己想辦法?
 科技業中的女性們,勇敢發表自己的看法,舉起手來,坐在桌邊! — 「台灣女性在 ICT 相關產業的就業機會與未來」與談感想
雖然YTM很方便,但這依然是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應該要提供足夠的導引與誘因,且中高價甜點賣的其實是「情懷」或「療癒感」,需要一點衝動,實體店提供的衝動從試吃帶來,團購提供的衝動是團體一起訂下午茶的跟風,YTM提供的衝動是什麼呢?下班疲累的自我犒賞?給家人的一個小驚喜?
不降價、不加功能、業務不想賣、不賣也能達到業績目標,產品經理怎麼樣推廣這種佛系產品?
 談面試順便談追女與倒追(誤) 之前寫了一篇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的職涯FAQ,得到不錯的迴響,很高興對大家有幫助。 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職涯FAQ 這篇文章想回答四個問題: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的不同、地位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網紅牛哥直言,台灣目前詐欺的真實狀況,比報章雜誌看到的還要多,還要嚴重將近10倍,目前已經突破1年10萬人被詐騙, 2017~2021年間,詐欺犯5年間共有50萬7859人,案件終結被起訴的有11萬1071人,緩起訴的有4549人,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只有355人,從數據上顯見,台灣詐欺產業鏈的
以下為最近車手被捕新聞,車手抓了又犯,關出來繼續犯案,那些車手到底是多愛吃免錢飯,還是踏入詐騙後就是一種終身到死之前的職業呢? 1. 擔任領款車手的26歲蘇姓男子,因失業缺錢於今年4月加入詐騙集團充當提款車手。並依上游指示到超商領取裝有提款卡的包裹後,再持提款卡到ATM提領現金,每提領1筆現金可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至目前為止,男性的犯罪率往往是比女性高出許多。這並不只是台灣有這個現象,從此表格可得知,不論在哪個國家,男女犯罪率都有懸殊的差距,而在這幾個國家當中,男女的人口數相近,所以,究竟由什麼因素會導致世界各國都有此現象? 資料來源  而在各類型的犯罪中,親密關係中的殺人、傷人
Thumbnail
天下雜誌〈「大齡小偷」5年增40% 失智長輩偷竊怎麼辦?會被起訴嗎?〉報導中訪談摘要,以及對於其他領域意見、犯罪統計,關於刑事司法程序的補充: 1.對於警察犯罪統計數據的補充說明;2. 「大齡小偷」不等於人人都有失智症;3.偵查法定原則;4.失智症患者的症狀不一而足;5. 司法精神鑑定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此文章談論,命盤所顯示的跡象與個人車禍經歷之間的關係。從朋友的例子出發,文章分析了不同車禍案例,以及其中的官非、破財和血光等因素。通過具體例子,文章提出不同情況下可能的法律訴訟結果和可能的經濟影響。結論指出,命盤上的跡象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推理。
有時候路人甲覺得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好像搞不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是不該做,也許台灣要做好準備,日本的核彈打工問題快來台灣了!離歐美在路上隨機殺人應該也不遠了!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警政署的統計資料,111年有4,167件詐騙案件的受害者,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輩,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發生在長輩身上! 再看常見的詐騙手法: 第一名:以投資名義購買各類型商品的「假投資詐騙」,共有1,066件,超過1/4 要如何避免失智長輩成為詐騙集團的肥羊? 是我們該好好瞭解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網紅牛哥直言,台灣目前詐欺的真實狀況,比報章雜誌看到的還要多,還要嚴重將近10倍,目前已經突破1年10萬人被詐騙, 2017~2021年間,詐欺犯5年間共有50萬7859人,案件終結被起訴的有11萬1071人,緩起訴的有4549人,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只有355人,從數據上顯見,台灣詐欺產業鏈的
以下為最近車手被捕新聞,車手抓了又犯,關出來繼續犯案,那些車手到底是多愛吃免錢飯,還是踏入詐騙後就是一種終身到死之前的職業呢? 1. 擔任領款車手的26歲蘇姓男子,因失業缺錢於今年4月加入詐騙集團充當提款車手。並依上游指示到超商領取裝有提款卡的包裹後,再持提款卡到ATM提領現金,每提領1筆現金可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至目前為止,男性的犯罪率往往是比女性高出許多。這並不只是台灣有這個現象,從此表格可得知,不論在哪個國家,男女犯罪率都有懸殊的差距,而在這幾個國家當中,男女的人口數相近,所以,究竟由什麼因素會導致世界各國都有此現象? 資料來源  而在各類型的犯罪中,親密關係中的殺人、傷人
Thumbnail
天下雜誌〈「大齡小偷」5年增40% 失智長輩偷竊怎麼辦?會被起訴嗎?〉報導中訪談摘要,以及對於其他領域意見、犯罪統計,關於刑事司法程序的補充: 1.對於警察犯罪統計數據的補充說明;2. 「大齡小偷」不等於人人都有失智症;3.偵查法定原則;4.失智症患者的症狀不一而足;5. 司法精神鑑定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此文章談論,命盤所顯示的跡象與個人車禍經歷之間的關係。從朋友的例子出發,文章分析了不同車禍案例,以及其中的官非、破財和血光等因素。通過具體例子,文章提出不同情況下可能的法律訴訟結果和可能的經濟影響。結論指出,命盤上的跡象並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推理。
有時候路人甲覺得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好像搞不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是不該做,也許台灣要做好準備,日本的核彈打工問題快來台灣了!離歐美在路上隨機殺人應該也不遠了!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警政署的統計資料,111年有4,167件詐騙案件的受害者,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輩,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發生在長輩身上! 再看常見的詐騙手法: 第一名:以投資名義購買各類型商品的「假投資詐騙」,共有1,066件,超過1/4 要如何避免失智長輩成為詐騙集團的肥羊? 是我們該好好瞭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