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來自於沒成為自己當初的期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疼痛來自於沒成為自己當初的期望。
  我認為,人能在這墮落繁華、快樂悲傷交錯繁雜的世界裡,支撐肉身、活下去的動力,不是光明,而是黑暗中的一絲光明
  如果從黑暗中爬出,終於看見了一直在追尋的光,光的模樣如同自己幻想的那般漂亮,那便是功德圓滿,而即便又降臨新的黑暗,又會再找到新的微弱的希望之光,再次爬出,沐浴光明,再次功德圓滿。
  陷入抉擇或困境→從中看見希望→努力往上爬→實現希望。這是美麗的人生方程式。
  而,什麼是失敗?是以什麼為基準叫做失敗?輸給誰還是沒滿足誰嗎?其實就是沒成為自己當初的期望。如果輸給誰而感到失敗,那也是自己期望能力在誰之上。如果無法滿足誰而感到失敗,那也是自己期望能成為讓他人感到驕傲的存在。
  那自己當初的期望又是怎麼來的?就是前面所提的黑暗中的一絲光明。當你身陷黑暗,你才會想脫困,因此有理想、有夢、有期望,這都是幻想『如果我脫困......我要......』的產物。所以,方程式的詳細是,陷入抉擇或困境(黑暗)→從中看見希望(幻想脫困的自己=對自己的期望=一絲光明)→努力往上爬→實現希望(成為當初期望的自己)
  失敗就是發生在→努力往上爬→實現希望(成為當初期望的自己)這兩個階段,死在沒有努力、不夠努力的居多,而充分努力後沒實現希望的較少,後者通常是環境、外力因素造成,看著頂上的光卻半途爬錯方向,爬往父母或伴侶期望的自己(而非自己衷心期望),或在對結果沒用的地方努力。
  假設爬的方向對了,而且你堅定不被任何人左右,剩下就是持續努力。絕對人為可掌控的因素、區域就是你可以決定自己多努力,甚至可以說努力就是避免失敗的不二法則與其追尋烏托邦似地追求成功,不如以一次又一次避免失敗,像爬階梯似地接近成功。
  叭啦叭啦叭啦,講了這麼多,大家都知道努力很多好處很重要啦!但是老子就是愛耍廢阿。所以為什麼努力這麼難?為什麼愛耍廢?因為耍廢很爽很舒服,努力很痛苦
  想到喜歡的電影、電玩、動漫、小說、連續劇、睡覺......就感到興奮爽快通暢,只想像溫泉一樣泡在裡面一輩子不出來。想到要背單字練口說、打報告、複習預習課程、學程式、完成任務、運動健身、打工儲蓄、工作進修......內心就脹滿了想逃避現實的恐懼,開始焦慮、煩躁甚至憤怒、倦怠,身心都超級超級抗拒,覺得自己被逼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呈現啊啊啊啊啊殺了我殺了我的狀態。
  有趣的地方來了,為什麼會抗拒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卻極其上癮地墮落於吸吮那些裹蜜的廉價奶嘴?因為我們大腦裡住著一隻低能猴子──邊緣系統,這個系統是大腦的一個部位,詳細可以自行google,簡言之,牠的任務就是不顧未來、不學過去教訓,專門叫你專注於當下耍廢。猴子這樣活是可以的,但人這樣活會是會變街友的。
  要怎麼對抗這隻猴子?
  謹記為什麼而努力。
  『疼痛來自於沒成為自己當初的期望』,努力就是,為了,成為自己當初的期望,為了,避免沒有成為自己當初的期望而造成的疼痛。那個疼痛就是悔恨
  猴子出現時,請對牠大喊「悔恨!」
  這句話會喚醒心中被低能猴子踐踏的殘存的一絲良知,玩興通常就會被澆熄大半。加強藥效可以加服悲慘人生的畫面,一天結束後空虛倒向床唉聲嘆氣的你,缺乏健身量體重的癡肥的你,打開存摺始終沒到自己夢想的國家的庸碌上下班的你,老年存款接近零不想活的你,躺進棺材一事無成斷氣吃土的你......
  這是對猴子的鞭子,讓牠嘎嗚嘎嗚地逃之夭夭。
  鞭子完後是糖果,糖果就是希望(幻想脫困的自己=對自己的期望=一絲光明),幻想達成目標的自己,理想美麗的自己,自由美滿的人生,說一口流利英語的自己,卷哥卷姊的自己,用最潮的手機、配備,穿戴最筆挺時尚的衣服、包包,在俄羅斯和詩人共飲伏特加、在柏林研究前往影展的地鐵路線、老年在提款機前煩惱錢太多時間不夠怎麼花啊、在斷氣前一秒笑著告訴自己「啊活地這樣豐沛也是足夠了」......
  這是給自己的糖果,獎勵自己趕走破壞好事的猴子(因為趕走猴子後通常會出現短暫的愧疚和失落感)。
  就算心中知道猴子、鞭子、糖果,很殘酷的是,

  你還是會失敗

陷入抉擇或困境從中看見希望努力往上爬實現希望。這是美麗的人生方程式。
  而如果人生的美麗僅止於此,僅止於功德圓滿,那真是無聊透頂。
  所以,有趣的人生是來自命運的幽默感──『失敗』,某種辛辣的笑話,某種苦澀的調味,某種建立獨創料理的香料。
  這樣問好了,你確定自生到死甜滴滴的人生是你要的嗎?你會像被困在24hr不打烊運作的迪士尼樂園,你只會玩樂、看輕樂園外的奮鬥者,不會成長,以勤勞為恥,嬌生慣養,你不會發展出自己的思維和邏輯,你會浸泡在逸樂裡醉生夢死。甜滴滴的人生並不是指富二代,我看過太多家庭資源富裕的人比一般人又更努力,而是指人生沒有面對任何挑戰,毫無失敗受挫,無須競爭,被一帆風順寵壞。如果每個人都過的甜滴滴,那將會失去獨特性,類似動物一般享樂、沉溺物質,那不是享受人生,那不是活,而是無知地浪擲虛耗。
甜滴滴的培養皿只能養出乳白貪吃地肥蛆,沒有靈魂。
  就算失敗,請不要因自責自愧傷害自己,請不要被別人的言論影響,請不要急著尋求慰藉或誰的認同,請求你,請以最最溫柔的方式愛護、珍惜、安撫、鼓勵、讚美,那個已經受傷的自己。善待他。
  失敗是美麗的。他是你身上燒傷的專屬圖騰,他是你臉頰上的淚滴,讓你身陷孤獨裡完整接納自己不堪的一面,他是你真實確切活過的痕跡,他是讓你切身記取教訓的慈穆老師,讓你學習現實和理想之間沒有僥倖,教會你童話劇情和世界運作的分別,告訴你,你並不如你想的特別,世界不是繞著你轉,所以請努力爭取機會讓自己變得特別,世界不公平,所以請努力讓自己有相應條件要求公平。讓你陷入黑暗,又再黑暗中找到微光。
失敗的最美麗在於,他是你故事裡最關鍵的情節轉折章節,而非結尾。失敗可以是美麗的,只要你不放棄
一個好故事,主角都需要狠狠跌倒,用力fuckup。只要故事的最後是站起來實現自己,失敗就只是不可或缺的點綴,故事前段造就整本精彩的重要鋪陳之一。
失敗只是你還沒成功。
  請疼愛自己,給自己最好待遇。像對待最名貴的車細心保養自己,像對待最頂級的咖啡廳高檔地經營自己,像對待最精美的禮物那樣奢侈包裝自己,像對待最討喜可愛的大泰迪熊那樣擁抱自己。成功時當最慷慨地上司好好獎勵、讚賞自己,失敗時當最仁慈地父母疼惜地安慰、憐惜、鼓勵自己。
  如果不愛自己,失敗或成功都毫無意義。
疼痛來自於沒成為自己當初的期望
自己當初的期望來自於對自己的愛。疼痛來自於破蛹、蛻變、羽化的瞬間──
代表你終將成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土星下了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駭客白 1#母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駭客白 2#偽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年輕人:強大的氣場來自於自信,堅信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像哥白尼推翻日心說那般無所畏懼地闖吧定義健身與自我 健身產業,顧名思義就是從事與健身有關的工作。那麼,什麼又是「健身」?從字面上定義,健身會強健體魄,強化身體素質,使身體更有力量去應對生活中的變化。 但這個定義通用於每個人嗎? 對白領OL而言,舒緩筋骨不適,打造穠纖合度的身材,是他們眼中的健身;對運動員而言,建立基礎肌力並加強專項能力
    Thumbnail
    avatar
    孫沛慈
    2021-10-03
    【超閱讀觀點6】《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對自己提問--對的答案,來自於對的問題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這本書在十年前就已經看過,裡面傳達的觀念,對西恩後來為人處世上有很大的影響。最近開始撰寫閱讀心得後,覺得如果沒介紹這本書,那實在是太對不起它了。 這本書是在2004年出版,直到今年無意間在網路看到有暢銷30萬冊的紀念版,才買回家珍藏,作為提醒自己時刻「問對問題」的書籍。 第
    Thumbnail
    avatar
    滾石西恩
    2021-09-24
    經常壓抑的原因有百分之80來自於你自己! 一、持續處於壓抑狀態,可能造成我們的神經崩潰 在關於壓抑的研究中,James Gross 和 Robert Levenson(1993)將其定義為:當情緒被喚起時,不做出任何表達性的舉動,克制自己釋放出表現該情緒的面部表情、行為和言語等等,以此掩藏自己此刻的情緒體驗。 除了情緒以外,我們時常壓抑的
    Thumbnail
    avatar
    flo1458
    2021-07-08
    來自教育現場的吿白 退休校長: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近日國內教育圈發生了學生選擇輕生的事件,讓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學生心理層面的問題,面對壓 力孩子能否學習處理,也成為近日教育論壇上討論的一個話題。今日我們邀請到退休校長梁靜珊 梁校長來談談站從教育第一現場的經驗來說,「教育」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avatar
    玩酷
    2020-12-24
    職場的快樂來自於你自己、換工作並不會使你更快樂職場的轉換是很正常的生態,每一個環境提供的資源與機會都不同,自身學習的結果與需要的舞台也會隨著成長而改變。職場的瓶頸會造成工作心態上自我疑惑,離職的原因不外乎幾個,主管上司相處不睦、同事間的合作不協調、企業文化環境無法適應、最後就是升遷管道不透明,老生常談這些太過籠統,雞湯文看到爛掉,
    Thumbnail
    avatar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
    2020-12-21
    【致親愛的你 系列】囫圇吞棗的嚥下愛當作習慣,胃犯疼成了自然。 起初我們都不知道愛的模樣,之後陸陸續續談了幾場戀愛,在成為過去式之後,你開始理解你想要的愛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avatar
    陳然冉
    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