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自己從一個關心電腦、手機、平板發展的人,到也漸漸關心紙本文具的設計。
但我所謂的關心資訊科技消息,只是很常關注討論區或網上媒體有關某品牌何時推出某手機產品之類的報導,其實也不是什麼技術專業層次的那種。
不諱言我對科技是有所想像,例如未有平板前,我心中疑問過為何電腦螢幕一定是直立的,不能像書放在枱上。我想有人也問過類似的問題,然後有天Microsoft推出了平板,蘋果則推出了iPad系列。
一
2011年智能手機開始流行,身邊朋友們開始用WhatsApp,而iPad 2也引起人們注意的同時,我先買平板,反而不是更換手機,因為可以畫畫,所以先在網上搜集資料和做功課,看看是買Android的還是iPad 2,於是讓我找到一個名為
電腦玩物的網誌,認識了寫筆記的軟件Evernote,還有長期閱聽他的文章、加上漸漸走上freelance的路,開始思考自治力、生產力的問題。
二
2012年,我決定辭職去澳洲工作假期一趟,去澳洲前善用低成本航空的優勢,中停新加坡和馬六甲,在獅城參觀了一間獨立書店暨出版社,找到一本叫We Love Toa Payoh的小書,這本書其實只是結集了不同人在這組屋屋邨的寫生,但就是這本書,讓我開始想畫畫,接觸Urban sketching,接觸文具,甚至透過朋友開的群組的聚會中了解更多玩意。
一 vs 二
這幾年雖然還有留意電子科技,但已經不如過去。雖然蘋果iPhone、iPad等的出現令寫app的人多點留意介面的簡潔/漂亮程度、便利程度,但在使用者而言卻感到有很多時候設計師和工程師都太執著,已經是走向一個極端,朝令夕改也不會顯著改良使用過程的體驗,甚至得著。網上服務還存在某些功能有天被取消的命運、私隱政策、網上安全、公司倒閉的命運,感覺那些你所創造的不是自己的。
而文具本來就是實體,本身就是佔空間,所以它們不用像手機又要大而輕薄,設計可以更多方面的發揮,市面的選擇也不少。的確很多人在手機主導的年代,不會怎樣拿筆寫字,但是還有一部人是重度的文具使用和愛好者。即使生產文具公司倒閉,你手上還能握著你寫過畫過的記事簿!
一 X 二
但又吊詭的是,科技如
The Revenge of Analog所述一書,讓不少人電腦化的同時,又不知不覺推動文具等非數碼產品的發展和應用,在電腦和手機是難以專注、太多資訊也吃不消,是其中一個走回紙張的原因;把完成後的畫作在Instagram分享、設立群組,連結其他文具控、畫畫的人,是透過科技推廣;雖說科技設計已經有點悶,但如Moleskine和蘋果等已經有結合手寫和數碼的產品:
前者設計了一枝在紙上書寫又能同步到電腦的筆;而蘋果的iPad本身有筆記和繪畫apps,加上Apple Pencil,以紙本經驗記錄,但能以電腦形式查找和儲存檔案,節省實體空間,so what is iPad?就是一台結合analog和digital各自的優勢的機器。
對科技的情意結,對紙本愈來愈多的了解,所以在我的應用中,紙本和數碼產品不存在競爭,我可以選擇在紙還是平板畫畫,在紙上畫完畫就手機存檔。唯一的競爭是內容消費與內容創造兩者,網上實在太多資訊,但當能提升自我覺察和意識、進一步了解資訊對自己來說的重要性,會慢慢拿捏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
我大學沒有修讀跟畫畫或電腦相關的科目,工作也不算碰上這方面的經歷。但對紙和電子裝置有興趣,是因為它們與生活、與自我需求很有關連,是個人管理、成長的重要伙伴,所以會偶爾試不同的文具和apps,也會試不同的方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