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策略

2018/09/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暑假結束,新學期開始,經過前幾週的調配後,基本上已經確立我這學期的生活重心:讀書、社交、寫小說、收集小說素材。之後會依依紀錄具體內容或現階段感想。今天先從花費最多時間的讀書談起,在此分享我的讀書方法及習慣。
談如何讀書前,有兩項前提須優先確立:一、本文的「讀書」是指以最高效率求取好成績為主要目的的行為,不包含課外閱讀(不用考試的科目就隨便啦──By 台灣莘莘學子們XD);二、本人成績用世俗的角度非屬極度頂尖,但稱得上中上(基測PR值97、學測68級分),所以應該還有些可取之處啦哈哈哈。
確立這兩個前提後就進入正題──我的讀書方法及習慣:
1. 吃飽睡好多運動:
我覺得台灣的風氣就是小孩越是死命k書爸媽越high,最好每天吃飯睡覺之外的時間都拿來讀書,
說起來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剛進高中的時候就聽說我們學校的傳統是訓練慢跑,我的體育屬於不上不下型,本身對運動也沒多大興趣,但慢慢被磨練,到三年級時每次體育課老師會要求全班先跑六圈再說。後來大考前習慣放學約同學一起跑草場再回家。
從小沒運動習慣的人似乎不太能理解運動哪裡吸引人?何況如果是慢跑的話就更無聊了(除非愛聽音樂聽廣播跑?),基本上我目前也不覺得除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況,平時跑步當下也是無聊的,但真正上我上癮的地方是跑完步神清氣爽的感覺。以前我認為這是唬人,後來發現並不是當下跑完立刻神清氣爽,而是休息後洗個澡再來讀書,真的會腦袋清醒很多,尤其對我這種一整天都靜態活動頭腦常常昏沉的宅宅幫助很多。
2. 與其長時間的渙散不如短時間的專注:
我大學以前的讀書方法是長時間窩在圖書館,高中時期很誇張,假日一般都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有時候段考前一週還可能從早八坐到晚八,現在真是悔不當初(我的屁股就是這樣坐大的QAQ),但也沒辦法,因為那時交通不便,再加上自制力不夠在家書讀不下去,沒法有彈性的控制讀書時間,於是只能出此下策。因為坐太久,腦袋很容易遲鈍,所以效率談不上高。
大學我認識一位堅持「讀書不用長時間但是要非常專心」的好同學,受到他的影響,於是造就我現在「要讀就他媽的不准給我分心」的信念,再加上「手機不能出現在我視線中」的要求,基本上效率算滿意。
另外,我最近看Youtube John Fish 的頻道學來一招滿好用的方式,就是計時。讀書時計時25分鐘,時間到之後休息5分鐘,以此30分鐘為一單位學習。這招我用在覺得注意力很難一下子集中的時刻,簡言之,有用。
3. 早晨讀書:
我應該偏晨醒人,喜歡早上做事,基本上中午吃飯過後就不由自主地呈現蛋黃哥狀態( ̄﹁ ̄)。印象中曾聽過研究顯示早晨是大腦最活躍且最有自制力的時點,隨著時間的走動,人的精力將隨著疲憊感而消失。
我高中時每天晚上10點睡早上5點起床,被同學戲稱「老人」,大學時期沒那麼早起,不過有時趕課業時還是習慣早起讀書,因為每次晚上回家總是想著好累喔我明天再面對我的課業好了……我是蛋黃哥我要滑手機(任性)。
4. 時刻表:
這招很好用,最任何事若要講求效率的第一要件就是清楚目標。我會在筆記本上寫下幾點到幾點讀啥,一個科目花費1到1.5小時,因為同一個科目我無法專注很久,我喜歡換口味讀,尤其是文理交替的安排最爽。
5. 讀書好朋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烏日亥
烏日亥
我是一枚向上的大學好苗子( ̄︶ ̄)↗, 好奇某些大學生幹了啥事的客官兒們快來戳戳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