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用最華麗的方式,跟傳統布袋戲說再見」:楊力州《紅盒子》紀錄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知道我不接電話也不打電話,楊力州透過朋友輾轉聯絡到我,邀請我去《紅盒子》的試片,並開列幾個日期方便我選擇。我早在好幾年前就知道他在拍這部紀錄片,且前前後後長達十年不間斷地拍攝;現在總算殺青,為他開心,也很期待,當然就率著老婆孩子到萬華剝皮寮一個沒有幾個位置的試片室看影片。
楊力州大概是全台灣最知名的紀錄片導演了。他拍的紀錄片至少有七部,若連這一部就是第八部,都能上院線播放,應該是絕無僅有了。雖然他認為,紀錄片在院線上映是不正常的,因為紀錄片談的是公共意識、公民困境,要讓一家四口到電影院看,不要說時間與交通,單單票價就是一千多元,是很大的代價;因此紀錄片最好的傳播方式應該是用電視或新興媒體,讓觀眾免費接收紀錄片的內容,就像紀錄片導演拍紀錄片的動機絕不是為了賺錢一樣,應該有更多的社會資源贊助紀錄片。
我是很佩服楊力州的。不只是他非常傑出的說故事能力,我敢說,他的紀錄片絕對比台灣百分之八九十的商業劇情片來的好看,這好看包括了商業片天馬行空的戲劇張力,楊力州讓我們看到,真實的紀錄片也可以如劇情片扣人心弦。我真正佩服他的地方就是他始終不忘初衷,始終站在弱勢的一方,讓沒被看見的事物被看見。
是的,這個社會中有很多東西我們看不見,或許我們不在乎,或許我們不願面對。
比如說,當初他在剪接《拔一條河》時,有許多潛在贊助與投資者建議他把紀錄片中新住民媽媽的鏡頭剪掉,只保留純真的孩子在莫拉克颱風幾近滅村後透過拔河力爭上游的故事,認為這樣會吸引更多人看。「有經驗」的投資者說:「台灣沒有人在乎那些外籍新娘!」
力州說:「就是沒人在乎,我才要拍她們讓大家看見!」也因為這樣的堅持,讓許多贊助商縮手;但他還是堅持紀錄片一半的鏡頭拍新住民媽媽的故事,因為這就是他拍這部紀錄片的目的。
楊力州過去拍攝的紀錄片,大都在拍攝之初就有單位或機構贊助,拍完之後也有行銷公司負責排片、上映與宣傳。但這部花了十年拍的紀錄片是自掏腰包,甚至院線上映了也沒有行銷公司幫忙,一切庶務都是他跟妻子及一位助理三個人自己來。
問他為什麼要拍這部紀錄片,他說:「我想用最華麗的方式,跟傳統布袋戲說再見。」有位部長在看試片時聽到這個回答,當場大哭。是的,用電影這最華麗的藝術呈現方式(大概也是最耗成本的),為這即將消失的傳統布袋戲告別。
楊力州:「我想用最華麗的方式,跟傳統布袋戲說再見。」
楊力州說,他過去拍了很多困境中的人物,總想在影片中盡量找到一線光明、一絲力量。但現在面對傳統布袋戲式微,他竟毫無施力之處,不知道去年他罹患的憂鬱症是否因為陷在這樣無力的情境中而無法自拔。
當然,如果夠幸運的話,因為《紅盒子》的上映,讓更多人看見傳統布袋戲,或者它就能夠不那麼快跟我們說再見。當然,《紅盒子》不只講布袋戲,講傳承,最扣人心弦的是父子關係,講陳錫煌與父親李天祿兩人的關係。
上戲院表達支持吧!讓力州與他的太太的初衷與努力,能得到一點點鼓勵。我在《活得興高采烈》這本書中,曾講了一個力州與他太太的故事,摘錄在後面,給大家參考。

楊力州的簡單幸福

我很喜歡楊力州拍的紀錄片,從《水蜜桃阿嬤》《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都一再提醒我們,這些小人物不管身處何種境遇,都還是這麼認真,那麼我們更當努力活出自己的光彩。
我們都知道,在台灣拍紀錄片的人是一些傻子,因為拍紀錄片辛苦不打緊,且幾乎要有傾家蕩產的心理準備。
在楊力州剛開始拍紀錄片沒多久,因為想了解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他與太太兩人跑到東京新宿的歌舞伎町拍一群台灣媽媽桑的故事,那群人飄洋過海在異鄉討生活,一待就是四十多年。
當時楊力州的太太辭掉工作陪他一起拍片,兩人銀行戶頭付完機票只剩一點點生活費,在高物價的日本拍片,實在非常辛苦。
楊力州導演2011年的紀錄片《青春啦啦隊》  
夏天的新宿天氣非常熱,他看著地鐵旁的自動販賣機裡的飲料,實在買不下手。有一天實在又熱又渴,他把攝影機交給太太,跟太太說要上廁所,就在那車站前廁所打開水龍頭假裝洗臉時偷偷喝幾口水來解渴。
他說,或許囫圇吞水的聲音太大聲,引來旁邊洗手的日本人側目。他只好把水龍頭開得更大,埋入臉龐時一併洗掉臉上的淚水。走出車站,他太太似乎感覺到他的情緒,溫柔地對他說:「我今天想吃鮭魚飯,你可以陪我嗎?」那天晚上,他們也到超市買一瓶兩公升的可樂回家。
近二十年過去,鮭魚飯或可樂,已成為楊力州幸福的象徵。一直到今天,他進辦公室時,偶爾會帶一瓶罐裝可樂進去,也不見得會喝,往往就直接放進冰箱了。反正最後一定會有人把它給喝掉。
我知道有些朋友,小時候家窮,三餐吃番薯稀飯,長大賺大錢之後,無論如何再也不碰番薯稀飯;相反的,有許多同樣經歷童年的朋友,至今仍常吃番薯稀飯,好感恩如今所擁有的幸福。
同樣的經驗只因為我們認知與詮釋的不同,帶給我們心靈的力量也大不相同。

封面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編輯:熊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年輕人的病痛,的確可以樂觀勉勵:「加油!」、「一定會好的!」但是如今更多時候是面對親朋好友的疾病末期,彼此都心知肚明不可能再好起來時,那該說什麼話呢?
狗的魅力,來自於牠與主人生命相許的深情;而貓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牠始終是神秘而令人遐想的。 有人說看別人養什麼寵物多少可以看出他的內心,而寵物的個性也可以呈現出主人的個性,你同意嗎?
這場革命的起點就是我們的餐桌。透過飲食的選擇,看到食物與環境的關係,進而找到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建構人類文明永續之路。
台南府城有著名的虱目魚粥、虱目魚湯,百姓的飲食習慣跟海岸濕地、候鳥生態,就這麼緊密相連,真是令人讚嘆的天作之合。這片廣大的溼地一年裡有半年提供人類養虱目魚,另外半年提供給黑面琵鷺及其他水鳥過冬的糧食。這種人與萬物共生共榮的環境,正是生態永續的典範。
被稱為「超級食物」是因為紅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50%的澱粉,40%的優良蛋白質,以及17%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增加腸內益生菌的重要營養素,具有跟坊間高價的益菌素相同的功效。
許多朋友難免困惑,為什麼年輕人成長於物質最豐盛、生活最便利,訊息流通最快速的時代,應該能夠在這優渥的基礎上一展長才,怎麼反而出現了一大堆疏離甚至憤世嫉俗的孩子?
對年輕人的病痛,的確可以樂觀勉勵:「加油!」、「一定會好的!」但是如今更多時候是面對親朋好友的疾病末期,彼此都心知肚明不可能再好起來時,那該說什麼話呢?
狗的魅力,來自於牠與主人生命相許的深情;而貓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牠始終是神秘而令人遐想的。 有人說看別人養什麼寵物多少可以看出他的內心,而寵物的個性也可以呈現出主人的個性,你同意嗎?
這場革命的起點就是我們的餐桌。透過飲食的選擇,看到食物與環境的關係,進而找到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建構人類文明永續之路。
台南府城有著名的虱目魚粥、虱目魚湯,百姓的飲食習慣跟海岸濕地、候鳥生態,就這麼緊密相連,真是令人讚嘆的天作之合。這片廣大的溼地一年裡有半年提供人類養虱目魚,另外半年提供給黑面琵鷺及其他水鳥過冬的糧食。這種人與萬物共生共榮的環境,正是生態永續的典範。
被稱為「超級食物」是因為紅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50%的澱粉,40%的優良蛋白質,以及17%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增加腸內益生菌的重要營養素,具有跟坊間高價的益菌素相同的功效。
許多朋友難免困惑,為什麼年輕人成長於物質最豐盛、生活最便利,訊息流通最快速的時代,應該能夠在這優渥的基礎上一展長才,怎麼反而出現了一大堆疏離甚至憤世嫉俗的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覺得我是一個很雜食長大的小孩。」 當楊力州拿起攝影機,他不只關注特定的議題,他的觀景窗裡不會只有單一的畫面,應該是五彩斑斕,充滿各種生命的景色。在他的影像書寫中,他自己的創作核心在談論「偏見」,但創作這麼多主題的作品中他也漸漸察覺,「偏見的高牆」不曾因為他的作品倒下。
Thumbnail
楊力州的父親有一個畫家夢,但為了生活,他的父親帶著全家從彰化溪湖舉家北漂,在新北地區搬過一次又一次的家,五股、三重、蘆洲、板橋一帶全都住遍了,最後才落腳在永和。只有小學畢業的父親非常熱愛繪畫,在那個年代的價值觀裡,畫畫「不能當飯吃」。
Thumbnail
與音樂接觸的契機,一切都要從和角頭音樂與台北縣政府合作拍攝的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開始。 2003年,龍男接到了來自台北縣政府所舉辦的海洋音樂祭的拍攝案子,紀錄政府單位籌備音樂祭的辛苦過程,本來只是單純的活動紀錄,龍男硬是把他拍成了有血有肉、屬於那些樂團與音樂人的紀錄片。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這是一場收費的《沒有門檻的幸福》見面會,第二次聽作者-楊士毅說故事,第一次是《種子和風》的新書會,為啥我會去這個見面會呢?書寫得太感動了,我想聽聽作者親自說故事。 楊士毅說自己的故事只是引導讀者/聽眾回頭思考自己,心中放多少人,故事就越豐富,我是一位聽話的讀者,跟著他的脈絡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
Thumbnail
芒果樹不死 2.0是由山羊體劇團製作的戲劇,故事圍繞著眷村黃家三代的生活和傳承。演出當時和現代家庭倫理,引人入勝,該劇本獲得相信世代協助培育,展現劇作的生生不息。 編劇|林冠廷 導演|葉育廷 演員|王耀霆、杜瑋哲、林欣儀、曾冠瑜 執行製作|廖婕伃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覺得我是一個很雜食長大的小孩。」 當楊力州拿起攝影機,他不只關注特定的議題,他的觀景窗裡不會只有單一的畫面,應該是五彩斑斕,充滿各種生命的景色。在他的影像書寫中,他自己的創作核心在談論「偏見」,但創作這麼多主題的作品中他也漸漸察覺,「偏見的高牆」不曾因為他的作品倒下。
Thumbnail
楊力州的父親有一個畫家夢,但為了生活,他的父親帶著全家從彰化溪湖舉家北漂,在新北地區搬過一次又一次的家,五股、三重、蘆洲、板橋一帶全都住遍了,最後才落腳在永和。只有小學畢業的父親非常熱愛繪畫,在那個年代的價值觀裡,畫畫「不能當飯吃」。
Thumbnail
與音樂接觸的契機,一切都要從和角頭音樂與台北縣政府合作拍攝的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開始。 2003年,龍男接到了來自台北縣政府所舉辦的海洋音樂祭的拍攝案子,紀錄政府單位籌備音樂祭的辛苦過程,本來只是單純的活動紀錄,龍男硬是把他拍成了有血有肉、屬於那些樂團與音樂人的紀錄片。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這是一場收費的《沒有門檻的幸福》見面會,第二次聽作者-楊士毅說故事,第一次是《種子和風》的新書會,為啥我會去這個見面會呢?書寫得太感動了,我想聽聽作者親自說故事。 楊士毅說自己的故事只是引導讀者/聽眾回頭思考自己,心中放多少人,故事就越豐富,我是一位聽話的讀者,跟著他的脈絡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
Thumbnail
芒果樹不死 2.0是由山羊體劇團製作的戲劇,故事圍繞著眷村黃家三代的生活和傳承。演出當時和現代家庭倫理,引人入勝,該劇本獲得相信世代協助培育,展現劇作的生生不息。 編劇|林冠廷 導演|葉育廷 演員|王耀霆、杜瑋哲、林欣儀、曾冠瑜 執行製作|廖婕伃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